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3|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出任務 搬家前的整理 郭子家 下篇 傾聽物品和人的故事

這次遇到蠻大的困難是意志力,不僅是在整理過程的當下,郭子會比較容易累。在兩次整理之間的空檔,安排了一些任務,請郭子完成。但根據後來的回饋,發現過多的任務和半完成的空間會帶給郭子生活上的壓力和挫敗。所以我們針對這部分也有比較多的討論和做法上的調整,成為一次寶貴的經驗交流。

raw-image


困難點

意志力

事前在了解情況時,發現他們自己試過幾次整理都失敗,一方面是東西整理幅度,另一方面是整理的持續動力低落,也很容易有情緒。兩次到訪家裡整理,郭子都有點身體不舒服(頭腦說要整理,但身體和心抗拒XD),事後去聊,郭子覺得整理的當下會有好多情緒,看到平常藏於櫃中的東西被拿出來檢視,開始會想為什麼自己會買、我有好好對待物品嗎? 這樣的決定是否是正確的? 回憶跟情緒,會讓人煩躁,讓意志力降低。

在這種狀況下,第三方的介入就很重要,我們可以陪伴、適時調整情緒並轉化,給予經驗分享、甚至將物品進行粗分類,再一次請當事人做篩選,避免不停地詢問、下判斷。


大家若有協助他人整理時,這邊從書籍<太多了>發現一些好用的轉換問法。不要把問題留給一個人,而是我們可以怎麼一起來完成。對於物品的存在,不去指責是誰的責任,更進一步去了解對於物品的想像是什麼,到如今還需要這樣物品來達成想像嗎? 或者這件物品真正帶給你的意義是什麼。這些問題能更幫助大家對於這個空間或人的需求有更明確的方向,然後永遠在整理的過程中,回到當初為什麼想開始整理的起點。


不要問你為什麼不把工具拿走? 改問你對這個空間有什麼期待。 
不要問你為什麼一定要留著你祖母的縫紉包? 改問這樣東西為什麼這麼重要?它有什麼重要意義? 
不要問那裏沒有地方放你一大堆東西? 讓我看看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兩個人可以一起共用這個空間。 
不要問你為什麼就是捨不得你爸給你的那些醜毛衣? 改問這些毛衣 讓你想到什麼,或是回憶起什麼? 
不要說 我真不明白,你怎麼能住在這些垃圾當中? 當你必須待在這個房間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郭子門上貼的標語

收尾的重要性

第一次整理完,有遺留下一區待整理,這個待整理區卻意外給郭子很大的壓力。事後我們彼此回饋,發現這些原本收在櫃內的物品,在生活中是可以完全看不見其存在,因為這次整理和時間關係,無法立即送出去或清掉,雖然都放於箱子或裝袋子,他們處在空間曝露出來,無形中就會給人一種壓力與煩躁感。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在每一次的整理,都需要根據空間主人的狀態去思考,收尾的時候把待處理的物品、將分類好的物品區域都貼上標籤。最後大家一起把空間掃過、拖地過,讓生活空間變得清爽舒服。甚至大家坐下來稍微回顧一下過程,彼此回饋。

所以在第二次整理時,雖然仍有物品需要待送出去,我們都有確實將物品收納在箱子、空間清潔和收尾,最後在各收納空間與箱子上貼上標籤,郭子相當滿意第二次的整理完,我離開後,她回家可以直接躺平休息,不會有煩躁感。

待送出區,若能貼上標籤,能讓人更清楚。



回饋時間

郭子和伴侶鏟子平常有錄製podcast,他們也將這次整理的感想與回饋錄製成一集節目。(其實我們這次是同時間整理郭子和鏟子分別的家,鏟子家的整理仍在進行中,敬啟期待紀錄。) 透過回饋,我自己也發現一些在整理過程中可以改進或加強的地方,期許自己能更加傾聽空間與人要說的故事。

身為故事系整理師,我很喜歡他們感受出我對於各種物品的故事是好奇的。(整理師自己在整理的過程被理解,想傳達的想法被接受到,真是一個感動的里程碑。)

在整理的過程中,不是只有決定物品的去處,將空間整理乾淨,我希望能透過整理的過程,去理解這些物品當初存在的想像是什麼,物件和家裡空間會反射出空間使用者的狀態以及過去和未來。我們可以將空間和物品串聯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那個漂亮的碗是一個重要的朋友自己做的、姪子小時候的圖畫、活動參與者當初寫的活動卡片,過往累積出我們,這個連續性會帶給人安穩與支持。而有保留,當然也會有想割捨的回憶,謝謝當初嘗試的自己、謝謝當初贈送的心意、謝謝曾經愛的毛衣,讓它們以不同型式繼續陪伴著我們。


他們未來花園的想像


整理小祕訣

  1. 克服整理意志力低落,可透過一個比較有經驗的第三方來協助,大家一起做覺得困難或麻煩的事情,如拍照上傳、大型家具移動等。
  2. 第三方協助整理者,可以協助現場情緒調整以及整體整理進度的掌握。
  3. 在每一次整理時,都要保留體力、預留收尾的時間, 例如清潔、貼標籤、定位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