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始終沒有解鎖圖書館借書的需求,麥克從來沒有買過Hyread家的閱讀器。本次剛好因緣際會以不錯的價格收到了一台有瑕疵的Hyread Gaze Mini+,終於有機會玩玩看了。這次的電子紙裝置開箱,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Hyread Gaze Mini+究竟是一台怎麼樣的主機。
照慣例,我們首先從Hyread Gaze Mini+ (Mini+)的硬體規格談起。Mini+搭載6吋Carta 1300面板、RK3066處理器、3GB緩存及32GB內存容量及2200 mAh容量電池。主機螢幕採內凹設計,兩側邊框都有三個按鍵,底部配有記憶卡插槽及充電孔。除了Wifi與藍芽外,Mini+還有內建陀螺儀。這樣看來,Mini+可以說是把所有大家希望閱讀器有的東西一通通塞進去了:內建借書軟體、可以安裝其他書城App、可以自行匯入字體並更換系統字體,還有記憶卡擴充槽。硬要挑問題的話,麥克認為Mini+的實體按鍵觸感沒有Libra 系列好,聲音也偏大,但除此之外真的是一台大熔爐主機。
麥克打開Mini+最直覺的初反應便是:好像Meebook M6 (M6)!事實上Hyread早期便找上Meebook前身的博閱合作,Hyread Gaze系列估計也是兩廠牌合作誕生的主機。或許是這個緣故,Mini+的系統體驗處處充滿M6的影子,尤其介面上方的狀態欄及前光調整部份完全一樣。內建的桌面環境中分別有Hyread書店、圖書館、書櫃、我的(?)及應用欄位,個人書櫃的部份不知道為什麼被藏在應用欄位個人藏書。話雖如此,Mini+在系統上也不完全與M6相同,麥克就觀察到Mini+的預設前光選項與M6的調校有明顯差異,鎖定螢幕也有日曆等較多選擇。
要說買Hyread主機的最重要優勢,那肯定是原生整合的圖書館借閱功能了。然而麥克平常在看的日系輕小說基本上圖書館都沒得借,因此只有稍微測試了功能。只要輸入帳號密碼,就能進入圖書館頁面借書了。但用了一陣子再回來看看這個系統界面,下面的欄位中圖書館、書櫃、及我的(這個選項簡寫到底在幹嘛?)基本上就是圖書館功能,其中圖書館跟「我的」的功能重複性很高,麥克不太理解為何需要特別把這幾個功能獨立呈現。此外,若要讓書櫃欄位顯示自己放進來的書籍檔案,僅能放到軟體指定的"import"資料夾中,麥克覺得有點不方便。但當中麥克覺得最詭異的,是從應用欄位中的個人藏書也能打開自己放進來的書檔,當中的閱讀界面並非Hyread自家的界面,反而是與M6並無二致的閱讀界面。
在實際閱讀上,麥克對Mini+的體驗就有點微妙了。從圖書館借閱的書只能從書櫃存取,Hyread界面雖然不會到難用,但跟從個人藏書打開書檔的Meebook界面相比就沒有那麼直觀了。對於更習慣Meebook閱讀界面的麥克,每次在閱讀從圖書館借來的書總是會產生「啊,如果能用Meebook的閱讀界面調整就好了。」雖然Hyread的閱讀軟體界面也很不錯,甚至似乎保留了更多書檔原本的排版,但開啟書檔的時間更長、排版調整版方面也不如Meebook界面簡潔。對於習慣流式書檔、早就不太在意排版的麥克來說,能夠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調整的選項更加重要,這點上Hyread的閱讀界面就不怎麼方便。此外,圖書館借來的書檔就算是流式也不代表有辦法調整排版,有些書籍的固定排版對6吋的Mini+來說字實在還是偏小,閱讀體驗十分不一致。雖然這總歸是圖書館跟出版社方面的問題,麥克認為Hyread在無法改善並統一閱讀體驗這一方面十分可惜。
除了閱讀界面的不一致,麥克還發現明明在書櫃欄位可以用兩邊的實體按鍵切換選擇書籍界面的上下頁,不知道為什麼到了個人藏書之後實體鍵竟然變成音量鍵控制。另外,麥克也發現在圖書館內用關鍵字搜尋書籍時只能用手滑動螢幕瀏覽書籍,旁邊的實體鍵並沒有導航功能,麥克個人覺得這是相當可惜的地方。此外,當初看到Hyread Gaze Mini C (Mini C)有可以登入Google日曆整合自己行事曆當鎖定螢幕的功能,又看到Mini+的文宣中也有提及鎖定螢幕可設為日曆,麥克就擅自認為Mini+也會是相同的作法;實際上Mini+的日曆鎖定螢幕就真的是很單純的日曆而已,麥克同樣也覺得十分可惜。至於開放式閱讀器的好處麥克就不再贅述了,凡是M6能裝、能用的Mini+自然也都能辦到。除了顯示上因為採用內凹螢幕跟Carta 1300面板讓呈現畫面上面好一些些,Mini+並沒有什麼值得提及的部份。整體使用體驗來說,麥克覺得Mini+像是在原本Meebook的簡單界面上硬加上了Hyread自家的東西,好像是在麥香魚漢堡上硬要再鋪一層生菜跟麵包,雖然好吃但吃起來十分微妙。
一般來說,麥克的開箱與使用心得到這裡就結束了。但麥克這次買到的是一台瑕疵機,剛好有機會就來討論討論平常無緣提及的廠商品管及售後處理。以下內容包含大量麥克自己的主觀判斷與解釋,引用的內容皆經過苦主同意並經過一定程度的編輯,內容也盡量附上出處,但還是請讀者們斟酌參考並進行自己的判斷。
