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5/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填詞L》:誰保證熱血可兌換動人結尾

《填詞L》這個名字,一聽就知道是正宗的香港產物。

「L」是廣東話中髒話「撚」的代詞,而xx撚則是2008年左右在香港高登論壇上產生的網絡用語;網民以性具借代人物來表達對某種特定群體的不滿或鄙視。如「投訴撚」指濫用投訴制度的人、「耶撚」指以令人煩厭的手法傳道的教徒、「正義撚」指凡事都佔據道德高地對他人作批評的人等等。後來這種用法逐漸演變成代指某種群體,常用於各種興趣社群,帶點自嘲的意思,如動漫撚、文學撚、足球撚等等。

而導演黃綺琳,自編自導自資這部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填詞L》的創作者其實是認為「填詞撚就係我」;可惜由於「撚」字在不少傳媒都不能用作宣傳,因此最終改名為《填詞L》。

既不是導演原來設想的《填詞撚》,也不是通用文雅的《填詞人》。

《填詞L》的電影名就如這部電影的基調一樣,帶着一點香港人被現實擊倒時的不甘心、和總是能自我安慰再爬起來的苦中作樂,恰如其分地展現了導演在追夢路途上的艱辛、自嘲和堅持。


《填詞L》電影海報



「撚」,執也。在粗口以外,其實也指用手指捏取、夾取、撥弄的動作,如撚香、撚琴。是一個很需要集中力和耐心的細緻工序。

如上段所述,《填詞撚》改編自導演黃綺琳在嘗試成為作詞人路上的真實經歷。對於標題的改動,她不無感嘆:「這個片名自寫劇本時便已經想到,是一個自己很滿意的片名,很能表達『羅穎詩』這個角色的狀態,將歌詞撚來撚去,但撚了很久還是沒有成為一個專業的填詞人,只是一個填詞狂熱份子。人是兩個站立走路的,如果沒有成為那個『人』,就好像坐下了,變成一個『L』。其他片名嘗試過,都不夠貼切,裡面也有這部電影的精神,有些事你要妥協,不然發表不到。」1

「妥協」,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基調。

中學時參加校內填詞比賽,對校方的用詞規則妥協;長大後做兼職填詞人,向甲方和市場妥協;夢想實現無望,向自己妥協。

想來,電影只展示了黃綺琳自身受經歷的妥協的冰山一角,甚至連這一點點挫敗也都用「貼地」的笑料給包裝起來。像片頭主角取笑聖詩的歌詞,「主能夠」唱成了「主撚鳩」;學校修女(Sister)的古板,相信絕對是每一間天主教中學的共同回憶。

《填詞L》劇照:中學時代


在看似平淡的升學就業劇情中,主線卻是香港人熟悉卻不了解的冷門職業 — 「填詞」,補充了觀眾所渴望的新鮮感。不得不說,我所認識大多數熱愛廣東歌的香港人,不少都特別以廣東歌歌詞特有的韻味而自豪。

從上世紀的黃霑寫下、傳頌至今的「人生中有歡喜 / 難免亦常有淚 / 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 / 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鄭國江的「有了你開心啲 乜都稱心滿意 / 鹹魚白菜也好好味」;
陳少琪的「奔波中 心灰意淡 / 路上紛擾波折再一彎 / 一天想到歸去但已晚」;
到Canto-Pop全盛時期,林夕的「原來我非不快樂 只我一人未發覺 / 如能忘掉渴望 歲月長衣裳薄」;
黃偉文的「階磚不會拒絕磨蝕 / 窗花不可幽禁落霞 / 有感情 就會一生一世嗎」;
再到近年湧現的個人風格極強的唱作歌手們,如林家謙的《一人之境》、Serrini的《油尖旺金毛玲》、湯令山的《勁浪漫 超溫馨》等等。

香港的詞人們難以一一盡數,但其中不變的是,廣東歌詞大部分都在訴說一個故事,畫面感很強烈。但鮮少有人關心,這樣優美的歌曲是怎麼被創作出來的呢?像「0243」的口訣、押韻的難度,在說故事的同時,也讓觀眾更了解這個行業。

其中,主角羅詩穎在中學時參加CASH比賽,絞盡腦汁押韻的笑料,也讓我想起了音樂人Rodolfo Mancuso有關押韻的搞笑影片(想來押韻應該是個國際性的創作難題):





