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愛樂的新任常任指揮吳尚倫,帶給團員無比的震撼。他嚴格的態度、精細的要求,讓大家對練唱這件事不敢掉以輕心,也更嚴肅地看待音樂演出。我雖然高中就開始接觸合唱,但沒有持之以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零零碎碎地學習了一堆不完整的知識,如今被尚師帶到,才感覺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
合唱團為了滿足尚師的高標準要求,每一次練唱都必須投入全副精神。對已經上了一天班或整天課的團員來說,這種高強度的排練實在令人疲憊不已。每次排練結束,團員已經累得沒心思閒聊,只想趕快回家休息。
尚師似乎認為我們一定做得到他的要求,只是沒有盡力罷了。有時他會點人站起來唱某個段落,要是顯然不熟,他就會發脾氣,覺得我們回家都沒有複習,練了這麼多次還練不起來。尚師發脾氣時的嗓門和威力媲美龍捲風,我原本因為身高關係習慣坐第一排,但經常會被尚師的衝擊波震到。為了安全起見,我下班後會盡可能早到排練場,先佔個第二排的位置,避開第一排的「搖滾區」。
尚師果然說到做到:我們唱不好,他就爆炸。而在這段與合唱團之間的磨合期,他經常爆炸。
合唱團從一月開始練《靜謐之光》音樂會的曲目,到了四月終於要與管樂團合奏了。這場音樂會是與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合作,顧名思義由青年音樂家組成,多半還是學生。
我們當初是借寬敞的真如苑樂群館彩排,才塞得下樂團加合唱團。到了合樂團彩排的階段,指揮的重點就是合唱團與樂團之間的搭配,主要的工作是調整音量與整體的情緒變化,細節就要靠團員自己了。尚師花了很多時間練樂團,合唱團員就趁著等待期間鑽研樂譜,或觀看樂團的排練情形。我記得當時在聽樂團排練時,感到這個樂團有點青澀,也許因為都還是學生的緣故吧!
《靜謐之光》音樂會在 4 月 19 日於國家音樂廳登場。花費這麼多時間和心力排練,終於要在舞台上呈現了。雖然這些曲目似乎比《戰爭安魂曲》簡單許多,但練唱過程卻極累,而且令人深感挫折。在台上的時候,我也不太適應尚師行雲流水的指揮手法,覺得拍點很難抓。看來要跟上指揮,我還需要花更多時間磨練才行。
為了寫這場音樂會,我特地去表演藝術圖書館尋找相關資料,可惜館藏只有海報和節目單,並沒有錄影。這麼久以前的音樂會,也已經找不到樂評了,我只能從記憶中挖掘當時的回憶。第一樂章的音準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吧!不過根據我對尚師的了解,他肯定不甚滿意......
我在音樂會結束後,覺得嗓子有點不堪負荷,大概是因為這段期間一直在高壓的氣氛下練唱的緣故。我心想後面還有那麼多場音樂會,長此以往我的聲音肯定撐不了多久。為了增進自己的唱歌技巧,我報名了愛樂的聲樂課......
在《靜謐之光》音樂會結束後,台北愛樂根據前幾年的慣例,應合作多年的澳門樂團邀請,將在澳門的玫瑰聖母堂舉辦復活節音樂會。
我之前曾在過年期間與家人一起到澳門觀光,對那裡充滿葡萄牙風情的粉彩建築印象深刻 (而且有葡式蛋塔和手信!)。這次又有機會前往澳門,還可以順便與 H 同遊,我們當然不會錯過機會,馬上就決定報名參加。
這次的演出有將近 70 名團員參與,由尚師帶隊出發。大家對出國表演非常期待,一路上情緒高昂、嘰嘰喳喳。尚師可能覺得大家太過興奮,因此到了澳門機場入關之後,他把大家集合起來訓話:
「我們首先是來工作的,不是來玩的。之後會有時間給你們玩,但不是現在。」
大家這才整頓自己的情緒,集中精神準備演出。
我們先在澳門樂團位於塔石創意中心的排練場排練。這是一個專業的排練場,寬敞的挑高空間和明亮的採光,唱歌時更容易將聲音拋高拋遠,聽起來跟在我們自己的排練場時很不一樣。我記起我們在地下一樓低矮狹窄的排練場,音響效果不太好,心想如果平常能在這麼棒的場地排練,不知道有多好......
這場音樂會的主辦單位是澳門樂團,由當時的音樂總監呂嘉 (不是呂紹嘉!常常有人搞混) 指揮,演出《E 小調彌撒》和布拉姆斯的《女低音狂想曲》,並邀請到知名的女中音梁寧演唱。在我印象中,梁老師高高的,穿著打扮相當優雅,氣質出眾又非常健談,歌聲紮實嘹亮,非常吸引人。
合唱團在別人的主場排練,因此屏氣凝神、全神貫注,盡力表現出本團的高素質和專業水準。尚師也嚴格要求團員在演出前不能玩得太瘋、講太多話 (真了解本團團員),晚上禁止熬夜,以免嗓子啞掉。總之,身為合唱團員,有責任讓自己維持在最佳狀態......
