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3|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再看一次《限時追捕》:有些人見不得別人出頭

這部犯罪驚悚片在Netflix上架,我上映時在影廳觀賞,當時就感覺回味無窮,這次重看又看出一些感觸,雖然不是票房作且題材已久,但其中政治與偏執心理的呈現直白寫意,雪莉林伍德利(Shailene Woodley)繼生命中的美好缺憾《The Fault in Our Stars》後幾無大作,本部和老成出稜角的班曼德森(Ben Mendelsohn)搭配頗有看頭,推薦類型影迷之餘,我想再次記下心中重點。

To Catch a Killer

開頭就是聳動的無差別狙擊跨年夜群眾,冷靜、冷血且殘酷,主角艾莉諾本是巡警,開頭就處理雜事,但應變伶俐讓她於爆炸當下要民眾記錄影像,在茶水間的犀利言談讓FBI特別幹員拉瑪另眼看待,因而順勢被拉拔為FBI與警局間調查此案的聯絡員。

政治角力

看到現場化驗報告送至辦公室這段時,我覺得很有趣,沒想到我會用這種方式提及徐巧芯,這名問題公眾人物,過去就有爭議其獲取學位方式及態度堪慮,加上她用犀利且不客氣的方式問政引發一連串風波,甚至還有最近的洩密外交文件問題。為什麼我會想到她呢?

因為艾莉諾處理報告文件的方式被拉瑪電:

短短一場戲呈現身份立場與做事理路的差異,各有對錯卻也難免。我認為這其中顯現權力大者必需要對自己的拳腳空間有所意識,否則會難以前進,徐巧芯自己也當如此(我則更想質疑她行為背後的動機,因為相比下艾莉諾自作主張的背後動機至少還有破案),隨後拉瑪主動示意並藉由面對的政治難題化解兩人尷尬,這裡可看出調整方向。

政治是本片最有趣的角度之一,巴爾的摩發生如此驚世大案,市長、警察局長和FBI局長,各方都視案件為燙手山芋卻都想拿來當作政治籌碼,主事的拉瑪無形間成為眼中釘,艾莉諾則是當前政局難得的個人資源。她跟著點出他們騎虎難下的處境:有些人見不得你破案,其背後的政治因素細思極恐,兩人查案時心思敏銳的模樣讓人確信他們是緝凶的專家。

後段拉瑪確實被政治鬥爭困住,似乎各方勢力都合法地竭盡全力阻擾破案,牽連艾莉諾這名局外人,其過去吸毒、自殺等不堪的歷史也被調查刨出,拉瑪在面對審查委員時為艾莉諾的辯護,雖然從政治角度看是官樣說法,但從他好整以暇的論述看來其實別有一番感動,拉瑪提出另一個合情角度對偏執的側寫:「我看到一個誠實、積極的潛力新星」可見其伯樂識人的心意下並非空泛之言,此前飯廳與艾莉諾的對白亦是類似精神:「偏執懷疑時,你選擇傷害自己,而非傷害別人,跟我合作吧!」,最後他不意外地被革職,艾利諾頓悟關鍵之後找他私下緝兇,他卻選擇自己的政治考量而不向上通報,造成他結束在自己對政治鬥爭的偏執,映照艾利諾與同類人的惺惺相惜,對比之下令人遺憾。

權力在應得者與渴求者間來來往往

厭世者

片名還有一個版本Misanthrope,意思是厭世者,某種程度貼切形容故事中的要角。本片的政治敏感度、對人性準確的觀察,都顯示厭世者獨特視角對世界和社會有珍貴的價值,只是現下媒介與功利演進紊亂複雜,社會若無法適時承接他們的尖銳終將釀成大禍。

兇手的露面有點平淡又特別,一直到第二次商場大規模冷血犯案時,我都感到髮指且義憤填膺,但結尾他的形象與論述是可以接受的安排,或許就跟現實生活相同,人事物皆不獨特也獨特。最後收場有些草率,不過整體而言,我蠻喜歡的。

再來我想改變討論主軸,嚴重偏執的行為有問題,這「不只是」違法或合法的問題,一個立院的資訊,議員與委員就有兩種以上方向的解讀,但你知道嗎?兩種以上都可以解讀成「事實」:你覺得優、他覺得劣,我想這點也是事實,不只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包裹在媒介後的崎異,這個崎異也是事實之一(你我的立場包含在內)。基於這個前提,群體如果協商時一方被刻意沒收討論權、被使用模凌兩可的冷暴力或用各種「技巧」噤聲,然後嚷著「我們早就放在你們桌上,是你們輸不起不去看」,那我認為很需要改進。我的論述我被diss就罷了,畢竟法學教授可以diss我、老天鵝可以diss我,但你叫那些無法發聲的群體怎麼辦?你當然可以一直diss到我服氣,但若是這樣最適宜,青島東路連一百人都不會有吧?就算只有一人,我們也需要生生不息的討論能量,感謝營造這個氛圍的人事物。(若你看出上面的思路可以改善或缺漏,還望肯定或指教,畢竟我也只是練個筆。)


筆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限時追捕
3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YJ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