但歸根究底,「填詞」只是電影的表層,「追夢」才是它的核心。

《填詞L》為我們展現了年輕的追夢人在路上會遇上的三大關卡:家庭、社會、自我。

日前,在網上有關金像獎的討論中看到了這一句話:「香港是一個文化沙漠,你要在沙漠種花,那樣種出來的花都是扭曲的。」我想,更準確的說:香港本土文化或許不是沙漠,但創作的土壤卻是。我在之前《年少日記》的後感中提到過香港的精英教育制度所帶來的困境;由此更進一步地說,在這個功利主義為主流的社會中,從事藝術創作這種「不賺錢的職業」會受到大部分家長的反對。

「你這麼辛苦才考上一家這麼好的大學,怎麼可以讀這種科目?」孩子是他們長達二十年的重要投資,沒有人不想收到「應有的」回報吧?不過還好,至少在劇中,羅詩穎的家庭並沒有質疑她的選擇,對香港的創作者而言實在難能可貴。或許也是這份支持,才讓她在各種困難中堅持下去。

電影展示得更多的,是整個社會、或者說就業制度對年輕創作者的不支持。不只是填詞人,抱有如編劇、作曲、畫家、作家等等志願的人,都和主角一樣寄厚望於大學時期的比賽或畢業作品,因為這是展示自己的最大機會了。在畢業後,或許有的人會跟隨主流成為社畜(如主角的中學好友);想堅持下去的則像主角一樣,向相關公司自薦、不斷在網上宣傳自己、嘗試從事相關工種 ── 飄流在茫茫大海中,用盡方法想抓住那一根救命的繩索。

然而即使抓到了,也可能會被大浪再次捲回海中。


《填詞L》劇照


羅詩穎在劇中一次次以為自己靠近了成功的大門,台灣音樂公司的邀約、新歌手唱片的參與機會 ── 但原來,夢想或許只是空想。有時候,成功需要的不只是努力和機會,還有天賦。整部電影中最折磨人的一段,是當老練的製作人語氣溫和但言詞鋒利地問羅穎詩:「你有無諗過,你努力咗咁耐但係都無成果,會唔會係你唔適合呢一行?」她沉默了數秒,臉容平靜但語氣微顫地回道:「無呀,我都無努力過。」

那一刻,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剛剛轉行文化行業的自己。

當時的我其實只有理論經驗,但一腔熱誠的就接了一個大機構的短期統籌工作。一心想完成一個大企劃,但經驗不足還要連累同事幫忙補鑊;最後上司要求交檢討報告時,我細細寫了十頁流程執行上的問題。後來收到上司回覆的文件,全文只有第一段加了註解:「Some mistakes can be avoided by common sense, maybe the coordinator sh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problem solving.」那天是晚上八點多,我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辦公室中看完這個回覆。

我至今依然覺得這是我人生中最難堪的時刻之一。不是因為被人責怪無能,而是因為自己心中清楚:這的確是事實。

每一個追夢的人,或許最終要面對的敵人,都是那個平凡的自己。



《填詞L》導演黃綺琳


這部電影中不只有主角羅詩穎一個追夢失敗的人;還有一群懷有夢想的年輕人創辦了新型運輸公司,卻被政府政策害到血本無歸。那段有句很真實的對白 ──「我想離開這個懲罰有夢想的人的地方」。破碎的夢想,在香港遍地都是。像黃綺琳,也在親自填詞的電影主題曲《填詞魂》中描述了那個放棄了追夢的她:

難得我耗光一世努力才放棄
曾花過力氣不過未令人銘記
夢碎不需透過 萬人集氣
慢慢轉身別離能爽快結束需要豁達和勇氣
誰保證熱血可兌換動人結尾


她在放映會中曾笑說,「假如你想填詞但失敗,也可以先拍一部講自己想成為填詞人的電影,再自己為所有的電影歌曲填詞。」2 而在電影結尾,羅穎詩在台灣的便利店中意外聽到自己的作品,回想一路走來的艱難,追夢路途似完未完。但所有人都沒想到,《填詞魂》獲得了2024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現實世界給了黃綺琳這個填詞撚一個真正的happy ending。她上台領獎時難掩激動:「有睇過呢套戲嘅人應該都知道,呢個獎對我嘅意義有幾大。」台下全場為她歡呼。

或許在香港追夢就是這麼一回事:可能要委曲求全、也可能要暫時擱置,但只要你心中還有夢,就能一直追下去。至少,「夢裡當天我有快樂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填詞L
4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