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da MX-5 ND3賽道測試分析: 全新轉向系統, 非對稱式LSD, 新增賽道模式

Mazda MX-5 ND3賽道測試分析: 全新轉向系統, 非對稱式LSD, 新增賽道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ND3駕駛體感更精進


Mazda MX-5 作為全球知名的輕量化後輪驅動運動型車款,自問世以來一直以其出色的操控性能與駕駛樂趣廣受讚譽。2024 年款的 MX-5 ND3 在前代 ND2 的基礎上,進行了多項技術革新和升級,不僅進一步提升了行車穩定性,還加強了駕駛操控的直覺性。本文將分析 ND3 相較於 ND2 的主要升級,包括轉向系統、限滑差速器、動態穩定控制系統及懸吊系統,並結合賽道測試心得,探討這些改變對駕駛體驗的實際影響。



主要技術革新


1. 轉向系統的提升


全新 Mazda MX-5 ND3 將轉向系統進行了重新設計,採用了摩擦力更低的轉向齒條,這使得轉向變得更加輕快和準確。ND3 的轉向系統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路感回饋,這對於一輛運動型車款來說至關重要。在實際駕駛中,這樣的設計能夠讓駕駛者更好地感知路面狀況和車輛的動態變化,增強了駕駛的信心。

raw-image


2. 非對稱式限滑差速器(Asymmetric LSD)


ND3 配備了全新的非對稱式限滑差速器,這項技術革新旨在提升過彎時的穩定性和駕駛控制。與傳統的限滑差速器相比,非對稱式 LSD 通過調整差速鎖止的力度,在減速入彎時提供更高的鎖止力,增加車輛穩定性;而在加速出彎時,則降低鎖止力,提供更多的車尾旋轉,以增加靈活性和操控樂趣。這樣的設計改善了 ND3 在高速過彎時的抓地力和動態表現,降低了側滑和轉向過度的風險。

raw-image


3. 賽道模式(DSC-TRACK)


為了進一步提升賽道上的操控體驗,ND3 在動態穩定控制系統(DSC)中新增了手排車型專屬的全新賽道模式(DSC-TRACK)。這一模式允許駕駛在極限駕駛時獲得更大的自由度,系統僅在車輛失控時介入,以保持安全性。這樣的設計使得駕駛者能夠在賽道上更加自信地駕駛,享受更純粹的運動型車輛駕駛樂趣。

raw-image


4. 懸吊系統的升級


ND3 的懸吊系統進行了精細調整,尤其是在 RS 版本中,配備了 BILSTEIN 開發的運動化懸吊系統,這不僅提高了行駛時的舒適性,也強化了過彎時的車身穩定性和抓地力。此外,ND3 RS 還增加了引擎室強化拉桿,進一步增強了車身剛性,提升了車輛在彎道中的操控穩定性。

raw-image


賽道測試心得


1. 轉向反應與路感


在賽道上的測試顯示,ND3 的轉向系統較前代有了明顯的提升。測試者指出,轉向變得更加精準且富有回饋,這樣的設計使得車輛在高速行駛和快速變道時的操控感更加清晰。測試中,轉向齒條的摩擦力降低使得駕駛者能夠更容易地感知路面的變化,提升了整體的駕駛樂趣。

raw-image


2. 限滑差速器的性能


非對稱式限滑差速器在賽道上的表現非常優異,尤其是在進出彎時的穩定性上有顯著改善。測試者發現,ND3 能夠在減速入彎時保持更高的穩定性,減少了轉向過度的風險;而在出彎時則能夠提供更多的車尾旋轉,使得車輛在彎道中的靈活性和操控感更強,增添了駕駛的刺激感。


3. 賽道模式的應用


ND3 的賽道模式在實際測試中提供了額外的操控自由度。測試者發現,該模式能夠在極限操駕下保持車輛的穩定性,僅在車輛即將失控時進行干預,這樣的設計使得賽道駕駛更加安全且富有樂趣。同時,賽道模式的啟用也能夠更好地發揮限滑差速器的作用,進一步提升過彎時的穩定性和抓地力。

raw-image


4. 懸吊系統的調校


在賽道測試中,ND3 RS 的懸吊系統表現出色。BILSTEIN 運動化懸吊系統能夠細膩地吸收賽道上的細微震動,提升了車輛的動態表現。然而,測試者也指出,ND3 的懸吊相對較軟,在賽道高速過彎時可能會導致車身側傾較大,影響駕駛信心。因此,測試者建議若將 ND3 用於頻繁的賽道駕駛,可能需要進行懸吊的進一步調校,如更換防傾桿或安裝更硬的懸吊系統,以提升賽道表現。

raw-image


結論


2024 年款 Mazda MX-5 ND3 以其全新的技術革新和出色的賽道表現,再次彰顯了這款經典車型在運動型車市場中的領導地位。轉向系統的提升、非對稱式限滑差速器的引入以及全新賽道模式的應用,使得 ND3 不僅在公路上擁有卓越的操控感受,更在賽道上展現了出色的動態表現。儘管懸吊系統相對較軟,但其精細的調校和 BILSTEIN 的專屬運動化設計,依然能夠在提高舒適性的同時提供良好的動態支撐。對於熱愛駕駛樂趣和賽道操控的車迷來說,ND3 無疑是值得擁有的一款優秀車型。無論是在日常駕駛還是賽道激烈操駕中,ND3 都能夠為駕駛者帶來難忘的駕駛體驗。