在文章開頭麥克便有提到本機是瑕疵機,具體來說哪裡有瑕疵呢?麥克自己有注意到的是左右兩邊的按鍵些許是因為邊框開孔沒開好,主機右邊的實體上下鍵受力後會明顯晃動,給人容易壞掉的感覺,左側的按鍵則是相當緊實。此外,跟著主機一起來的保護套電源鍵孔位位置不準,按下去完全得不到相應的回饋,根本不知道有沒有按到東西。
至於我們的賣家苦主發現的問題,是收到的Mini+主機機身竟然不平整這件事。只要放在桌上從側邊平視看去,便能明顯看出主機右側明顯較高且離開桌面,輕碰主機就能聽到因為沒有平貼在桌面產生的敲擊聲。考慮到Mini+是僅僅6吋的小尺寸機型,這個品管真的是不及格。
影片、以螢幕打字、翻頁的力道觸碰主機便能聽到主機跟桌面的敲擊聲,暗示主機物理上無法平貼在在書桌上
原本以為這樣已經足夠慘烈,但沒想到更不及格的是當苦主跟客服反應機身不平整之後收到的回覆。客服竟然認為這樣「不影響主機功能運作,並非異常」,並且因為苦主已經撕了「外盒包裝的塑膠封膜」,若要退貨還要負擔整新費!麥克個人認為這樣的裁定回覆並不太妥當。首先,影響主機功能運作如何界定呢?對苦主買家來說,會發現主機不平整肯定是因為自身的使用情境下會讓主機躺在桌上使用。理論上,這台主機的功能之一應該包含「與桌面貼平且舒適的打字或閱讀」這項功能。如今因為機身的不平整造成苦主只要把主機放在桌上觸碰主機就會發出噪音,這到底有沒有影響主機功能運作呢?我們把問題搞的極端一點,如果今天另一位消費者買了新主機,打開包裝發現主機壓根沒有裝正面的外殼,但電子紙面板跟實體按鍵全都好好且牢牢地固定在主機上,這樣是不是也能算是「不影響主機功能運作,並非異常」呢?雖然這個舉例非常偏激,但請仔細想想這個案例跟苦主遇到的問題在本質上是否有明顯差別?再來談談因為撕了外包裝封膜需要負擔整新費用的部份,由於官方認為此機不是瑕疵機,收取整新費用於官方或許有幾分道理。但換個角度思考,消費者不拆開外包裝封膜,怎麼確認主機是否正常?而且在這種情況下,顯然無論產品有沒有問題都是廠商說了算,不管怎麼爭絕對都是以廠商制定的規則走,麥克個人認為這對消費者來說是極為不公平的。現代網路購物盛行,麥克買到問題商品的次數也不少,但大多數情況都無須負擔費用便可進行退/換貨,Hyread這樣的處理方法以麥克個人來說不是很舒服。
除了主機本身之外,麥克還想細談上面稍微提及的保護殼問題。這次Mini+官配的保護殼跟當初Mini C出問題的保護殼是同款,換句話說這個保護殼有一定機率會自動變成清水殼給買家雙重享受(?),且因為電源按鍵的孔位、保護殼厚度等瑕疵造成裝上保護殼後難以按下電源鍵,使用者按下按鍵時完全不會獲得任何按鍵回饋。麥克必須很遺憾的跟大家報告,晚Mini C幾個月、跟著Mini+一起送達的保護殼完全保留電源鍵的問題,目前官方能提供的處理方式竟然只有建議買家自行割開保護殼以改善體驗。考慮到這個保護殼目前在官網及各大通路上販售中,麥克認為Hyread應該考慮是否在外包裝增加醒目提示跟說明此商品可能有瑕疵,同時也不推薦大家入手這款側翻保護殼。
綜觀來說,麥克喜歡Hyread Gaze Mini+的部份包含:
至於麥克覺得Mini+很可惜的地方,則有:
說實話,麥克認為Mini+的使用體驗沒什麼可以挑剔的,使用下來的體驗其實非常良好。可要比起有特色的主機,Mini+更像是一台有台灣圖書館整合跟很多實體按鍵的特規版M6。考慮到借閱的書籍檔案狀況本就參差不齊,麥克認為圖書館軟體的整合並不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在此之上,Hyread還有對消費者較不友善的售後方針與令人失望的產品品管,所以麥克很難向大家推薦這款閱讀器。除非真的很在意實體按鍵跟很需要Hyread軟體,麥克認為在6吋開放式主機中Meebook M6無疑在價價位上仍是CP值更高的選擇。尤其以目前的市場情形二手M6價格接近Mini+的半價,硬體品質更穩、系統與桌面的自訂性也十分優秀,圖書館功能只要安裝Hyread App同樣能辦到。況且Meebook的台灣代理商售後更是出了名的友善,遇到問題處理起來也更方便。以上的種種原因造成麥克很難誠心跟大家推薦Mini+這台主機,麥克也覺得十分惋惜。
其實麥克在入手這台Mini+之前對Hyread的印象非常好,無論是每次展覽的熱情介紹員、根據使用者回饋而達成的主機不傳輸資料到中國伺服器、開放修改系統字體等功能,都讓麥克對Hyread這個品牌有莫大的好感。這次Mini+給麥克的體驗彷彿在印證「有一好無兩好」的俗語,雖然主機方面的體驗幾乎都是正面的,很多眉眉角角還是讓麥克覺得十分可惜,從苦主賣家聽到的故事與像是開玩笑一樣的保護殼更是令麥克失望。身為一介消費者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麥克只能說在短期內麥克是不會有購買一手Hyread主機的念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