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硐礦工文史館的最後一次導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來就有看到關於新北猴硐礦工文史館,因為房東不續租的緣故,要停止導覽。

但後來忙於工作就沒有後續follow,後來因為看到Youtuber孫女介紹的免費團,意外看到相關資訊,所以就趕在6/29熄燈前,預約隨團導覽。

本來想說只是簡單的導覽,與館方連繫填寫google表單後,才得知居然有提供便當!!

依據約定時間在猴硐火車站一樓集合,後續當場也很多人報名,工作人員直呼,很多人可能坐不下,在拿到簡介導覽說明後,才發現這導覽基本上繞了一圈猴硐。

之前就因為要舉辦出遊到處蒐羅地點,所以也有大概知道礦工的相關資訊,本來也有考慮將這裡入選。

一開始沒有到這個導覽抱有太高的期待,只是想在最後多認識這個礦工歷史文化。

但是從猴硐火車站開始到導覽就很有意思,每個工作人員就代表這礦工歷史。

我們從願景館開始,放著很大的一座模型,之前來過就是看兩眼就走了,透過導覽人員的介紹才知道這就是整煤廠,原來整煤場這麼的重要。

後來整煤廠在2022年被政府修復成為博物館,

但對於這些看過真實整煤場的礦工們來說,修復的力度不足,甚至改變了很多原始的樣貌,沒有把一些檜木梁柱保留,目前生鏽毀損的機具,原生產的公司,只要政府提供資金,願意將其修復到可正常使用,但最後政府只簡單將其框起來,依舊會風吹日曬,漸漸生鏽毀損。

非常可以理解這些礦工耆老面對政府目前的作為的失望,因為要好好把這些古蹟盡最大可能保存還原,要花費不單單是金錢,甚至是找到對的人,好好地蒐集資料,比照對照,光是想像就知道很花時間跟精力。時間有限,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自然不可能做到,只是這中間怎麼取捨,是否有用心,那怕是找出哪個才是修復的重點,感覺從政府跟礦工耆老們目前的狀況來說落差頗大。

簡單說明礦工耆老們指出的錯誤

  1. 煤礦→的台語音譯跟坑的說明差異。

2.煤礦工人裝備缺漏

a.帽子錯誤→礦工耆老們願意提供正確,但政府不接受。

b. 救命裝備放置在醫護人員位置,但它其實是煤礦工人必備,已跟政府反映但尚未更正。

c.煤礦工人使用的皮帶款式錯誤→礦工耆老們願意提供正確,但政府不接受。

d.火牌樣式錯誤→礦工耆老們願意提供正確,但政府不接受。

c.炭牌樣式錯誤→礦工耆老們願意提供正確,但政府不接受。


幾個重點紀錄:

1.女礦工在整煤廠擔任重要任務

2.全台第一座木作電梯,(但裡面是金屬(忘了是不銹鋼還是鐵))→但檜木被拆光光→沒被保留下來,從礦工耆老們提供的照片,經過時光歲月,其實四大柱子是有存活下來,但整修被拆除,不知去向。

3.全台最大煤礦,唯一有汙水處理廠的整煤場。

4.重要器具依舊沒有好好保存。

5.沒有修復吊橋,以前人都是使用吊橋來往交通。

6.復興坑是目前保存最完善的礦區,雖然裡頭的器具都被變賣光光,但是建築物大多有被保留下來,復興坑的所在位置,如果沒有導覽,大概大家也不敢走進去。

7.對板南線及雪隧的貢獻

8.礦工耆老們大多因為吸入大量粉塵得矽肺症,老了依靠氧氣過活,甚至會因為吸不到氣痛苦到去自殺。

9.弱勢,但比漁民跟農民沒有得到應有得保障與社會福利

10.全世界唯一這麼艱辛的挖礦方式跟環境(尚未驗證)

11.以瑞三本坑來說,好像可以通到十分瀑布,跟一個甚麼五分寮之類的地方,超級超級遠

但其實有作一些導覽說明,但是整體規劃沒有起來,覺得很可惜。

礦工耆老們提到自己之前工作下到採礦區就是要換四次車,對我們來說不知道為什麼要換四次車,但礦工耆老們可以馬上繪聲繪影地說,因為先下800公尺,再橫向,是之字形挖,雖然對小白來說還是很抽象,但生動的描述,還是會努力想像。


