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遊學 第一天 妍希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場面浩大,追隨的信眾無數,各地廟宇均有迎媽祖的慶祝活動。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進香相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主要是為了要增添神像的靈氣。

    媽祖傳說故事

    傳說,天上聖母 媽祖的俗身,是福建省蒲田縣湄州嶼人,姓林,名默娘。由於林默娘一心仁慈,見義勇為,時常救人於危難當中。十八歲時,其父受困於狂風急浪中,生命危在旦夕,林默娘能施法術,使風平浪靜,救其父與危舟中之人。由於林默娘生長於海中湄州嶼,居民以捕漁為生,時有浪高急風之時,漁民葬身海底不計其數。林默娘心知漁民之心痛,因而,時時有救難風急之舉,嶼民皆相傳誦。福建沿海一帶漁民,在海難中也時盼林默娘能來相助,其在漁民心目中,儼然成為能保護他們的精神力。或說林默娘能在遼闊海域中知悉何處有海難,是有千里眼與順風耳之善於觀察聽覺,使興風作浪者無以得逞。(資料來源於東京媽祖廟)

    心得

    鎮瀾宮雖然沒有想像中的大,但是因為剛整修過裡面金碧輝煌,也是蠻壯觀的,那些壁畫、柱子、雕像等等也很精緻,今天是平日,人不多不少,但好像大部分都是有宗教信仰的,只有我們在參觀,那些信徒感覺都很虔誠,有些人跪在紅色墊子拜拜,還有人因為紅色墊子滿了,直接跪在地上,感覺台灣的信仰、信徒也很多,而且也有很多宗教儀式的介紹跟他們一些傳統的規定,也都很酷。

    阿聰師芋頭文化館

    發揚光大,阿聰師(吳聰朝)用一朵一朵像是紫色玫瑰的芋頭酥餅,征服全臺灣人的味蕾,更熱銷海外,有「臺灣芋頭酥之父」的美譽,現在更是傳承到第二代—吳佩娜,將傳統的工廠,轉型為觀光工廠,打造成「阿聰 師芋頭文化館」。

    心得

    這個觀光工廠算是比較偏僻的,裡面不是很大,但是有一個介紹的文化館,裡面的內容蠻豐富的。在做體驗的時候,看老師示範感覺做芋頭酥很簡單,但是輪到自己做的時候就很常翻車,我做的其中一個創意造型的再烤過之後還爆掉了(餡漏出來),但也有些人做得很厲害,有得到他們發的小獎狀,看到老師在做的時候就感覺很專業很熟練,看起來就是練了很多年那種。後來有一個要導覽園區的活動,他是用一個問卷的方式,讓我們自己在園區當中找到答案,我覺得這個方式很讚,可以讓我們自己去探索,很有創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