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倖存者偏差與M4雪曼坦克

倖存者偏差還有一個有名的例子。

1940年,德軍勢如破竹,開著戰車如同閃電一般劃破了法國防線,佔領了歐洲,只剩英國隔著海峽苦戰。


美國相當緊張,全國只有不到500台輕型戰車,萬一打起來只能幫德軍抓癢癢。


於是美軍趕緊生產全新戰車:M4雪曼。



M4雪曼戰車由M3李戰車修改而來,臨危授命,從1942年開始投入戰場,本以為可以讓美軍弟兄愛不釋手⋯⋯

沒想到惡評如潮!😐

高層傻眼,趕快改良設計,一直改一直改,越改負評越多!尤其是防禦力更是被打滿一星負評,大家都抱怨雪曼一中彈就會整台燒起來!


直到戰爭尾聲,專家們檢視數據才發現其實M4雪曼防禦根本沒有問題嘛!


甚至可以說剛好反過來!


因為它逃生設計非常優秀,到處都有逃生艙門,後期的型號更是採用了很厲害的底部濕式彈藥槽,所以中彈也不容易馬上爆炸,讓戰車組員可以在短短幾秒就跑光光,甚至還能邊跑邊把門拆下來當盾牌。




正是因為雪曼戰車提供了超高生存率,戰車兵才有機會活著回來打負評。(其它戰車都車毀人亡,沒有機會抱怨。)


根據研究,二戰期間,M4的戰車兵死亡率不到3%,存活率是一般步槍兵的6倍,也是俄軍T-34坦克戰車兵的6倍。而且這個數據還有超過一半死傷不是在戰車裡面造成的(例如行進中把頭探出來被攻擊、或是停止時成員離開戰車被突擊)


而且雪曼總共生產了快50000輛,快跟整個二戰期間的德軍裝甲車數量差不多了,人這麼多,能給的評價也多。


也就是說:


別人戰車中彈→爆炸→人沒了。


M4雪曼中彈→燒起來→快逃!→換新車繼續開→又中彈→又燒起來→快逃!→重複n次直到戰爭結束→戰車兵活著回家,用餘生40年來講脆皮燒烤雪曼的故事。


這就是發生在雪曼坦克身上的「倖存者偏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講故事,有時候是歷史、有時候是神話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