但或許就是因為猴硐礦工文史館是這些僅存的礦工們,想要在最後,憑著自己的能力讓更多人認識礦工的歷史文化,當聽這些活歷史在講述的時候,就是特別有感,他們很努力蒐集到照片,帶著你站在就是這張照片拍照的點,對照著,真的感受很不同,真的是時代變遷,改變很大。

也正是因為那些器具跟物品都是他們的曾經,他們的生活,在講述起來就是特別生動。

目前因為跟房東的不對盤,所以沒獲得支持,改由政府接手。

對於礦工耆老們來說,很擔心,會變成蚊子館。

以我來說,我覺得會,因為接手的人並不會像礦工耆老們一樣,有理念有理想,真心推廣,我覺得力度跟感染力會差非常多。

覺得將這部分沒發展觀光很可惜,本來有說曾經規劃,可以作礦車到十分再結合纜車。可惜未實現。

像冰島就有底下火山探險,收費超貴,若能類似發展,也很不錯。



一些相關報導

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97615

https://e-info.org.tw/node/237660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5601

avatar-img
3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eep G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費清冠一號的過程
通訊行購機開箱不好的體驗
記帳士登錄流程辦理紀錄
手機維修換機心得記錄
為了一台老舊常卡紙的影印機開始 給這次事件留個紀錄 第一次見到這台影印機的印象很差,它從一來就跟我印象中,租來的影印機差很多,我在想可能是錢的關係吧,也就沒多說甚麼。 因為我是最常用影印機的人,我記得他一開始是有掃描功能的,但安裝後沒多久,就莫名不能使用了,跟負責與租賃聯繫的人報修,也就不了了之。
人生不是建立在守規矩上面,規矩又不是天上定下來的,規矩就是人自己訂的,然後只要是人自己訂的規矩,就是有它的侷限,你以守規矩為目標去活,我覺得活不出一個味道來的。 蔡康永
自費清冠一號的過程
通訊行購機開箱不好的體驗
記帳士登錄流程辦理紀錄
手機維修換機心得記錄
為了一台老舊常卡紙的影印機開始 給這次事件留個紀錄 第一次見到這台影印機的印象很差,它從一來就跟我印象中,租來的影印機差很多,我在想可能是錢的關係吧,也就沒多說甚麼。 因為我是最常用影印機的人,我記得他一開始是有掃描功能的,但安裝後沒多久,就莫名不能使用了,跟負責與租賃聯繫的人報修,也就不了了之。
人生不是建立在守規矩上面,規矩又不是天上定下來的,規矩就是人自己訂的,然後只要是人自己訂的規矩,就是有它的侷限,你以守規矩為目標去活,我覺得活不出一個味道來的。 蔡康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談到和煤礦產業相關的觀光景點,多數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應該是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區域或是猴硐區域,沒有人會想到新北市樹林區的山佳區域也有煤礦遺址。這次小編參加新北市政府環保局主辦的山佳區域煤礦之旅、在山佳區域當地人煤礦工二代陳國隆老師帶領下、進行山區域聚落的煤礦歷史探索之旅。 山佳後車站聚落相關資訊::
Thumbnail
夢想之一是來個世界博物館參訪之旅,第一步就 先從國內開始吧!(還有我的二井博物館…) - 因為貼文是有影片的,有興趣的可以至IG查看完整內容! IG連結在此:參訪日:科工館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意外造訪新竹的旅程,包括公園、玻璃工藝博物館、昆蟲館、鐵道藝術村、將軍村、東門市場、城隍廟夜市、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等景點。作者分享了在景點中的所見所聞,提出了這次旅程的感想。
Thumbnail
——礦工文史館.採礦日常.火牌仔 幾位平均年齡近80 歲的老礦工,在2019 年拿出自己的每月老人年金,創立了「猴硐礦工文史館」,除了靜態展示,每週更免費替遊客進行「礦工生活記憶漫遊」導覽。長達3 小時的走讀路線,不僅是對猴硐在地過去礦業輝煌時期的回顧,更是一份對後代的承諾。如今文史館因租約到期,
Thumbnail
猴硐位於新北市瑞芳區,昔日以煤礦生產聞名。「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原為瑞三礦業選煤廠,昔日選煤廠轉型為保存煤礦產業歷史的場所,讓遊客能深入了解台灣早期礦工的生活與歷史。導覽員向我們介紹早期礦工的故事,如女礦工禁令、矽肺病情況等。看完煤礦歷史,我們來到猴硐貓村看看可愛的貓咪療癒心情。
