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5/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青春怎麼辦 #12】如何理解和處理拒學問題?陪伴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

台灣展翅協會製播的【青春怎麼辦】Podcast,每集邀請不同的嘉賓,與家長、師長們一起了解網路社群下青少年的大小事,理解孩子的不安與叛逆,分享破解『叛逆期 + 網路原住民 = 難搞青春期』的小撇步,使你/妳在教養之路不卻步。走過路過別錯過,收服青春期從這裡聽起!
raw-image

這世代的孩子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多元,其中「拒學」就是近幾年越發顯性的青少年議題,當孩子想盡辦法不去學校也不願吐露原因時,作為家長或師長的你又該如何成為孩子的支持系統,陪伴他度過難關?新北市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學校社工師督導許悌蓉,長時間與青少年與家長們互動,她認為陪伴拒學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

學校輔導系統 

現在孩子的議題愈加多元,很多時候並非孩子個人的問題,而是涉及很多系統,包含學校、家庭等,都有可能是造成孩子在學校適應困難的原因。所以學校除了輔導教師外,也同時加入了心理諮商師及學校社工師,從各層面及不同的工作方法,陪伴孩子度過困境,並促進學校整體的正向教育環境。 

「拒學」樣態 

孩子可能會在上學前出現拖延行為甚至身體不適,面對家長的詢問也總避而不談或情緒高昂,舉凡這些拒絕進入學校或無法長時間持續待在校園的狀態,都稱之為「拒學」。 

許悌蓉表示影響孩子拒學的原因很多元,「學校」、「家庭」及「個人」皆有可能,其中校園常見的包含「校園霸凌」、「關係排擠」、「課業壓力」以及「適應力」等,例如孩子的「分離焦慮」沒有妥善被處理或規範,長期下來也就可能會產生拒學問題。而家庭常見的包含「家庭變動」、「父母衝突」等,使孩子產生不安全感進而不願離家。這時再加上網路趨吉避凶的特性,可能維持甚至強化了孩子拒學行為,長時間下來搞得家長傷腦筋、孩子也傷。 

拒學孩子的共通性 

許悌蓉談到拒學孩子常見的共通性分為幾個類別,第一類為「環境適應力慢」,在面對環境變換時,會無法適應、產生困難;第二類為「社交困難」,面對同儕互動有焦慮;第三類為「過度敏感」,對他人的眼光、評價過度在意;第四類為「過度完美主義」,對自己的期待與實際的表現不符,卻無法調節落差;第五類為「挫折耐受力低」,無法忍受自己的不如意;最後一類為「習慣逃避」,在面對困難時習慣用逃避因應。 

家長如何理解拒學 

面對孩子的拒學問題「溫和」及「耐心」是關鍵。許悌蓉建議平時就需要與孩子培養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累積「親情存款」,才能在察覺孩子有異時,讓孩子主動求助或不排斥家長的介入。若親情存款已經是負債,那就要善用家庭或學校的資源,如與孩子關係不錯的長輩或學校輔導老師等,陪伴並了解孩子的困難,進而共同解決孩子的障礙。 

如何處理拒學 

處理拒學的核心為「孩子本身」而非有無上學。家長們當察覺孩子的困難時,不要一直糾結在問題上,放下擔心及成見,嘗試從日常話題降低孩子的焦慮感,陪伴孩子循序漸進的走出拒學,多帶孩子出門走走,維持一天中的小目標及重心,避免讓孩子都待在家裡或處在網路世界中。等孩子稍加穩定後,就可以開創一點小契機,使孩子進入校園,如經過學校進去與老師打聲招呼,抑或是老師請假去學校幫忙餵魚等,藉機建立正向的互動經驗,從中建立適應。 

許悌蓉說到拒學並非正式的醫療診斷也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行為或是心理狀態,醫生的確可以了解孩子的身心議題,但家長對於孩子的狀態理解多少更為重要,若真的有需要就醫,可以找兒少專科的心理諮商師,他們對於兒少的狀況就了解。 

學校如何降低拒學因子 

校園的友善環境可以提供拒學孩子的環境適應力,而同儕間如何友善相處就很倚仗導師對於班級的經營,除了讓拒學孩子增加就學的適應力外,也可以趁機培養其他孩子的同理心及互相合作的觀念。 

處理拒學很重要的是系統工作,包含輔導系統、學校系統和家庭系統。因此,家長是學校最好的夥伴,需要建立夥伴之間的合作共識,與家長一起來看孩子拒學的狀態,協助家長理解學校想要協助孩子的心;另外學校也需理解家長面對孩子拒學的焦慮,慢慢建立彼此合作的信任,才能有機會一起討論如何攜手協助孩子階段性入校,或是重新面對同儕…等等的過程。身為家長的你也有類似的困擾嗎?趕快聽下去找找解套方法吧! 

🎧 Podcast<青春怎麼辦>https://open.firstory.me/user/ecpattaiwan/platforms


台灣展翅協會 上網安全資訊網

🌱 捐款支持台灣展翅協會 🌱

每個孩子都應該受到保護,需要你我一起守護

邀請您以實際行動支持展翅,

讓我們更有力量,穩定且持續地投入兒少服務工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台灣展翅協會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