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被愛著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有一個認識很久的男性朋友,可以稱得上是發小的程度。我這個發小的性格呢,從小到大從老師、家長那裡得到過最多的評價就是,渾身都是刺。

 

但是這兩年他戀愛以後似乎就變了一個人,就像愛情小說裡管家會講的,“好久沒看到少爺這樣笑過了”。

 

倒不是說他立刻就變成了一個讓人如沐春風的人,而是他女朋友在場的時候,他確實更愛笑了;講話也不再咄咄逼人,好像以前的戾氣都被好好地收起來了。

 

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人感覺到被愛,就好像刀找到了刀鞘。”

 

後來我反復琢磨他這句話和他最近的變化,突然明白過來。這種“被愛”的感覺,不就是被容納的感覺嗎?




容納與被容納

人與人之間最治癒的體驗

 


其實有很多情緒不穩定、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人,本質上是沒有學會如何忍受和消化這些情緒。


在孩童時期,有一種狀態叫做“tantrum”,一種不受控制的憤怒和沮喪的爆發,說得通俗一點,大概是“撒潑”。

 

當小孩子感受到不舒服時(傷心、壓力、受挫、委屈、焦慮等等),他們沒有能力把自己的感受言語化,也不知道如何靠自己去消化,所以他們就把自己無法承受的負面感受發洩出來,並且無法控制自己的這種發洩行為。

 

而如果這個時候,父母能夠替孩子理解到自己的感受是什麼,接納孩子的情緒爆發,並且幫 ta 把自己無法表達的情緒表達出來,孩子慢慢地就能夠習得識別自己內在感受的能力。

 

實際上,“tantrum”這種現象也會出現在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身上。只要一個人還沒有學會承受和消化自己內在的負面感受,就還是有可能把負面感受表現為不可自控的情緒爆發。

 

青少年可能把不被父母關心的失落表現為學校裡的問題行為。成年人也可能把壓力下的焦慮表達為對身邊親人的遷怒和無端指責。

 

但這個問題,卻很難被“講道理”解決。相反它要通過兩件事解決:

 

1. 消化掉那些在記憶中沒有被承認和消化的負面感受;

 

2. 提升忍受壓力/受挫感的能力,學會識別、忍受和消化自己的負面感受。

 

而這兩件事,都可以通過“被容納”這個過程解決。

 


“容納-被容納”是一種動態關係。當我們將一些無法忍受或是無法處理的感受,比如難過沮喪、焦慮和恐懼等投射出去時,關係中的對方會充當我們的“情緒容器(container)”,來承接我們的感受。

 

這當然對做容器的一方有很高的要求。一個人只有情緒成熟度很高,才有餘力在處理自己的負面感受之外,還能出於愛,願意去“接住”別人的情緒,不去做出自己的反應、不去評價,而是保持一種共情性的“承接”。

 

在這個過程中,容器創造了一種情感鏡像驗證。而與此同時,容器也會將我們投射出的情緒溫和而有力地托住,還會幫我們消化和吸收掉這些情緒,再以我們可接受的、安全的方式傳遞給我們。

 

當我們感到恐懼時,對方會看到我們的恐慌情緒,會允許和認可,還會幫我們歸納和命名:

“你感受到恐慌是應該的,如果我是你,我也會有這種害怕的感覺”;


他們還會與我們一起經歷這種情緒:

“害怕也沒關係,我在呢。”


當一種感受可以被言語化的時候,它就可以被處理了,哪怕依然會讓我們很痛苦,卻不再是完全不可忍受的。

 

此時,我們的情緒和感受就被“穩穩地接住”了。同時,當容器二次處理了我們無法處理的情緒時,我們會發現直面這些情緒也並沒有那麼可怕。對方接住我們的力量會感染我們,進入我們體內。因此,我們對感受的忍耐力也增加了。

 

我們會在“被容納”中不斷驗證、識別和穩定自己的內在感受,最後,我們將逐漸學會怎麼和情緒相處,體驗挫折和容納情緒經驗的能力也會被提升。

 

這種相處模式早在母嬰時就會發生,就如同前文所說,幸運的孩子接觸到的第一個容納者就是 ta 的養育者[1]

 

但很多其他親密關係(朋友、伴侶)在相處中也會出現“容納-被容納”的狀態。我們長大後遇見的某一個人,依然有可能給我們這種神奇治癒的體驗。

 



