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6/22 日記 時間與創造

你覺得世界的源頭是什麼?

有人說是情緒,它的確是在這裡獨特的體驗。但之於我自己有意義的解釋是時間。地球上濃厚的物質量,好重好重,沈重的引力拉出了時間,我被迫慢下來,我無法全知且瞬間,我有時候都覺得世界真的太慢了。這是所有事物呈現其自身的肇因。


你覺得你在此的目的是什麼?

我覺得世界上好多東西發展型態都不同,只是有好多相似,理解的時候都是抽離符號後的一個3D diagram的形狀。那個相似是你作為主體性在不同體系的串連,呈現的樣子不一樣,但是都是同一件事情。有時候都太抽離了,想事情很快很快,但是在這個世界常常行不通,我無法適應這個世界上的語言、熟悉我正在使用的身體。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學會這裡的東西,有時候過猶不及把自己讓出去,有時候很遲緩要在同一件事情邏輯的不同面向反覆學會這個概念。

我常常因此會問,為何是這樣寫,那樣做?不可變動性是什麼?如果設計一個東西,有百百種設計方法,為何可以選出這條你覺得最貼切的路?我和事物發生了什麼關係?什麼又因此建構了我自身?什麼東西它可以呈現我、代表我?「變成」我的認知,而非訴說我的認知。這就是真切的差異,非已知的重複,而是靈感的重複。

每次的創造中都找到了新的看法,這即是「創造」。為何當我做畢業設計時這件事情重要,因為它創造了還是未知的我,我成為了一種未來的未知,「創造」的感受與行為,只在地球上才會發生。能有這樣的行為,因為源頭即有時空,時間創造我。


創造是什麼?

在地球上不能只是空想,行動與實踐很重要,當思考時一切都會非常合理,就像你有時候很不開心憑什麼輪迴,輪迴中有被上級決定自己今生的命運,有遺忘一切設定的這個我,憑什麼我的命運要被一個不知疾苦的上級決定,但事情應該反過來想,只有這裡才作為與地球接觸的最前端,這裡才有上級也未知的「意外」,例如愚蠢的人類照著自己的情緒走導致偏離那種自以為全觀規劃好的人生歷程變成走味的咖啡(所以人的覺知有多重要),如果把意外的被動性轉換為主動,即是「創造」,你是與這個地球協作、合作,不要站在全觀的至高點,讓地球上的東西成為為我所用的材料,而是和事物的內涵產生關聯,而且需觀察其特點,使物自身能夠自生成,昇華事物本身。

這是一個非常基本的事情,雖然早就知道了但還是不停的從不同思考路徑回看這個點。我無法所思我所不知的事情,在這裏我沒有以前的全觀能力,如果我繼續用習慣的方式,在這裏所做的東西,並不會感動到自己,並不會覺得我有什麼不一樣了。我在想做創作很投入的人,都很聰明的早就讓身體先行,一直動態的在那個狀態裡,但我只能提醒自己,我需要和事物一起共創彼此的未知,我跟事物才會共同成長。然後這也會是時間對我來說有意義的作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