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不勞而獲2024

    不勞而獲,這個字眼再次出現在2024年的某位醫生身上。


    上一次是2022年,我還寫了一篇文章來發表我的想法:


    今年的新文是這樣說的:




    我之前的文章闡述的是不勞而獲這個勞,該如何定義。如果勞定義成勞力,那麼只花腦力不花勞力就能得到收入的醫生,也算是一種不勞而獲。如果大家認同這個"勞",可以是勞力可以是體力或是腦力,那麼身為股東或是老闆的財力為什麼不算是一種力?


    這個力,可以說這個人付出了什麼,或是損耗了什麼之後,得到了一個回饋或是報酬。如果一個人沒花費什麼東西,就得到了東西,這就好比天上掉下餡餅,這肯定就是不勞而獲了。

    而一個人付出了體力,付出了體力,消耗了財力,之後得到了報酬,這不就是有勞有獲嗎?就連一個把錢放在銀行定存的投資人,你都不能說他不勞而獲,因為他把錢放在銀行都不能拿出來,他付出了金錢,所以得到了定存利息的報酬,這也是有勞有獲。


    所以把存股族領息這件事情當作不勞而獲,這觀點太狹隘了。


    再來一個觀點,如果這些股東真的是一種不勞而獲,那是什麼助長了這些股東的不勞而獲行為?答案就是這些公司的勞工,就是資本主義。如果一家醫院的醫生,付出了腦力,替醫院賺到了錢,那麼醫院的股東肯定就是奴役了這位醫生,然後不勞而獲。所以這位醫生應該自行開業,否則就是醫院股東不勞而獲的幫兇。這位醫生選擇自行開業,靠自己的勞動力賺錢,於是找了個地點開設私人診所。可是自己沒有錢,必須找人租房子。這下租房繳房租給房東這件事情,又讓房東不勞而獲了。想到這裡,醫生想說那自己買房子吧!!結果買房繳貸款這件事情,又讓銀行不勞而獲了。納自己全額買房不貸款總行了吧?結果自己沒錢沒有第一桶金,又必須找家醫院賺錢。這下惡性循環,逃不出資本主義的魔爪。


    另一個觀點是心理層面。藍領勞工靠體力賺錢,看到白領勞工坐在冷氣房不用花體力就賺到錢,這時候就會說"有一技之長比坐辦公室好啦!那些坐辦公室的哪天被裁員都不知道!"。這些藍領勞工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又一技之長,又可以吹冷氣,所以都希望自己小孩當醫生。當這個小孩變成醫生之後,發現有些投資人居然可以靠資本運作就賺到自己每天努力工作的收入,就告訴自己"那些賺錢的方法是不勞而獲的,是不道德的"。可是自己心裡卻又羨慕得要死。


    所以追根究柢,醫生的不勞而獲觀念是哪裡來的?我想這就是人的心理自我調節的機制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