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一三一、憤怒狂潮

一整天我都處於盛怒之下,在母親節當天,我的孩子完全忽視我的存在,怕尷尬又彆扭的不想在教會跟我打任何招呼,表演時全程眼睛故意不與我接觸,他的說法是因為他很害羞,但對我來說那就是一種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我知道我自己帶著極大的憤怒想教訓他,我的怒氣到了極點。

身為一個母親在母親節當日卻讓我有著深深的挫敗感,我和小孩平時的相處都很融洽,對彼此也很在意,但最近我漸漸發現,當他身邊有吸引他的外人在時,孩子就會很自然把媽媽晾一邊、無視我的存在,所以昨天我就像一顆炸彈,自燃而燃,爆炸了。

最近本來處於情緒極度不穩定的狀態,只有在孩子面前我會很盡力維持平穩。但從母親節一早,他拿著電動牙刷卻沒在刷牙,用聲音來欺哄我們他有好好刷牙,這件事已經讓媽媽我很生氣了,再加上口頭警告他要好好去教會懺悔後,得到的回應態度是「那妳不要來啊」。頓時,我知道自己努力硬撐的的平靜瓦解了。

禮拜結束後的一整天,只要孩子接近我、需要我時我就非常冷漠的告訴他:「今天你沒有媽媽」因為我實在無法接受一個如此現實的孩子,我想我一點也不想成為一個偉大的母親,我只想當一位真實的母親,不隱忍、不憋屈。更不想要一個外人直對我誇獎、豎起大拇指卻在我面前恣意妄為的孩子。

所以我在母親節這天,沒有壓抑我的怒氣,我實實在在的告訴我的孩子,他的行為讓我感覺很不高興,他把別人對他的好視為理所當然,我完全無法接受。我卸下母親的工作一整天,不看聯絡簿、不替他複習功課、不幫他準備晚餐、不理會他洗澡的前後作業⋯⋯然後他和爸爸就默默完成一切了。誰說母親需要犧牲奉獻?世人都誤會了,以為委屈能成全很多和諧,殊不知,那些都是檯面上的幸福。我既不傳統,也不想對這些沒底線的陋習歌功頌德。

當小孩晚上八點五十走進房間,一直偷偷回頭看我有沒有跟著他,他躺上床,我走進去,我看到他在偷笑。我抱著他,漸漸感受到他在懷裡啜泣,我知道他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媽媽所有對他的好都是應該的,他知道了要珍惜每一個擁抱和每一次陪伴,因為沒有一種情感是你頤指氣使我低聲下氣還能美滿長久。我想要的是一種張弛有度、溫暖堅定的力量,希望孩子明白,媽媽的愛是滿滿的愛,但其中從不包含溺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