在排練之外的空閒時間,我和 H 趁機遊覽澳門的一些觀光景點,主要是澳門歷史城區的古蹟建築,例如聖安多尼教堂、大三巴牌坊 (其實是聖保祿教堂失火後留下的正面前壁),以及我們這次的演出場地、有 400 多年歷史的玫瑰聖母堂。
此外,當年澳門的葡式蛋塔在台灣正夯,愛吃美食的台北愛樂合唱團員當然不會錯過。有人打聽到一間知名的排隊小店,我們就一起在長長的隊伍中耐心等候。
當我們在街邊吃著辛苦排隊終於買到的蛋塔時,我發現我的聲音忽然沒了。我並沒有感冒,當天雖然有點風但也不太冷,然而我卻毫無預警地失去了我的聲音。
我很驚慌。次日就要演出了,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難道是之前太操了嗎?我只是吃了個蛋塔啊!
我用幾乎發不出聲音的嗓子告訴 H 這個噩耗,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去看醫生,只好多吃 H 帶來的喉糖、多喝水,晚上早早上床,希望第二天能夠改善。
可惜天不從人願,到了演出當天,我還是一個音都發不出來。我心裡很掙扎,不知道是否應該放棄上台。
演出當天白天總彩排開始前,我在玫瑰聖母堂跟尚師對上了眼。我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能對他微笑。他點了一下頭,就一言不發地轉身忙他的去了。結果我還是沒有勇氣跟他說實話。
現在想想,當初應該據實以告,不該隱瞞的,真的是很對不起尚師。(尚師如果看到這篇應該會臭罵我一頓......)
最後我還是上台了,除了 H 沒有人知道我的狀況。我勉強唱出的聲音實在有夠難聽,只好全場動嘴不出聲。其實這樣勉強上台真的很沒意義,還不如在台下聽就好,不過後悔也來不及了。
我已經不記得正式演出時有什麼感受,可能因為失聲的緣故,沒有辦法完全沉浸在音樂中吧!很可惜沒能在這麼美的教堂中把曲子唱好......
復活節音樂會結束後,女團員們興奮地圍著梁寧老師,說老師唱得好棒,拿節目單向老師討簽名,我也要到一個。大部分團員完成了任務,心情終於輕鬆下來,各自盤算著要去哪裡逛個通宵。尚師大聲宣傳他們在某人的飯店房間準備了好酒,歡迎大家來開趴,應該算是慶功宴吧!我則跟 H 跑去找 H 大學時代的僑生同學聊天吃宵夜,享受寧靜的澳門之夜。
回台灣之後,我的聲音還是沒有恢復,我只得盡量少說話、充分休息,心中擔憂但又不知如何解決。再過幾天就要開始上聲樂課了,或許聲樂老師會給我什麼建議......
----
「關於合唱團的回憶」系列連載中!我在這個系列中分享自己從兒時到成年後,參與合唱團的點點滴滴,同時也會提到一些人生經歷和感悟。以下列出目前已發布的文章:
[回憶 1] 我愛唱歌,但沒加入合唱團
[回憶 2] 如果有機會登上舞台...
[回憶 3] 合唱初體驗
[回憶 4] 小小冒險、大開眼界
[回憶 5] 活力十足的台大合唱團
[回憶 6] 國家演奏廳
[回憶 7] 嘎然而止的合唱生涯
[回憶 8] 心靈大地震
[回憶 9] 重回台大合唱團
[回憶 10] 成為社會人士
[回憶 11] 兜兜轉轉又繞回合唱團
[回憶 12] 師大合唱團
[回憶 13] 台北愛樂合唱團
[回憶 14] 呂紹嘉與《戰爭安魂曲》(上)
[回憶 15] 呂紹嘉與《戰爭安魂曲》(下)
[回憶 16] 靜謐之光:布魯克納《E 小調彌撒》(上)
[回憶 17] 靜謐之光:布魯克納《E 小調彌撒》(下)
----
格主思密簡介:
到了人生的中點,才再度提筆寫作,寫寫詩、寫寫音樂,分享參加合唱團的經驗。有了些許人生歷練,白髮一根接一根冒出,外加忽然加重的老花眼。聽到感人的故事、動人的歌曲,親歷各種境遇,已不像年輕時心無所感或強說愁,而是化為真切的感悟。佛家追求無悲無喜之境,我則寧可感盡人世間一切悲喜,方為人、方不虛此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