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管別人家務事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由於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過世後,跟親戚的來往就減少了很多。
在最近一次的聚會中,意外得知了自己的親戚限制了自己的小朋友頭髮的長度。以及2023年的10天連假,基本上不會離開自己居住地的區域。
我當下覺得非常不可思議,雖然我理智上非常清楚最好不要管別人的家務事,但我還是覺得這整件事對我來說很不合理,我還是在親戚群組裡對親戚表達我覺得親戚的限制太多,我希望他不要成為我們小時候討厭的大人。
老實說對於要不要發出去這句話我內心很掙扎,發出去之後也很掙扎。
因為不想當鍵盤俠,也知道我什麼事情都不知道真的最好不要發表太多的意見,
畢竟了不起一年見個不超過4小時的面,實在不怎麼了解他們家,但我還是無法接受這樣的行為,我嘗試釐清是什麼讓我對被限制這麼的care,好像也解釋不出來,後來親戚甚至用威脅的口吻說要退群來指責我,用夜驚跟照顧小朋友已將生活填滿,不願意花時間在頭髮上,跟只想要規律的作息人生來回覆。
說我沒有結過婚沒有小孩,無法理解當爸媽愛護小孩的心。
我覺得他的回覆看似合理,但我還是不認同,我自己歸咎原因在於我的朋友們,沒有這樣去限制他們的小孩,所以我可能無法對親戚的行為產生共情。
後續抱持求知的心態問了較熟識的朋友,基本上對於親戚的行為他們沒有不認同,也解釋了夜驚對於父母的可怕性,因為我朋友的小孩也是有夜驚的行為,我才大驚,但之前完全沒聽朋友說過,討論到最後的結果是,照表操課最簡單,改變就會要承擔相對應的後果,只是看父母願不願意去承擔。
簡單來說,親戚就是選擇了一條對自己來說最好的方式,這也沒有錯,當父母的優先照顧好自己也很重要,還是選擇問題。
過了幾天沉澱後
我才想起親戚在對待小朋友的事情上,永遠都是我沒時間,但前陣子還想揪我一起訂閱Netflix,因為我評估我基本上沒有很固定去追影集,所以拒絕了。那所謂的沒時間呢?
剛好又看到蔡康永上七七老大的影片 ,裡面的話(12:14~14:26),才讓我醒悟。
人生不是建立在守規矩上面,規矩又不是天上定下來的,規矩就是人自己訂的,然後只要是人自己訂的規矩,就是有它的侷限,你以守規矩為目標去活,我覺得活不出一個味道來的。 蔡康永
我這才懂,我想幫小朋友爭取他們可以擁有的權利跟自由。我也才懂,為什麼歐美對於小朋友是很看重的,因為他們就是這麼的弱勢,很難為自己爭取什麼,遇到什麼樣的父母,人生就是怎麼過。
但老實說,我也只是個不負責任的第三者,批評了,我不是他父母,也沒有辦法去幫忙承受改變後的結果。其實好像就是我自己心理舒坦了,自以為會有什麼改變,雖然我真心希望能有什麼改變,但其實也改變不了什麼?但不會改變什麼就什麼都不去做嗎?對於這個問題也沒有什麼樣的答案。
總之我當了一個很不負責任的第三者,去批評別人的家務事,我事後再想,當天也不是只有一個家庭,他們的小孩的年紀也都相近,為什麼我就沒有想要去批評其他人,我想還是我親戚的行為踩到我最care的點。
我也有發現我自己在遇到跟小朋友相關的事情上,我會想多站在小朋友的角度去思考,雖然我已經老了,都要很努力回想那個小時候的我是什麼想法。但對別人來說,沒照顧到小朋友這樣的心情應該還好吧?
我想我的親戚在回覆我的時候這麼憤怒,雖然也不了解他這個人,總覺得他自己應該對於自己的這個行為也是沒有很肯定這是合適的行為吧。
總之,管別人家務事,我自己的心理壓力也是承擔很大,知道自己很直又容易說錯話的性格,但我還是在理智跟心理拉扯中,做出了選擇,因為我希望自己不要成為自己小時候討厭的大人,雖然很難,我希望我親戚也是。
就像現在跟我朋友的小孩們裝熟,都要問著我以前小時候常被阿姨叔叔們問的問題,幾歲了,念哪裡啊,喜歡做什麼啊?