容納是有邊界的

無邊界的過度容納反而有害

 



心理學家 Bion 指出,健康的容納必須有邊界。它包括以下兩種情況[2]


丨容器與被容納者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在容納的過程中,被容納者的情緒和想法被穩穩地接住了,從不安全的狀態中體會到了內在的平靜與安寧;而容器享受著關係中的親密與被需要,ta 的情感表達也變得更加細膩,內心也更加堅韌。這種相互促進的狀態毫無疑問是最理想的。

這種狀態的容納,並不意味著離開對方無法生存,而是親密的同時,維持著各自健康的空間和邊界。也許沒有一段容納關係可以時時刻刻處在這樣的狀態中,但有這樣良性的時刻存在是完全可能的。

 


丨容器與被容納者之間一方受益,而另一方未受影響


在這樣的狀態中,一方在關係中得到了治癒和成長,而另一方也維持著穩定,未受明顯影響。年齡/心理成熟度懸殊的兩個人,或者和心理治療師的專業關係中,這種單方面收益的關係更加常見,它也是健康的。

 

但心理學家 Bion 也指出,一旦容納失去了它的邊界,變得毫無底線,就會完全失去它的治癒力量,變成一種對雙方都有害的狀態。此時,容器與被容納者所產生的聯繫對彼此都有破壞作用。

 

比方說,渴望被容納的一方,完全否認自己對自己生命和情感的責任,寄希望于另一方完全替代自己解決自己的所有問題,認為對方為自己的情緒付出理所當然,甚至指責對方做的不夠。

 

而容器的容量是有限的,在長時間的情緒漩渦中,任何人都會沒有能力接住高強度的負面情緒,這種超負荷會讓ta將未被處理好的情緒能量再度投射回去。此時,惡性循環就發生了。

 

兩個人的情緒都會在這個迴圈中越來越差,就會變成關係中的混亂與不穩定因素,吵架、冷戰、矛盾等等也就因此發生。

 

因此,必須再次強調的是:

 

沒有人能做到、也沒有人有義務全然地對另一個人的情緒負責,即便是最親密的對象。

 

“容器”在關係中也不可能是時時刻刻的。如果是一段親密關係,則雙方至少在一定的時候交換角色,互為容器。




還沒遇到能容納自己的人?

我們也可以做自己的容器

 



不是所有人都有那麼幸運,遇到那個願意容納、也成功地容納了自己的人。


那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幸運,是不是就意味著沒有機會被治癒了呢?當然不是這樣,我們可以學著做自己的容器。


Step 1 : 設置一個與日常生活空間有區別的“容納空間”

衣櫃、家裡的某一張椅子,點上香薰,播放治癒的輕音樂——當你覺得自己被負面感受埋沒,快要決堤的時候,你就把自己切換到這個私密並且安全的容納空間裡來。把手機關掉一會兒。

在這裡沒有人會評價你,你是安全的。


Step 2 : 有一些自己排解內在壓力的小方法

在這個安全的空間裡,你可以先用一些具體的行為釋放一部分的壓力。比如說撕紙、摔打枕頭、玩破壞類的遊戲等。過高的壓力會讓我們沒有能力承接和理解情緒。

 

  Step 3 : 開始輸出內在感受 書寫、或者錄音,可能一開始你並不知道自己想說什麼,你只需要開始自由地、哪怕從幾個詞語開始,輸出自己的內在感受。


Step 4 : 命名自己的感受   流覽自己輸出的資訊,歸納它們,並告訴自己,你有權利有這樣的感受,你會陪伴你自己一起度過它。


Step 5:  安撫自己 撫摸柔軟的東西、泡澡、喝熱湯、做手工、擼貓等等,只要是能幫助你降低壓力感,舒緩你、讓你放鬆的事,都可以在歸納完自己的感受後去做。你會發現,其實你能夠調節過來。   


這個五步的過程,能夠幫我們自己提升梳理情緒、表達情緒的能力,更能夠提升我們面對自己內在負面感受的信心。很多人的問題是畏懼內在負面感受,導致不願意去直面,反而用各種有破壞性的行為去逃避它。 當我們變得更加沉著鎮靜的時候,我們也就能夠忍受和消化種種負面情緒和壓力體驗了。  


如果,你已經找到了你的容器,可以把這篇文章 轉發給 ta,如果你還沒有感覺到被容納,希望這篇文章也能幫助到你。  

 


今日互動

你已經遇到了自己容器了嗎?

