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1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帶給你這種體驗的人,就是心理學意義上的「貴人」了



分享兩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

 

我之前待業過半年,頭三個月還好,就當休息,第三個月之後精神狀態急轉直下,每天為 hr 已讀不回而崩潰抑鬱,除了倒垃圾幾乎不出門。

 

朋友聽說後,硬是邀請我去她家吃飯擼貓,那天我們一邊吃,一邊分享應聘遇到的糟心事,回家時已是淩晨,但不知怎的,好像又有了力氣,覺得找工作這事,明天醒了我還能再試試。

 

後來又有一次,也是低谷期,很長時間都沒體驗過任何成就感,就有朋友拉著我去徒步。那是我人生第一個徒步路線,12km,爬升七百米,如果不是朋友陪著我,我都不知道自己還有這能耐,也無從得知深山裡會有怎樣的美麗。

 

當時的我只是單純覺得自己幸運,要熄滅的柴火因為一個火星重新點燃了。可能她們就是我命中註定的貴人。   直到最近被同事科普了一下社交對心理的重要性,我才突然意識到這兩件事背後,其實是同樣的原理在支撐著我。


但與此同時,我又很困惑:   外部力量能有這麼大的作用?不是都說要發展內驅力,要做本自具足的人嗎? 「我不是一個人」 這比什麼都重要   真相就是:一個人的活力,並不一定要純靠自己去驅動,外部事物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早在 1965 年就有心理學研究發現:當個體知道有他人在一旁時,行為和表現會發生變化。  


咱就說爬山這個例子吧,一個人爬,說放棄也就放棄了,累到不行的時候八成在心裡嘀咕「證明給誰看啊?何必呢」。但看到旁人吭哧吭哧往前走,你咬咬牙也就跟上了。   ——這是一種極其美妙但又奢侈的心理體驗,與攀比無關,它是心理效能在關係中的放大增強,幫助我們實現了原本無法獨立完成的事情。我們當下所常說的氛圍感、搭子、情緒價值......本質上都在說類似的事。  


《葬送的芙莉蓮》中,精靈芙莉蓮擁有近乎無窮的壽命卻「遺世而獨立」。後來在人類同伴的帶動下,收穫了很多一個人無法擁有的體驗。是同伴,將她從孤立的世界裡拽了出來,和更廣袤的世界相遇,擁有了無數愛和回憶。  


而且這種心理增強,和對方具體說了什麼話、是什麼樣的人關係不大,它靠的是:在場(presence)


在場,不一定非得有直接的交流、明顯的互動。僅僅是主觀地感覺到「我不是一個人」,就已經可以被安撫、支援了,即,實體層面不在也能運作[3]。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聽到母親的聲音或知道母親在隔壁房間,孩子也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安全感,滿足情感需要。

 

在場,也不一定非得是以人作為載體,氛圍、物件......以象徵性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就像《燃燒女子的肖像》裡,那個永恆的第 28 頁,代表著不曾斷裂、始終守護的愛。

 




不止安全感

我們也確實借到了力

 


不要小瞧在場。你以為它是附加題、加分項,但很多人可是靠它上大分的。


就拿減肥這件事來說,之前FeelBetter感覺好多了講過一個體重管理團體實驗,他們發現,好的社交環境確實比個人努力還有效!

 

一個人如果能找對搭子,ta 就有更大的機會感受到自己的控制力,並且在一些想脫軌的時刻,自發覺得「我需要屬於這個群體」,起到一個自我約束的作用,從而容易自律。


究其根本是因為:人最大的屬性就是社會性。


許多關於自身的重要體驗,都需要他人的參與、放在關係性的體驗中去確認,並在關係裡增強。這種外在事物帶來的驅力,就像一個大齒輪。而我們自身,就是緊緊相連的一個小齒輪。大齒輪只要轉一點點,小齒輪就能轉一大圈。

 

有人可能會因此懷疑自己,為什麼就非得有一個外力推一下、按下開關,我才能完成這個啟動?總要有人陪才能做好一些事情,會不會讓我越來越依賴呢?

 

有這個想法,其實是低估了自己身上本就存在的潛力。

 

點亮一個燈泡,需要的不僅僅是通電(輸入外部支援),還需要這個燈泡本身有照明的能力(你的心理效能)。當我們通過外界互動獲得了支持、認同、陪伴,就如同電力湧入電路通了電,就能發光了,但不能因此就忽略了你內裡的那根燈絲啊💡


回到最開頭待業低谷期的故事,那位喊我吃飯的朋友之所以找上我,是因為我有天深夜 emo 了一下,發了個部分可見的動態。我遮罩了父母、前同事,以及所有我覺得過得還不錯的同輩,想著睡醒了再刪,好巧不巧被她逮到了。


後來我和心理咨商師聊了這段經歷,在對話中,我逐漸意識到:


能有人拉我一把,首先需要我發出求救的信號,其實是為了被看見。

 

很多看上去彆扭的行為,背後是一個人想要在安全範圍內隱秘地求助。那個深夜 emo 裡其實包含了一個人足夠強烈的自救的意願。而我的意願,很幸運地被朋友識別並回饋了回來。好似一個聲音在回音壁裡反彈過,以至於你自己無法再忽略這個聲音,必須去做點什麼。

 

心理咨商師看來,這其實是一種很健康、有力的心理體驗。表面上看是依賴,但它能把你從低活力的狀態裡拽出去,甚至拓展了你的經歷,那它就是好的。不需要擔心自己是否在依賴它。

 



願意開放自己、接受幫助

也是一種能力

 


一個人脆弱、搖擺的時候,無論內心有多麼想要相信自己,那部分聲音也是不夠大的,此時,如果能有一個外部力量去承認它,複述它,那麼那個聲音就能在你心理紮根,成為你日後可倚靠的信念。


像這樣的體驗,心理學也稱之為自體客體體驗(selfobject experience),由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提出。它是指個體通過他人的情感支持、認同和共同活動,獲得心理上的安慰、力量和自我整合,從而維持和增強自我功能的過程[2]

 

那些在我們生活中起到支持作用的人、事、物,或者世俗意義上的「貴人」,實際上正是充當了我們的自體客體。

 

這種共鳴性的情感經驗,對於維持我們的自尊自信,成長為有能力的個體是必不可少的。這可能也是為何民間智慧說:「人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一個人,願意開放自己的邊界,讓另一個力量帶動自己,發揮出自己的效能,這本就是我們自身力量的一種體現。

 

在自大和自尊之間,選擇了自我成長,怎麼就不算是憑自己本事了呢?


至於那些有意、無意撬動過我們齒輪的外人,確確實實是我們的「貴人」。


無論是自己找的搭子,還是原本就有的親友,又或者是意外來的陌生人,你們所帶來的關係體驗,最終會內化成我們自己的力量,是你們的存在,使我們長出了更豐富、深刻、有力的自己。或許你們永遠都不會意識到,你們身上的美好,也逐漸成為了我的一部分,那是我們能獲得的最美好的祝福。

 

聽我說:謝謝你。



 

今日互動

 

你遇到過這樣的人/經歷嗎?

來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吧

 

記得轉發本文給你的貴人,

說聲謝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