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在某個時刻,特別想要一個擁抱嗎?
心情低落時,那種把一個人摟進懷裡,整個人被溫暖地包裹起來的感覺,真的好踏實。
身體電量耗盡的時候,擁抱是最棒的充電方式。
《請回答 1988》裡,比賽完已經精疲力竭的阿澤,見到最愛的德善的第一秒,就倒在她懷裡睡著了。因為他知道:在德善面前,他可以毫無防備。
《老友記》10 年,每一次起起落落、矛盾爭執之時,都有來自最愛的人的擁抱。
對於彼此,他們永遠 be there for you.
無論重刷多少回,這些溫暖時刻依舊令人動容。可能是因為現實中這樣的時刻太少,所以顯得更加珍貴。
大部分時候,擁抱是「想觸碰又收回手」:
明明很渴望,但總覺得這個動作太過親昵,哪怕是朋友也覺得很彆扭。
從小時候的嬉笑打鬧、大膽抱抱,到長大後有邊界感的禮貌克制,人與人的皮膚接觸越來越少。
也許大家都沒有意識到:我們比想像中更需要擁抱。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自己的視覺、聽覺、嗅覺,卻很可能忽視了同樣重要的觸覺。
事實上,觸覺是我們在子宮內發育的第一種感覺[1],觸摸也是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最直接方式[2]。
如果你觀察過嬰兒與父母的互動,也許會發現:當小寶寶哭鬧的時候,大人只要輕輕地握住 ta 的手腳,模擬一種抱抱的姿態,就能有效撫平 ta 的不安。這種撫觸和擁抱能模擬嬰兒在母體裡緊緊蜷縮時的狀態,讓 ta 找回一些安全感。
但在成為大人的過程中,用身體去觸摸的感受逐漸被我們遺忘了。
不妨回憶一下:今天,你和別人有過幾次身體接觸?
吃飯可以點外賣,買衣服直接網購不用去實體店,看書有kindle、電腦和手機,看電影有流媒體平臺,和人聯繫不再依賴于聚會……
我們用各種形態的工具作為手的延伸、腦的投射,而避免與真實的人和世界糾纏。
如果不出去工作,我們甚至可以一整天宅在家裡而不接觸任何人,一部手機、一台遊戲機就能度過一整個週末。
當代人已經越來越習慣這種相對獨立的生活。但事實證明,我們的身體非常需要接觸(比如握手、擁抱、撫摸等等),如果一直得不到或沒有之前那麼多,人就會出現緊張、焦慮或抑鬱情緒,這種心理現象被稱為「皮膚饑渴」。
COVID-19 大流行期間,很多人因為不能和人面對面接觸,出現了焦慮、抑鬱狀態[3],就和觸摸剝奪後的情感需求缺失有關。
擁抱對於人格的形成、依戀模式都有影響。總是被忽視、缺少擁抱愛撫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形成不安全依戀類型[4]。
在人格方面,對擁抱的意願度與神經質存在負相關[4],不那麼神經質的人擁抱得更多,自尊心低和神經質的參與者通常會儘量避免觸覺交流[5]。
想像一下,今天你心情不太好,在路上曬太陽發呆時,突然有個小朋友跑過來輕輕抱了你一下,告訴你「要天天開心哦!」
是不是感覺一下子溫暖了很多?
前些年國外一度很流行的 Free hug,就是在人們情緒低落的時刻,給了很多人安慰。
為什麼哪怕是一個來自陌生人的擁抱,都能帶來如此即時、有效的力量?
