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8|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外來入侵種危害解析




起心動念


個人喜愛野鳥觀察。曾參與過某野鳥學會。做過特別鳥種和埃及聖䴉數量調查。當時,尚未開始移除埃及聖䴉;數量調查後,展開了埃及聖䴉移除計畫。時至今日,仍在進行中。



心情頓時複雜起來,是外來入侵種,也是一條生命。



因此。

對外來種背後的成因及影響產生了種種好奇。



移除是必要的嗎?有辦法避免外來種入侵嗎?





什麼是「外來種」和「入侵種」?


示意圖 by 小蝦



相關定義



  • 原生種:本土種或鄉土種,自然力傳播,繁衍於本地的生物。

 

  • 外來種:人為刻意引進栽培、飼養,或人為不經意夾帶引入的生物種類。人為圈養、歸化種及外來入侵種皆包含在內。

 

  • 歸化種:亦稱馴化種。外來種之一類。有意或無意之下,外來種逸出、逃跑、棄置,能在無人為撫育下自然繁殖下一代稱為歸化種。

 

  • 外來入侵種:歸化種除了在逸出附近自行繁衍生存外,若具有強大遷徙與擴散能力,侵入其他自然野生環境,與原生種競爭棲息地。特別稱為入侵種。

EX:福壽螺、小花蔓澤蘭等。




(上述定義引自「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問答集編纂而成)




人類×入侵種


  • 人體健康

恐遭受生命、受傷、染病的威脅。


自從紅火蟻入侵台灣,不少農民飽受荼毒。被咬嚴重者過敏休克;大多是局部紅腫,灼傷般疼痛,數小時後奇癢膿泡出現,約2-3週才恢復。膿泡抓破,易轉為蜂窩性組織炎或敗血症。



  • 農作經濟

農民遭額外病蟲害侵襲、破壞,造成作物損失。政府得用納稅人的錢來進行防治工作。


諸如荔枝椿象、綠鬣蜥、金門藍孔雀等等,近年來危害農民生計甚巨。

更不用提過去的財損統計。






生態×入侵種


  • 生態改變

有的物種入侵,不僅造成農作損失、危害人體健康,連帶改變周遭環境,影響生態。

紅火蟻會破壞土壤,排外性強,對原棲地動物造成傷害,食用蚯蚓、部份農作種子等。

藍孔雀在金門沒有天敵,覓食農作,且立於食物鏈頂端,造成野外生態失衡。


  • 危害原生種

可能迫害或侵占原生種棲地,致使數量減少,甚至滅絕。

入侵種與原生種雜交。2009年證實,特有種的台灣畫眉和中國畫眉雜交嚴重。

疾病傳染。不同生物部份有獨特疾病,可能因此引入,造成原生種的生存危機。



結語


資料量龐大。先認識外來入侵種危害有哪些。並非「外來種」就一定有害

適應野外環境,足以繁衍下一代且影響到生態、作物、原生種、擴大族群強的「入侵種」。其防治和移除可能性高,政府才會列入「優先管理防治」,交由專家進行移除喔。

有機會。下期將提供「今昔對照」及「現況如何」等等。已整理出大致脈絡。或者,分享小蝦淺見及閱覽資料的反思。


何時發佈未知,我們下回再見囉~




🐝您的鼓勵是小蝦創作的動力🐝

🦐喜歡請按愛心❤️分享親友🥰留言互動💞

🦐歡迎點擊追蹤🐾🐾

🦐請小蝦喝杯咖啡☕️小額贊助

🦐找小蝦聊聊請至Monica Sya(小蝦)

🦐更多文章:職涯諮詢GO小蝦遊藍海被書海淹沒海底覺察小蝦五四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休閒日常為主,嚼舌根,輕鬆分享,新的發現,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