影像紀事|李梅樹四幅畫作的再審視

影像紀事|李梅樹四幅畫作的再審視

李建崑-avatar-img
發佈於藝林擷英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畫筆下的真實:李梅樹120歲藝術紀念展〕早在2022_12_17即於台中國美館展出。我是藝術愛好者,也典藏李梅樹的畫冊,雖不是那麼專業,總是喜歡不揣淺陋,分享一些純粹主觀的欣賞心得,純粹是在‘’僻處的臆説‘’(用詩人張至廷語)。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觀看之道》説道:「觀看先於言語。孩子在學會說話以前,就已經學會觀看與辨別。隨著觀看的更爲深入,辨別得更加真切,油然產生更多觀看的附加價值,使觀看的盈餘更增,這是藝術欣賞的趣味所在。

我並未對李先生的生平事蹟及繪畫作品有什麼集中的研究,反覆審視李梅樹最重視的油畫之後,得知許多畫中人物都是他的親眷,使我感到很喜歡。因為這是許多名畫家常用的技法。

仔細觀看畫面中她妻子的穿着,體態,嘟嘴男孩的表情,前方的火雞,整體的構圖有高更在大溪地作畫時的畫風,使得我肅然起敬,覺得這幅畫有世界的性質,却絶對有李梅樹個人的風格。

再如他的自畫像,很年輕,很酷的模樣,也很有梵谷自畫像的影子。對於他尊翁的畫像,就更有傳統肖像畫的工筆特色。他以油畫畫出絲綢的質感,座椅上的毛皮,頭上的泥帽,脚上的皮鞋都畫得極細緻,整體的形象,充分彰顯他是當時深具文化素養又很時髦的紳士。

還有那一幅女性的畫像(應該是他的夫人),眼神向下45度角,觀看者無論從什麼位置凝視她,都能接觸到她的眼神;這不就如同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所繪的《蒙娜麗莎》嗎?

這種擁有世界質素的台灣風情,使我看完非常尊敬!記得當時曾和解説員分享我二度觀賞的心得,她們除了添加更多細節,也和我交換更深入的觀賞意見。直到展示時間快要結束,我充滿審美的愉悅離開展場,繼續日常的散步健身行程,非常之滿足!

李梅樹的妻子兒女

李梅樹的妻子兒女


自畫像

自畫像

李梅樹的尊翁

李梅樹的尊翁

李梅樹的親眷

李梅樹的親眷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7.5K會員
817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李梅樹在二戰之前已得獎無數,二戰後擔任全省美展評審,評議委員。不只在繪畫創作上非常活躍,在美術活動的參與也展現了極高的熱誠。他的作品有數千件之多,涵蓋素描、油畫、水彩、水墨、草圖及各種美術文獻,美術出版界已出版好幾部他的畫冊以及研究著作,在藝術領域的聲望相當之高。
藝術欣賞的趣味,都呈現在「物」(藝術作品)、「我」(審美主體)之間的往復迴環。 所以,有關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還有一些討論的餘地,值得再説幾句。
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埃爾溫‧奧 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之後,許多攝影的議題都進入我的腦海中。這是我的觀後 感第三篇,談些嚴肅的話題,也是最後一篇。
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埃爾溫‧奧 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有一組相片,採用五秒左右的動畫來表現,人物都是女 子,而且涵蓋不同民族,意在表達「普遍性」,每個女子都是由側身緩緩轉向正面,輕 聲說出兩到三個字…。
在攝影展中看到兩張單幅相片,靜態的構圖中,卻正上演著「小劇場」,在此,且為各位文友細說: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作品到底有多麼厲害。他僅僅使用相片,就可凌厲地反映殘酷的現實,而您衹要多看兩眼,肯定會有強烈感受。
春節以來看了一些影片,都是老電影(而且真的非常老),包括《神通情人夢》、《麥迪遜之橋》、《IRIS》(《愛莉斯的情書》,另譯:《長路將盡》),還有 《美麗境界》,都留下很多可以延伸思考的空間。情書》,另譯:《長路將盡》),還有 《美麗境界》,都留下很多可以延伸思考的空間。
李梅樹在二戰之前已得獎無數,二戰後擔任全省美展評審,評議委員。不只在繪畫創作上非常活躍,在美術活動的參與也展現了極高的熱誠。他的作品有數千件之多,涵蓋素描、油畫、水彩、水墨、草圖及各種美術文獻,美術出版界已出版好幾部他的畫冊以及研究著作,在藝術領域的聲望相當之高。
藝術欣賞的趣味,都呈現在「物」(藝術作品)、「我」(審美主體)之間的往復迴環。 所以,有關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還有一些討論的餘地,值得再説幾句。
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埃爾溫‧奧 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之後,許多攝影的議題都進入我的腦海中。這是我的觀後 感第三篇,談些嚴肅的話題,也是最後一篇。
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埃爾溫‧奧 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有一組相片,採用五秒左右的動畫來表現,人物都是女 子,而且涵蓋不同民族,意在表達「普遍性」,每個女子都是由側身緩緩轉向正面,輕 聲說出兩到三個字…。
在攝影展中看到兩張單幅相片,靜態的構圖中,卻正上演著「小劇場」,在此,且為各位文友細說: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作品到底有多麼厲害。他僅僅使用相片,就可凌厲地反映殘酷的現實,而您衹要多看兩眼,肯定會有強烈感受。
春節以來看了一些影片,都是老電影(而且真的非常老),包括《神通情人夢》、《麥迪遜之橋》、《IRIS》(《愛莉斯的情書》,另譯:《長路將盡》),還有 《美麗境界》,都留下很多可以延伸思考的空間。情書》,另譯:《長路將盡》),還有 《美麗境界》,都留下很多可以延伸思考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