因為擁抱時,我們的下丘腦會分泌催產素[6]。這是我們大腦發出的安全信號,提醒我們可以放下戒備。
(我們經常會看到大貓給小貓舔毛、互相梳理毛髮的場景,這些溫情時刻,它們的大腦也會瘋狂分泌催產素~)
接著,催產素可能會影響多巴胺、血清素和內啡肽的高低,這些「快樂荷爾蒙」將開心愉悅的感覺穿提到全身[3]。
擁抱還會刺激皮下壓力感測器,從而啟動我們大腦中的迷走神經。迷走神經的興奮讓我們的腦神經和肌肉放鬆下來,表現在生理指標上就是心跳、脈搏、血壓變得平穩。
與此同時皮質醇水準顯著下降,也意味著緊張焦慮擔心的壓力和負面情緒得到緩解。
而最新一項發表在《Nature》子刊上的薈萃研究證明,觸摸在人的一生中都具有廣泛的心理和身體健康益處,包括緩解焦慮、抑鬱、疼痛和壓力[2]。
這一系列的美好體驗,都發生在一個簡單的擁抱中(難怪我這麼喜歡貼貼~)
除了帶給我們生理上的愉悅感,擁抱還傳達著比語言更豐富而堅定的情感支持。
見到闊別已久的戀人時,我們會情不自禁地互相擁抱、親吻。
婚禮上,新郎新娘與賓客、家人和朋友擁抱,分享他們的喜悅和幸福。
頒獎典禮上,獲獎者與臺上的人相互擁抱,表達感激和興奮之情。
賽場上,隊員們因為進了一粒球,激動得大喊、擁抱;或是比賽結束,雙方隊員互相擁抱、握手致敬……
這些真情流露的時刻,我們非常需要來自他人的「在場」和「見證」。而沒有什麼比一個擁抱更能表達「我與你同在」了。它能夠暫時擱置衝突,而用物理連接實現情感上的互通[8]。
一個簡單的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養貓養狗的朋友都深有體會:
當你回到家,看到小貓過來喵喵喵地蹭你,小狗在你面前瘋狂搖尾巴、露肚皮的樣子,就會感受到那種「無條件的愛」。
它們都是把自己最脆弱的部位,毫無保留地展示給你,表示「我信任你」。
而人類的擁抱,也是用打開的身體姿態來表達信任與接納。
建立信任的基礎條件之一,就是「當我需要你的時候,你在我身邊」。擁抱是對這層需求的直接回應。
它不僅僅用肢體的打開姿態來呈現「不設防」,也用身體的接觸和「包裹」的動作,來告訴對方,「有我在呢」。
在義大利劇《我的天才女友》中,兩位女主角萊農和莉拉見證了彼此的人生起落,在很多個時刻,她們都會用擁抱來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支持,共同度過女性生命中的暗流。
擁抱不僅能提供安慰,它還包含了對脆弱的允許和認可。
當一個人「難以忍受」的情緒體驗被另一個人用擁抱「穩穩地接住」,就會體驗到「被接納」的感覺。
《不夠善良的我們》裡有一幕,婆婆去世後,簡慶芬回憶自己照顧婆婆時的細節,情緒崩潰的場景。
拋開道德層面,不管此刻她身後出現的人是誰,那個人至少在此刻給了她一個擁抱,接納了她的掙扎,表達了支持。而這也是人物在長年的婚姻中未被滿足的需求。
洛杉磯藝術家 Lucy Mcrae 曾經做過一個裝置「擁抱地毯」,用充氣壓縮的方式來類比人被擁抱時的身體體驗。
她想知道:技術能夠替代真人的擁抱嗎?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被技術淹沒的時代。線上互動像消息彈窗一樣密不透風,而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連接卻被大大降級了。
或許,在不得不通過更多的機器和工具實現這項需求之前,我們依然可以求助身邊的同類:
你可以給我一個擁抱嗎?
如果你還對擁抱感到不太確定,所有和皮膚有關的接觸,其實都可以讓人感覺很舒服:
🐱 把頭埋在貓咪毛茸茸的肚皮上,猛猛吸一口;
👼 捏捏嬰兒嫩滑的小屁屁;
🧸 抱著毛絨玩具或抱枕睡覺;
🛌 換上柔軟的珊瑚絨毯子,把自己裹起來;
🍚 把手插進超市的散裝大米;
🏖️ 腳踩在海邊溫暖細膩的沙子裡,感受沙子的緩緩流下的感覺……
又或者,我們可以放下顧慮,嘗試打開自己,也許會在擁抱中獲得意外的收穫。
來吧,就現在,找到離你最近或者那個你看到這篇文章就會想起的人,不用解釋太多,用力地、堅定地擁抱 ta 吧~
今日互動
什麼時候你最想要一個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