被自己容納,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38會員
102內容數
#自我成長 #情感 #育兒 #焦慮 #抑鬱 #催眠 自己看不到全面,需要他人的協助。 亮亮帶你“關注自我和內心”,引領健康生活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飯糰@亮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我們在低落時,擁抱能夠迅速給予情緒充電。人們對擁抱的渴望是天生的,觸摸與擁抱對我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都有廣泛的好處。雖然現代人越來越習慣獨立生活,但擁抱標誌著信任、接納和真實的情感迸發。為了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讓我們從觸摸開始,找回人類之間的連接。
瞭解如何培養新習慣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精確行動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有關如何設定行為改變目標,以及行動設計學領域的建議。通過精確化行為、增加提醒、習慣疊加和清除卡點等步驟,讀者將學會如何以最佳方式培養新習慣。
鏡像行為是一種深層次的共鳴,有助於促進聯繫,避免衝突,以及加強親密關係。來瞭解你和他人之間是否存在鏡像關係,並讓鏡像行為在您的關係中發揮積極作用。
提到「陌生人」你下意識的反應是? 1、警惕提防,保持距離 2、沒啥感覺,默默飄過 3、喜歡跟陌生人嘮嗑 4、被陌生人的善意溫暖過 請投票!!!
直覺(Intuition),指的是一種不使用證據、實驗、有意識的推理,或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迅速出現的直接想法、感覺、信念或者偏好。這篇文章通過分析直覺的原理、研究結果等多個方面,深入探討了直覺與經驗、情緒的聯繫,並提出不過度使用直覺以及如何讓直覺成為決策利器等建議。
當我們在低落時,擁抱能夠迅速給予情緒充電。人們對擁抱的渴望是天生的,觸摸與擁抱對我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都有廣泛的好處。雖然現代人越來越習慣獨立生活,但擁抱標誌著信任、接納和真實的情感迸發。為了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讓我們從觸摸開始,找回人類之間的連接。
瞭解如何培養新習慣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精確行動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有關如何設定行為改變目標,以及行動設計學領域的建議。通過精確化行為、增加提醒、習慣疊加和清除卡點等步驟,讀者將學會如何以最佳方式培養新習慣。
鏡像行為是一種深層次的共鳴,有助於促進聯繫,避免衝突,以及加強親密關係。來瞭解你和他人之間是否存在鏡像關係,並讓鏡像行為在您的關係中發揮積極作用。
提到「陌生人」你下意識的反應是? 1、警惕提防,保持距離 2、沒啥感覺,默默飄過 3、喜歡跟陌生人嘮嗑 4、被陌生人的善意溫暖過 請投票!!!
直覺(Intuition),指的是一種不使用證據、實驗、有意識的推理,或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迅速出現的直接想法、感覺、信念或者偏好。這篇文章通過分析直覺的原理、研究結果等多個方面,深入探討了直覺與經驗、情緒的聯繫,並提出不過度使用直覺以及如何讓直覺成為決策利器等建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到底有哪個國家的官員一直強調自己想被併吞? 台灣的官員不承認自己的國家,為什麼還可以領台灣人民的納稅錢?
Thumbnail
生兒育女是人一生中的大事,每對父母都希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有些人生下來天生帶有先天上的病症或缺陷,有些人則是後天的,每當這種情況出現在父母眼前,內心百感交集,無法想通究竟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情形發生。 在觀念傳統的家庭中,可能會責怪母親,因為母親曾做過某些事,才會導致胎兒有所閃失
Thumbnail