延伸閱讀

1.輪胎升級尺寸怎麼選?談胎寬,扁平比與J值的對應關係

2. 挑戰熱溶胎王RE-71RS?Nankang Sportnex CR-S山道乾濕地測試心得分享

3. 雙A臂懸吊真的香? Camber gain? 高級跑車專屬? 雙A臂優缺點分析

avatar-img
Hank汽車部落格的閱讀沙龍
39會員
133內容數
這裡是Hank聊關於汽車心得, 社論, 創作等, 歡迎訂閱贊助我的創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儘管帳面數據四缸的引擎只有360匹馬力,遠遜於V6的400匹馬力,但M139渦輪引擎可以在中低速就開始給你90%以上的扭力,加上自排DSG 的完美加速性遠勝於六速手排,因此實戰上2.0T加速應該比V6輕快許多。
特斯拉(Tesla)這個名字在科技界已經成為創新和改變的代名詞,而Elon Musk,這位充滿爭議且雄心勃勃的CEO,無疑是推動這家公司不斷向前的重要力量。然而,最近關於Elon Musk 2018年CEO薪酬方案的法律訴訟,不僅挑戰了Musk的領導地位,也揭示了背後可能潛藏的複雜政治動機。
新一代豐田Celica的回歸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尤其是對於那些熱愛傳統汽油動力和經典轎跑設計的車迷來說。搭載2.0升渦輪增壓引擎和GR-Four四輪驅動系統的新款Celica,不僅在性能上有所突破,更是對Celica傳奇的一次致敬。
Continental SC7, Bridgestone Potenza Sport, Michelin Cup2, Bridgestone RE71RS, Michelin PS5 和 Goodyear F1A6。Hank將從乾地性能、濕地過彎、濕地煞車和高速破水四個方向來詳細評比。
這條Potenza Sport,對Hank來說,是一個「近乎完美」的性能街胎,它的胎面配方大幅增加了濕地抓地力的膠質,使得濕地殺彎變成一件信心十足的事!而胎壁的設計依舊保持普利司通家族的特性,但又朝歐系胎的風格做了一些改良,呈現硬中帶Q的調性,可以保持高速彎支撐性,又能兼顧通勤的舒適性,可謂一舉兩得
992.2 GTS 是第一款採用此動力傳動系統的911 車型,綜合功率為533hp 和610Nm,比其舊款提高了60hp/40Nm,原本使用的是無混合動力特性的雙渦輪增壓3.0 升六缸發動機。在德國紐柏林賽道上的單圈速度比以前快了 8.7 秒,現在為 7 分 16.93 秒。
儘管帳面數據四缸的引擎只有360匹馬力,遠遜於V6的400匹馬力,但M139渦輪引擎可以在中低速就開始給你90%以上的扭力,加上自排DSG 的完美加速性遠勝於六速手排,因此實戰上2.0T加速應該比V6輕快許多。
特斯拉(Tesla)這個名字在科技界已經成為創新和改變的代名詞,而Elon Musk,這位充滿爭議且雄心勃勃的CEO,無疑是推動這家公司不斷向前的重要力量。然而,最近關於Elon Musk 2018年CEO薪酬方案的法律訴訟,不僅挑戰了Musk的領導地位,也揭示了背後可能潛藏的複雜政治動機。
新一代豐田Celica的回歸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尤其是對於那些熱愛傳統汽油動力和經典轎跑設計的車迷來說。搭載2.0升渦輪增壓引擎和GR-Four四輪驅動系統的新款Celica,不僅在性能上有所突破,更是對Celica傳奇的一次致敬。
Continental SC7, Bridgestone Potenza Sport, Michelin Cup2, Bridgestone RE71RS, Michelin PS5 和 Goodyear F1A6。Hank將從乾地性能、濕地過彎、濕地煞車和高速破水四個方向來詳細評比。
這條Potenza Sport,對Hank來說,是一個「近乎完美」的性能街胎,它的胎面配方大幅增加了濕地抓地力的膠質,使得濕地殺彎變成一件信心十足的事!而胎壁的設計依舊保持普利司通家族的特性,但又朝歐系胎的風格做了一些改良,呈現硬中帶Q的調性,可以保持高速彎支撐性,又能兼顧通勤的舒適性,可謂一舉兩得
992.2 GTS 是第一款採用此動力傳動系統的911 車型,綜合功率為533hp 和610Nm,比其舊款提高了60hp/40Nm,原本使用的是無混合動力特性的雙渦輪增壓3.0 升六缸發動機。在德國紐柏林賽道上的單圈速度比以前快了 8.7 秒,現在為 7 分 16.9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