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林擷英|現實和期待

藝林擷英|現實和期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埃爾溫‧奧 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之後,許多攝影的議題都進入我的腦海中。這是我的觀後感第三篇,談些嚴肅的話題,也是最後一篇。

人物的姿態和面部表情,這是攝影作品最主要的表現焦點,不言可喻。埃爾溫‧奧拉夫在人像攝影這方面,表現得非常傑出,呈現在作品中的眾生相,不僅表情特別,而且姿態極為豐富。

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小丑扮相

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小丑扮相

首先,埃爾溫.奧拉夫有個地方特別引起我的興味,便是他的作品有濃厚「繪畫作品」之質地,很多作品構圖,美得像油畫。明暗對比的設計,色彩的選定,原是評比攝影師的要項,在這方面埃爾溫‧奧拉夫的表現有如油畫家之出色。原來他自幼就喜愛逛美術館,常年受到荷蘭國家博物館館藏傑作的濡染和啟發,其作品之所以產生繪畫美原因在此。

raw-image
raw-image

其次,二維空間設計,也是他的獨特創意。他設計一個鑰匙窺孔,要求觀賞者從窺 孔欣賞,結果,窺孔裡面不是別的東西,是溫馨的真人動畫,描繪的兒時的親子互動。

此外,攝影家的哲理思維,也使我十分動容。「現實和期待」的落差,是人人感受 得到的,但如何用攝影作品一口氣完美表達?現場有三幅五十年(50歲?)自畫像。包含三張照片連作,題目是:《我希望,我是,我將是》,將現實與期待的落差,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每個人都對現實有很多期待,但現實的狀況,又往往讓我們非常之失望難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次大展,埃爾溫.奧拉夫提出了一個攝影家社會角色的議題。其實他的主題相片, 「小丑面壁圖」已經強烈地告訴我們,攝影家社會角色等同小丑。小丑,喔不,攝影家 衹能面壁,喃喃自語… 不知大家有沒看過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Rafael Phoenix)演出的驚悚電影《小丑》 (JOKER,2019),片中的小丑,使用最激烈驚悚的方式向社會控訴不公不義,倚強凌 弱,也使我感慨萬分。

raw-image

無論中西文化圈,傳統上對於小丑,都視為俳優,都以逗笑君王、為貴族排遣無聊為己任。只要搞笑就好,偶爾說些出格的話,達到諷諫效果,當然更好。問題在君王公侯貴族聽了哈哈一笑,之後,不會有人把小丑的話當真。這正是小丑的命運。或許也是攝影家的命運吧?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7.5K會員
820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4/23和詠恩赴中興大學藝術中心參觀「境遇雙個展」。原本只是想安靜地看畫,剛好遇到藝術中心主任林仁昱教授,承蒙他的親自導覽,使整個觀賞經驗變得很不同。
面對抽象藝術,我們常問:「這是什麼意思?」但對廖修平這樣的藝術家而言,抽象不是語言的代替品,而是一種開放的感知與精神通道。他的版畫作品,不在於「說明什麼」,而是創造一種可以被觀看者反覆進入、思索的文化空間。我們觀看抽象作品,不是為了解讀,而是為了對話。
這幅由陳淑嬌女士創作的膠彩畫〈曉春〉,完成於2017年,曾參展於107年臺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畫作以膠彩技法呈現,結合東方女性的典雅形象與自然花鳥的詩意情境,展現出一種溫婉清麗、悅人眼目的藝術風格。若從構圖、色彩、人物刻畫與主題意涵等層面加以觀察,當可深刻體會其藝術魅力所在。
4/23和詠恩赴中興大學藝術中心參觀「境遇雙個展」。原本只是想安靜地看畫,剛好遇到藝術中心主任林仁昱教授,承蒙他的親自導覽,使整個觀賞經驗變得很不同。
面對抽象藝術,我們常問:「這是什麼意思?」但對廖修平這樣的藝術家而言,抽象不是語言的代替品,而是一種開放的感知與精神通道。他的版畫作品,不在於「說明什麼」,而是創造一種可以被觀看者反覆進入、思索的文化空間。我們觀看抽象作品,不是為了解讀,而是為了對話。
這幅由陳淑嬌女士創作的膠彩畫〈曉春〉,完成於2017年,曾參展於107年臺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畫作以膠彩技法呈現,結合東方女性的典雅形象與自然花鳥的詩意情境,展現出一種溫婉清麗、悅人眼目的藝術風格。若從構圖、色彩、人物刻畫與主題意涵等層面加以觀察,當可深刻體會其藝術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