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0|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生活禪系列動畫(四) 一切都是自己

    生活禪系列動畫(四) 一切都是自己

    影片的逐字稿,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但主要還是要以影片的內容為主。有錯歡迎告加,感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4ENQcR1uQ&list=PLiM2OMddDTrJv50LG1gmNxz5USaQk4gvB&index=8


    白先生:法師之前曾開示,外境的人事物都是我,因此修行的方向是轉變自己,而不是改變外境,當時有句話聽起來印象很深刻,就是「一切都是自己」,然而我回家時實踐時,卻發現有些矛盾。


    法師:很好,你有試著實踐才會發現問題,說說看你的矛盾在哪裡?


    白先生:我舉一個生活上的例子,前幾天我帶我媽媽去餐廳吃飯,吃了一陣子,我媽突然講,你實在很不會點菜,點的菜都很難吃,我聽的當下感覺血液正快速往上衝,帶動肩膀往上提,因為覺察到,便把肩膀放鬆,然後提醒自己,一切都是自己。我媽媽的話就是我,並淡淡的回我媽媽,那下一次給你點啊,(媽媽說)如果我會點,還用你點嗎?你看人家那桌的,是不是比較好吃?這第二波攻勢,我的情緒就來了,什麼觀念啊、覺察啊,全部丟到一旁,我看了她講的那桌菜,那些就是我上次點的,是妳說不好吃啊,沒想到我媽媽竟然說,那一定是上次的廚師煮的不好吃,這一次看起來比較好吃。即使現在想起來,都感覺那件事情歷歷在目,幾十年來我媽媽不斷在上演,「都是別人的錯」這個戲碼,那這些戲碼,難道都是我嗎?


    法師:沒錯。


    白先生:可是我覺得「一切都是自己」,跟實際經驗是衝突的,我媽媽的行為怎麼可以算在我頭上,這樣不公平。還有我是會內省的人,不會認為「這些都是別人的錯」,但她總認為「都是別人的錯」,我跟她的觀點本身就有矛盾啊。


    法師:你這樣想當然是矛盾,當你媽媽說,你實在很不會點菜,點的菜都很難吃,是不是立刻覺得,她在講是我,然後「都是我的錯。」


    白先生:當然啊!因為那時候她是對著我講話的。

    法師:好。那這裡面已經有人、我的對立,事件的是非好壞在裡面了,有發現嗎?


    白先生:喔,好像是。但這不就是正常反應嗎?


    法師:確實。一般人的正常反應是建立在我跟他對立的角度,這其實是顛倒,我們認知是「心外有人」對方講的話讓我的心波動,產生不舒服,然後我再試著讓自己的身體放鬆,把心情平靜下來,情緒穩定後就滿意了,以為這就是修行,當然這有短期的效果,但就認清自己的本性來說,這是依照「心外有人」的知見修行,(3:18)但就像伐木取金,即使砍了一萬棵樹,一佰萬棵樹,能砍出一丁點金子嗎?


    眾人回答:當然不可能。


    法師:我講「一切都是自己」,是試著把大家引導到「心外無法」的角度,依這一個知見,來修正自己認為是正常,但其實是顛倒的反應,(3:42)「心外無法」就像鑿山求金,雖然不可能一鑿就見到金,但只要你俱備恆心、毅力,持續下去,總有一天會挖出金礦的。


    藍先生:法師講的總覺得可以疏通一些平常觀念上的困擾,但有時又覺得實踐時跟不上,照法師這樣講,那對方的長相、講話的聲音,我看到、聽到的時候,都是我自己。


    法師:(4:17)沒錯,是你自己。我來做個比喻,就像我發一封email給十個人,email上放一張照片,當大家都收到了,請問每個人螢幕上的,是不是各自呈現那封信的照片。


    眾人:算是吧。


    藍先生:但那不是因為有人發信,另外十個人才收得到,這跟「一切都是自己」有什麼關係。


    法師:(4:45)以前的經典裡面,是用一盞燈周遭掛十個鏡子,每個鏡子裡各自顯現鏡中燈,甲的鏡中燈是甲的,乙的鏡中燈是乙的,各自呈現不會混淆,這用來譬喻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就像一面鏡子各自顯現自己的鏡中像,真歇清了禪師講:行住坐臥,放大光明,見聞覺知,虛鑑萬象。我們每個人都有見聞覺知的心境,但不知心鏡的萬象虛幻,(5:27)你可以把那個燈,換成某個人的表情、動作,講話的聲音來理解,此時,這個人的聲音影像是不是立刻出現在十面鏡子上,而每個鏡子上的聲音影像都不一樣,都是自己鏡子上的,而影像則如夢幻空花。


    白先生:法師這樣講感覺那件事好像有點變的清淡了,但我的經驗上,還是覺得就是因為有外境,而且非常實在,所以我的心才會聽見對方的聲音和看見動作表情,因此對方還是在我心外啊!