本書作者張家齊為臨床心理師、倫敦政經學院管理學博士,他以自己的博士研究主題《心理失控感轉移》為主要概念而放進親密關係中做剖析,整理出六種常見的虐愛模式,分別為「自我犧牲型虐愛」、「全面控制型虐愛」、「恨意爆表型虐愛」、「零信任型虐愛」、「多重關係型虐愛」、「寄生型虐愛」。 作者想告訴我們一段感情之所
這些邏輯非常細微,但又超級重要,可惜頓悟、察覺到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我想寫出來提醒大家。
  在人生中,真正會被記在心裏的,永遠都是付出的多的那人。   在愛情中,心態富足就會無條件地付出,不存在付出更多而受傷的事。   分享兩個印象深刻小故事吧!(有點長喔!沒時間的人可以看結論就好。)   隔天,他跟她沒了結果,那女孩在早7看見我一陣痛罵,説恨我一輩子,當時不喜歡的人們嘴巴都笑裂了。
Thumbnail
女孩被性侵了不敢告訴別人,男孩在學校被脫褲子拍照也不敢告訴別人,就這樣子被威脅著然後持續被霸凌,類似的事件太多太多了。 有沒有想過?當我們不斷地看見被害人寧願持續地被傷害也不願意求助親友和社會時,這代表著什麼? 代表著:對這些被害人來說,這個社會比加害人恐怖太多了......
Thumbnail
  之前文章跟大家提到了NFT的应用和实物上的接轨,如果你能看懂了,那就不会迷茫跟风成为了发行方的接盘侠。按秦爷所说好像NFT并非能发展的一个领域。其实并非如此,元宇宙在不久来将走入NFT2.0时代。上两期有提到元宇宙属性就是权益的象征,要能真正体现出权益上的使用,唯有在虚拟世界里。
Thumbnail
當製藥公司輝瑞和合作伙伴 BioNTech 在2020年11月宣佈已開發出針對新冠病毒的有效疫苗時,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第一波有關疫苗的好消息到來前的九個月裏,投資者將大量資金投向亞馬遜、特斯拉和電商平臺 Shopify 等公司,2020年這些「成長型」股票的表現格外耀眼。 但當疫苗即將問世時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到底有哪個國家的官員一直強調自己想被併吞? 台灣的官員不承認自己的國家,為什麼還可以領台灣人民的納稅錢?
Thumbnail
生兒育女是人一生中的大事,每對父母都希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有些人生下來天生帶有先天上的病症或缺陷,有些人則是後天的,每當這種情況出現在父母眼前,內心百感交集,無法想通究竟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情形發生。 在觀念傳統的家庭中,可能會責怪母親,因為母親曾做過某些事,才會導致胎兒有所閃失
Thumbnail
本書作者張家齊為臨床心理師、倫敦政經學院管理學博士,他以自己的博士研究主題《心理失控感轉移》為主要概念而放進親密關係中做剖析,整理出六種常見的虐愛模式,分別為「自我犧牲型虐愛」、「全面控制型虐愛」、「恨意爆表型虐愛」、「零信任型虐愛」、「多重關係型虐愛」、「寄生型虐愛」。 作者想告訴我們一段感情之所
這些邏輯非常細微,但又超級重要,可惜頓悟、察覺到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我想寫出來提醒大家。
  在人生中,真正會被記在心裏的,永遠都是付出的多的那人。   在愛情中,心態富足就會無條件地付出,不存在付出更多而受傷的事。   分享兩個印象深刻小故事吧!(有點長喔!沒時間的人可以看結論就好。)   隔天,他跟她沒了結果,那女孩在早7看見我一陣痛罵,説恨我一輩子,當時不喜歡的人們嘴巴都笑裂了。
Thumbnail
女孩被性侵了不敢告訴別人,男孩在學校被脫褲子拍照也不敢告訴別人,就這樣子被威脅著然後持續被霸凌,類似的事件太多太多了。 有沒有想過?當我們不斷地看見被害人寧願持續地被傷害也不願意求助親友和社會時,這代表著什麼? 代表著:對這些被害人來說,這個社會比加害人恐怖太多了......
Thumbnail
  之前文章跟大家提到了NFT的应用和实物上的接轨,如果你能看懂了,那就不会迷茫跟风成为了发行方的接盘侠。按秦爷所说好像NFT并非能发展的一个领域。其实并非如此,元宇宙在不久来将走入NFT2.0时代。上两期有提到元宇宙属性就是权益的象征,要能真正体现出权益上的使用,唯有在虚拟世界里。
Thumbnail
當製藥公司輝瑞和合作伙伴 BioNTech 在2020年11月宣佈已開發出針對新冠病毒的有效疫苗時,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第一波有關疫苗的好消息到來前的九個月裏,投資者將大量資金投向亞馬遜、特斯拉和電商平臺 Shopify 等公司,2020年這些「成長型」股票的表現格外耀眼。 但當疫苗即將問世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