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進擊的巨人-歷史記憶與統獨情結

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及動漫作品。故事建立在帕拉迪島上人類與巨人之間的衝突,人類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對抗牆外會吃人的巨人,在尋找關於巨人答案的過程中,揭露了島外尚有廣袤大陸與人種,各族群之間歷史的無奈與糾葛。龐大而完整的世界觀、與現實世界歷史相對應的隱喻,以及對於戰爭、人性的寫實描寫,讓進擊的巨人獲得全球書迷及影迷愛戴成為一部偉大的鉅作,但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同文同種的艾爾迪亞人,分別在島上和大陸居住百年,乘載了不同的歷史記憶後,所衍生的情感與認知差異。雖然作者已聲明並無影射臺海兩岸的現況,但其中微妙的相似之處,不免讓人對號入座,對照臺灣省籍認同的統獨爭議現狀,發人深省。

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教授楊孟軒指出,所謂的歷史記憶(或集體記憶)並不代表一個群體中所有人的記憶是相同的,「即使同一個家庭的成員經歷了同一件事,夫婦、父母與子女,都會對這個事情有不同的回憶,這是你個人的回憶、你個人的想法」。相對的,集體記憶關聯於特定的歷史事件或議題,比如228事件、白色恐怖、1949、原住民轉型正義等議題,即使在其他方面各有偏好的兩人,可能對同一個事件或議題有很相似的感覺與想法,他們也都認同自己做為特定群體的身分;這些情感與看法在社會網絡中以不同的方式敘說、傳遞,在世代間延續、形塑成一套看法。

筆者是1970年代出生於臺灣眷村的外省籍第二代,接受的是國民政府來臺後的歷史教育,所以從家庭和學校獲得的國族觀點,是中華民國承襲了三皇五帝、夏商周一脈的道統,兼之父親的鄉愁感染。所以,即便兩岸分治的事實,迄今未曾踏上大陸土地在大陸生活過一天,但大中華共榮的觀念根深蒂固,兩岸統一更是無庸置疑唯一道路。也因此認為主張臺獨的人大多是因為家族受難於228事件,因仇恨強化了本省與外省的區分,以一己一家之私無視歷史根源、國家完整,阻礙國族共榮發展。但隨著年歲漸長懂得換位思考,慢慢的可以理解彼此歷史記憶的差異。雖然本省籍臺灣人(祖先非因國共內戰而遷徙來臺者,以下稱本省人)也被迫接受國民政府的史觀,但改變不了血濃於水家族傳承的歷史記憶。從大陸觀點,臺灣從清康熙以來一直是中國的一部,但本省人的歷史記憶卻是統治者不斷更迭的一部殖民史,從西班牙人、荷蘭人、明鄭、清朝、日本人到國民政府,雖然統治壓迫程度、對台建設、文化甚至膚色或有差異,但被統治者的壓抑、反抗、排斥與反感卻是一貫延續,因此,無法認同同文同種的中華民國政府,亟於建立臺灣自主的政權,確有其歷史背景。

在臺灣解除戒嚴後,筆者曾經憂心於統獨的爭議,對於相對少數的外省籍身份存有危機感,對於有朝一日大中華統一共榮懷抱著夢想。但歷史記憶並非永續不變,不同的集體記憶與認同也會相互交錯、影響,並且權力也會影響記憶的形塑和選擇。這點從我的一雙兒女身上獲得了印證,雖然他們知道祖父來自對岸大陸,但從不覺得與本省籍的同學有何差異,也未曾被省籍的問題所困擾,甚至沒有省籍區別的意識,上一代人對統獨議題的爭議是他們無法理解事情,就他們而言,在臺灣出生成長就是臺灣人,與大陸的關係僅止於父輩的血緣,臺灣不必然與大陸統一。當意識到我們的下一代是如此認知,曾經因為省籍情結與統獨議題的堅持、憂慮、憤怒,也只有付之一笑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動漫迷集合
0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退伍新兵121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