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的3月,這本詩集剛出版,我則剛結束打工度假從日本返台。
那時的我身心都充盈著空蕩蕩的疲憊。
這種疲憊不是工時很長所以很痛苦很想死的那種(雖然日本的排班以勞基法的標準來看是挺不人道的);也不是心理上不適應很鬱悶的那種⋯⋯就只是,人來到異鄉,無論外語說得再流利、日子過得多自由,依然「此處非吾鄉」——是一種輕飄飄的空虛。
當呼吸著日本乾燥的空氣時,我還竊喜於在台灣一直好不了的慢性過敏咳終於痊癒,完全沒意識到那種空虛;直到從大阪飛往桃園,神遊似的下了飛機、領了行李、走出機場,看到我爸那台熟悉的白色轎車,我才赫然醒覺——原來過去的一年,我在日本沒有我想像中的如魚得水。
儘管我的皮膚和氣管對台灣濕潤的空氣過敏,我的靈魂卻意外地需要它。
直到回到了台灣我才開始想家。
**
好不容易回到台灣,特別想念的就是書店了吧。整架整架的華文作品,還沒翻閱就讓我滿心歡喜,雖然在日本也逛書店,但總缺少了一些興致,恰巧憊懶得腦袋空空的我總想吸收點什麼,於是只要有約出門,得空便百般繞路逛書店,自然不會略過尚在新書架上、社群多有好評的《小寧》。
讀楊智傑的詩,像是在看文藝電影,一段段的詩句彷彿一幀幀的影格在眼前閃現。他善用蒙太奇似的剪接,斟酌卻又自由地切換,使時間與空間被他揉成一體,如一瞬間也仿若定格永遠在詩篇。
而這一幕幕中剪接的素材不僅僅是詩人所揀選的文字、詞語。詩句中藏有各種隱晦又直白的密碼,是一把把提取讀者記憶的鑰匙,在閱讀時我們能在詩句之外,自行再插入那些由密碼引導出的、在腦中閃現的畫面。
當然不是每一次的密碼都能順利勾起什麼,這畢竟考驗讀者的記憶,或也與讀者的年紀、當初對事件的關注度有關。
我畢竟比詩人小了幾歲,有些密碼我很熟悉,順利提取許多我親身經歷過的畫面,閱讀時也能順利將這些畫面剪接進去,一同完成這場電影,如2014、2018;而有些密碼,身為一個文組生我很熟悉,但因年紀限制而缺乏個人記憶,如1947、1989、1997⋯⋯但無論是哪一種,翻看詩集時,這些場景的再現都讓重歸這塊土地的我更為思念台灣、思念我的學生時期、思念學姊將我牽去學運現場的,那雙堅定的手。
如果說,我剛回台的心情是想家,那翻開《小寧》便是另一種穿越時空的思鄉,詩中那些密碼勾動起許多靜靜沉澱伏貼至記憶底層的情感,是我畢業出了社會、離鄉背井在異國打工後所漸漸淡忘的——那些都是我特別能切身認知到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時刻。
**
讀完這本沒幾天,在臉書上面看到有人轉發紀念,才意識到「三一八」已然十週年,我從日本返台、回鄉思鄉的日子也已然過去五年。也許正是如此,冥冥之中我才會在一個月前逛圖書館時拿起這本書,並在這幾日細細讀完。
如今的我已不再想著要長居海外,但依然思念著這片土地,思考著我應如何,作為一個台灣人。
諸多難以表達的,就貼一首我書中的最愛,當本文的結束與想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