    法師:這裡很明顯,你認知的心是在身體之內,把起伏變化的感覺、想法當成自己,記憶中的影像,還會分成自己跟他人,而這些現象的明顯特質,就是會生滅,把會生滅的認為是自己,就是我講的「認物為己」。「一切都是自己」的這個自己,是不生不滅的心境,是不住內外,又遍內外的見聞覺知。


    綠先生:我記得法師講過,什麼「聖人無己,靡所不己」,是不是跟這有關?


    法師:那是石頭希遷禪師,看「肇論」裡面有句話,「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於是說了這一段名言,「聖人無己,靡所不及,法身無象,誰云自他,圓鑑靈照於其間,萬象體玄而自現。

    確實,(7:14)因為不知道會萬物為己,反而堅固地認知身心為我,其他的為外境,就產生內外切割,我們叫做能所對立,或是主客二元對立的態度,(7:30)於是內跟外不是相吸,就是相斥,相吸就產生貪,相斥就產生瞋,有內外就是癡。主客能所的對立,可以從減少或消融「主」的角度下手,「主」也就是我,「我」消融了,對立也就消融了,


    綠先生:我們都聽過聖嚴師父講的禪修四層次,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但是感覺上認識自我比較容易了解跟練習,但是消融自我還是抓不太到。


    法師:當下消融自我體驗不到,那退一步,我講過「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可以觀察嗎?


    白先生:有試過,但似乎不太容易。


    綠小姐:法師,我可以分享一下,剛剛我自己觀察到的「心中的影像」嗎?


    法師:可以。


    綠小姐:剛才師兄在描述他們母子的對話,我覺察到心中浮現的餐廳、食物的畫面,還有他媽媽講話的樣子,那些話引起的感覺,(8:46)但警覺到我不知道師兄去哪家餐廳,而心中浮現的餐廳和食物,是連接我某次的用餐經驗,是自己的東西。雖然也有媽媽的樣子,但其實是模糊的,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因為我根本不知道他媽媽長什麼樣子,目前能觀察到這裡,而當下看到的動作表情、聽到的聲音語調,這些都是自己的,目前還觀察不到。


    法師:很不錯,妳可以講講妳在聽話時,怎麼觀察到的。


    綠小姐:基本上我是運用法師之前講過的觀念和方法,我有一部分的覺照力在全身的感覺,眼睛不亂看,這時聲音會聽得更清楚,觀察到自己很快的就連結過去的經驗,產生相應的身體鬆緊,但不會去判斷那是對的或錯的,另外我發現自己觀察時的態度跟方向有點不太一樣,不是以安定為目標,但奇妙的是身心自然安定,而觀察到的現象也就越來越少是非對錯。


    法師:謝謝你的分享跟回饋繼續練習,觀察「心中的影像」,這裡面有止也有觀,觀的時候配合知見,那麼知見跟禪修體驗就會慢慢結合起來,這就是解跟行配合在一起,這個基本功一定要不斷不斷地熟練,之後就能發現一切現象,皆是「妙明真心中物」都是「心外無法」,用白話講就是「一切都是自己。」

    師父在「禪鑰」一書裡這麼說,我們所到的任何環境,都應看作就是我們自己,坐飛機時,飛機是我們的環境,也就是我們自己。坐車子時,車子是我們的環境,也就是我們自己。又形容說,每個人就像蝸牛一樣,蝸牛把自己的殼背著走,我們則把自己的環境背著走。


    白先生:「禪鑰」這本書我看過幾次,怎麼完全沒印象。


    法師:這很正常,因為我們心外取相,所以只會取自己有興趣的內容,就像你聽到不是你講話,你的話就是我,這個你只聽一半,完整的是你的話就是我,而我不是這些話。洞山良价禪師在過河時,看見河的倒影,突然大悟,他講了一句話,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影子是我,而真正的我不是影子。你內心的想法、這個身體,還有感知的現象,這些都是影子。真正的我,是具有見聞覺知而又不動的心鏡,當我們認影像當中的一部分為自己,其他的為他人,這已經是錯誤的第一步,煩惱的根源也從這個錯誤的認知開始,一錯再錯的困擾自己,那麼你本有的心鏡呢?要靠大家自己堅定不移,百折不撓的精神持續修行。記住,心外無法,一切都是自己。依此修行便是鑿山求金。


    《萬法歸心錄》卷2 《楞嚴經》云: 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 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 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恐爾未悟,吾設一喩。 本性如盡法界大底鏡子,真心靈照,如鏡中之光明。 山河大地,萬象森羅,至於肉身識心,盡是鏡中之影。 眾生認影,汨沒四生九有。 如若認鏡,自然頓復真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