我小時候覺得他們很煩很無聊,等輪到我成為大人了,我才懂,不然也不知道要跟你聊什麼。
大概就跟高中歷史老師常說的一句話: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引用自黑格爾
人生就是不斷的重複循環吧
希望下次的我,可以不要那麼衝動了,不然又會打擾我自己的生活好多天喔~
但離了解自己又更進一步了
avatar-img
3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eep G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疫情尾端確診中獎紀錄,也想知道漸漸不被重視的疫情關懷服務,政府會做得如何呢?真的是沒有比較沒有傷害阿~~~
Discord帳號被禁跟救回的過程
Padlet
疫情尾端確診中獎紀錄,也想知道漸漸不被重視的疫情關懷服務,政府會做得如何呢?真的是沒有比較沒有傷害阿~~~
Discord帳號被禁跟救回的過程
Padlet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文章探討《穿著 Prada 的惡魔》女角色面對「選擇」時的心理,以及背後看不見的代價。從電影情節「我別無選擇」談起,以覺察的角度解析了選擇對生活的影響。文章指出,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回應並承擔起自己選擇的結果。以中性的方式分享觀點,只期望帶給需要的讀者一點靈感。。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議題。 長輩們的掌控欲、威權和觀念,往往會被他們視為傳承的必要,或者用更好的說法來說,是灌輸的必要。 我們時常聽到,原生家庭的觀念會影響或導致孩子的行為和思維模式,彷彿是一種「複製與貼上」。 我自己也不例外。 從小,我就是家族中的異類。父母常常認為我頭腦有問題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妹妹在我回家後的第一天都在生氣中。 過往要是我出遠門,一回到家就會聽到她嘩啦啦地一直唸,多半就是問我都跑去那裡了,總算回來了這一類的。 這次看來是出門太久,大小姐極度不爽的跟我冷戰了整整一天。 回來當天晚上也不願意跟我一起睡覺,自己一個人賭氣的跑去睡窗台。 所以隔天早上一起床,太太
Thumbnail
1月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告別與回憶的書,映照出生命中不同的告別場景,讓讀者或許能從中找到共鳴。思考自己曾經歷的告別,並在回憶中找到力量。 邀請您在新年初,在每一次的呼吸之間,放下一些沉重,透過閱讀,而後更好的理解自己,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來去得失。
Thumbnail
我受現代教育遺毒太深了!當別人請教我問題時,我總是會先從前因後果幫對方分析、為對方講述該去思考的問題點,希望循循善誘、教導對方釣魚技術,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能獨立解決問題的人~WTF!這完全是錯的!
Thumbnail
最近離別的氣氛特別濃厚,從鳥山明到TARAKO的離世,彷彿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結束,社群上一度哀傷的情緒,而我共感人的天線也被打開。因此隨筆記錄一些所思所想,也以此紀念我生命中的,一些結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文章探討《穿著 Prada 的惡魔》女角色面對「選擇」時的心理,以及背後看不見的代價。從電影情節「我別無選擇」談起,以覺察的角度解析了選擇對生活的影響。文章指出,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回應並承擔起自己選擇的結果。以中性的方式分享觀點,只期望帶給需要的讀者一點靈感。。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議題。 長輩們的掌控欲、威權和觀念,往往會被他們視為傳承的必要,或者用更好的說法來說,是灌輸的必要。 我們時常聽到,原生家庭的觀念會影響或導致孩子的行為和思維模式,彷彿是一種「複製與貼上」。 我自己也不例外。 從小,我就是家族中的異類。父母常常認為我頭腦有問題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妹妹在我回家後的第一天都在生氣中。 過往要是我出遠門,一回到家就會聽到她嘩啦啦地一直唸,多半就是問我都跑去那裡了,總算回來了這一類的。 這次看來是出門太久,大小姐極度不爽的跟我冷戰了整整一天。 回來當天晚上也不願意跟我一起睡覺,自己一個人賭氣的跑去睡窗台。 所以隔天早上一起床,太太
Thumbnail
1月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告別與回憶的書,映照出生命中不同的告別場景,讓讀者或許能從中找到共鳴。思考自己曾經歷的告別,並在回憶中找到力量。 邀請您在新年初,在每一次的呼吸之間,放下一些沉重,透過閱讀,而後更好的理解自己,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來去得失。
Thumbnail
我受現代教育遺毒太深了!當別人請教我問題時,我總是會先從前因後果幫對方分析、為對方講述該去思考的問題點,希望循循善誘、教導對方釣魚技術,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能獨立解決問題的人~WTF!這完全是錯的!
Thumbnail
最近離別的氣氛特別濃厚,從鳥山明到TARAKO的離世,彷彿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結束,社群上一度哀傷的情緒,而我共感人的天線也被打開。因此隨筆記錄一些所思所想,也以此紀念我生命中的,一些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