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在股價相對高檔區追價的,也會在相對低檔殺低,因為這兩種行為背後是同樣的思維邏輯,思想沒有改變,行為也不會改變。
一般情況是因為股價漲勢明顯,新聞媒體財經雜誌一致看好,股價又強勢表現,原本想等回跌看有沒有較低價進場的機會,卻遲遲等不到較好的機會,覺得如果再不進場就錯過了獲利機會,只好在高檔區進場追價,把上述現象過程反過來看,就變成下跌時原本想要趁反彈出場,卻等不到較好的機會,新聞開始有些負面消息,越跌越深,最後擔心虧損擴大,只好在低檔殺出,這兩段描述只是上漲與下跌的狀態不同,過程發展與邏輯是一樣的。
有時候只要敢進場,股市可以讓所有人都獲利,但那是暫時的,有部分的人(或多數人)會在情勢轉變後把獲利全部還給市場,甚至是造成嚴重虧損,因為讓投資人暫時獲利的思維邏輯也會造成嚴重虧損,只要根本的人性思維沒有改變,當情勢改變就難逃這樣的命運。
只要在情勢轉變時再退場就可以避免虧損,有甚麼困難?理論是這樣沒錯,這時候只要問一個問題:漲勢初期投資人有沒有發現情勢由跌轉漲?如果沒有,怎麼能期待在情勢轉跌時可以即時察覺?
絕大多數人是不會察覺情勢轉變的,或是因為貪心想等更好的時機而行動遲疑,這現象在股市歷史中反覆出現,呈現於成交量總在高檔區爆大量(夠多人搶進追價),融資總在高檔區大幅增加,而在長線低價區則是乏人問津,起漲初期半信半疑而沒有察覺行情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