Thumbnail
「人生,總是要有一個物件、一個聲音、還是一個氣味給我們點醒,才會想起自己真正經過那些日子」,也是礦工之子的吳念真導演說過這句話。而一個地方不也是要留一些東西,才會讓人記得那些過去。 昨天台語團坐火車來猴硐(Kâu-tōng-á),我們不看貓,出車站往南步行八百公尺,要去探詢一處台灣的文史國寶。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2022年和老爸去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時二館沒有開放! 這次和儒儒重遊二館有開放! 所以就進去二館拍了一些照片! 鐵道迷的我好開心! 儒儒不是鐵道迷但是也覺得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很好拍!
Thumbnail
千萬要看到最後,有幕後花絮喔~ 今天,我踏上了前往猴洞貓村的旅程,這是一個位於郊外的小村莊,以其眾多的貓群聞名。據說,這裡的貓們是村民的驕傲,也是遊客們的寵物。
Thumbnail
意外被編輯嚴選,所以改免費公開。 住家附近的輕軌站終於開放使用,趁著休假去晃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談到和煤礦產業相關的觀光景點,多數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應該是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區域或是猴硐區域,沒有人會想到新北市樹林區的山佳區域也有煤礦遺址。這次小編參加新北市政府環保局主辦的山佳區域煤礦之旅、在山佳區域當地人煤礦工二代陳國隆老師帶領下、進行山區域聚落的煤礦歷史探索之旅。 山佳後車站聚落相關資訊::
Thumbnail
夢想之一是來個世界博物館參訪之旅,第一步就 先從國內開始吧!(還有我的二井博物館…) - 因為貼文是有影片的,有興趣的可以至IG查看完整內容! IG連結在此:參訪日:科工館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意外造訪新竹的旅程,包括公園、玻璃工藝博物館、昆蟲館、鐵道藝術村、將軍村、東門市場、城隍廟夜市、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等景點。作者分享了在景點中的所見所聞,提出了這次旅程的感想。
Thumbnail
——礦工文史館.採礦日常.火牌仔 幾位平均年齡近80 歲的老礦工,在2019 年拿出自己的每月老人年金,創立了「猴硐礦工文史館」,除了靜態展示,每週更免費替遊客進行「礦工生活記憶漫遊」導覽。長達3 小時的走讀路線,不僅是對猴硐在地過去礦業輝煌時期的回顧,更是一份對後代的承諾。如今文史館因租約到期,
Thumbnail
猴硐位於新北市瑞芳區,昔日以煤礦生產聞名。「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原為瑞三礦業選煤廠,昔日選煤廠轉型為保存煤礦產業歷史的場所,讓遊客能深入了解台灣早期礦工的生活與歷史。導覽員向我們介紹早期礦工的故事,如女礦工禁令、矽肺病情況等。看完煤礦歷史,我們來到猴硐貓村看看可愛的貓咪療癒心情。
Thumbnail
「人生,總是要有一個物件、一個聲音、還是一個氣味給我們點醒,才會想起自己真正經過那些日子」,也是礦工之子的吳念真導演說過這句話。而一個地方不也是要留一些東西,才會讓人記得那些過去。 昨天台語團坐火車來猴硐(Kâu-tōng-á),我們不看貓,出車站往南步行八百公尺,要去探詢一處台灣的文史國寶。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2022年和老爸去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時二館沒有開放! 這次和儒儒重遊二館有開放! 所以就進去二館拍了一些照片! 鐵道迷的我好開心! 儒儒不是鐵道迷但是也覺得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很好拍!
Thumbnail
千萬要看到最後,有幕後花絮喔~ 今天,我踏上了前往猴洞貓村的旅程,這是一個位於郊外的小村莊,以其眾多的貓群聞名。據說,這裡的貓們是村民的驕傲,也是遊客們的寵物。
Thumbnail
意外被編輯嚴選,所以改免費公開。 住家附近的輕軌站終於開放使用,趁著休假去晃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