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3|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097|博士生應該如何平衡研究的簡單和複雜?

2024年6月25日,


來自Boston我指導的學生Thomas拜訪UCLA,


在公車上問了我如何看Paper與做研究的建議。


當時Thomas問了我,


是從簡單到複雜的研究比較好,


還是複雜到簡單的研究比較好。


我當時的答案是:兩者其實都需要。


為什麼說簡單到複雜也要,複雜到簡單也要呢?


其實,更精確的答案應該是:


研究的問題描述要簡化,從複雜到簡單比較好;


而研究的解決方案要深化,從簡單到有意義的複雜會比較好。


然而,剛開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常常是相反的:


研究的問題從簡單變成複雜,偏離現實狀況;


研究的解法卻從複雜變簡單,得到文獻裡早有的答案。


我常分享的一個例子,


就是有數學系背景的統計博士生,


因為自己有一套抽象工具,


就很容易做出數學上對,但實務上意義不大的研究。


這就像是A研究社群研究香蕉,


B研究社群研究皮卡丘,


然後這些“應用數學家”提出了一個“嶄新的理論框架”,


搞了一個關於“黃色”的理論,長篇大論。


研究香蕉的人,沒從這個黃色的理論得到幫助。


研究皮卡丘的人,也不關心這個黃色理論。


於是這些偏離世界的理論,


就逐漸變成一群人自己的奇幻劍術。


傳統的數理統計,就是這樣死掉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