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究竟有多可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陳品睿的科普閱讀報告 2024年5月?日撰寫


閱讀來源:

泛科學


媒體識讀檢核:

(1) 作者撰文日期:2014/08/21

(2) 作者:雷漢欣

(3) 引用資料:Legalization trend forces review of marijuana’s dangers. ScienceNews [May 30, 2014]

  1. Obama: Marijuana No More Dangerous Than Alcohol. The Huffington Post [January 19, 2014]
  2. April D. Thames et al. Cannabis use and neuro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a non-clinical sample of users. Addictive Behaviors. Volume 39, Issue 5, May 2014, Pages 994–999. DOI: 10.1016/j.addbeh.2014.01.019
  3. Emilie Jouanjus, et al. Cannabis Use: Signal of Increasing Risk of Serious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J Am Heart Assoc. 2014; 3: e000638 doi: 10.1161/ JAHA.113.000638
  4. Tashkin DP. Effects of marijuana smoking on the lung. Ann Am Thorac Soc. 2013 Jun;10(3):239-47. doi: 10.1513/AnnalsATS.201212-127FR.
  5. J Hirvonen et al. Reversible and regionally selective downregulation of brain cannabinoid CB1receptors in chronic daily cannabis smokers. Molecular Psychiatry 17, 642-649 (June 2012) | doi:10.1038/mp.2011.82
  6. van Hell HH et al. Chronic effects of cannabis use on the human reward system: an fMRI study. Eur Neuropsychopharmacol. 2010 Mar;20(3):153-63. doi: 10.1016/j.euroneuro.2009.11.010. Epub 2010 Jan 12.
  7. Jodi M. Gilman et al. Cannabis Use Is Quantitatively Associated with Nucleus Accumbens and Amygdala Abnormalities in Young Adult Recreational User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6 April 2014, 34(16): 5529-5538; doi: 10.1523/JNEUROSCI.4745-13.2014

(4) 明確出版單位:泛科學


分析文章問題意識:

大麻的作用以及對人體的影響


連結舊有、相關知識:

連結舊有知識:

國中上過關於毒品的介紹

raw-image


相關的其他科普文章:

呼麻仔vs 醉鬼,誰的呈堂供證更可信?來瞧瞧使用大麻與酒精後的「記憶力考驗」! - PanSci 泛科學


大麻的麻煩有哪些?幾個關於大麻的研究整理


時時刻刻監測您的「飛行安全」——智慧型手機有潛力作為「大麻檢測器」


分析文章中實驗:

分析變因:

為何有人對大麻免疫,吸食大麻導致的腦區CB1減少是否跟成癮有關

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

先長期吸入,在停止吸入

概略說明實驗操作流程:

先讓受試者長期吸入大麻,然後在停藥四周,並發現腦內CB1到正常值


摘要文章中的重要資訊:

長期吸食大麻會導致某些腦區的CB1減少,但停藥四周後,CB1數量又會回到正常值。吸食大麻造成的CB1表現量下降,可能是成癮的原因。


評價本篇科普文章:

本篇文章沒有提到腦中的CB1具體是否具有可逆性,因為在其實彥介紹中表達停藥後會恢復,但也沒有具體說明cb1對於身體的影響,所以不具非常高的鑑別度,進能作為一篇實驗後的紀錄以及猜測


疑惑與猜測:

我覺得實驗所說明的CB1應該跟達到分泌多巴胺所需要的劑量有關,可能在長期吸食中導致CB1的減少會讓吸食者須吸入更多的大麻才能達到效果。


老師評語:

這一篇文章的實驗分析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喔!我覺得有需要再示範一次給你聽:(1)分析變因要明確寫出三個變因各自是什麼?以你寫出來的文字,我可以轉化成:操縱變因是吸食大麻的有、無、和劑量的高低。控制變因是人數夠多、相同測量儀器、相同的大麻來源、相同的實驗操作時間長度與區間。應變變因則是CB1數值的高低。(2) 實驗組跟對照組,很明顯就是有攝取大麻的情況,和沒有攝取大麻的情況。

接著這篇文章的問題意識和重點摘要,其實是「斷裂的」喔!因為你寫的是「大麻的作用以及對人體的影響」,但重點摘要時只有提到CB1的濃度上升或下降,沒有解答大麻對人體的作用是什麼?對人體有什麼影響?中間的斷裂是因為「解釋性知識」的不夠。因此你在重點摘要裡,應該還要多說明 CB1 是什麼東西?他的濃度高低會對人體有什麼影響?諸如此類的補充性說明,才能讓讀者有收穫喔!

要注意這些提醒,在後面的分析文章中改善喔!


本沙龍起源自台北市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由自然領域教師團隊開發之課程,為了促進學生提升科學素養與科普閱讀習慣,將學生的科普分析文章進行彙整。在課程設計中,我們引導學生對自己有興趣的領域進行廣泛地科普文章閱讀,並從自然老師的分析架構下,對科普文章進行媒體識讀、連結經驗、科學方法分析......,提升作為讀者的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師回饋:我自己也有實際執行過斷食法,是在台灣曝光度最高的168斷食法,在撐過一開始沒吃早餐的不舒服之後,沒吃早餐對身體的影響就還好,在兩、三個月內降低了一些體重。後來變成鬆綁的狀態,只有中午十二點以後可以吃東西,體重就維持在我覺得好的範圍內。
孟硯老師回饋:哇!我好喜歡你寫的評論和疑惑與猜測!相當的精準有個人觀點,對於知識點之間的斷裂,有被你發現耶!有時候一些科學結論,如果只是老實陳述,必須要有大量的篇幅和詳述,但要摘要回標題時,怎麼拿捏、用什麼關鍵字,都是一門學問。結論如何連結到「綁架」,這是這篇文章作者選擇省略的交代清楚~
孟硯老師回饋:從你寫的實驗操作流程說明,我覺得這個實驗和起心動念很有趣耶!我看到了研究者最原本是要尋找「吐真劑」,或是一些可以應用在審訊過程的藥物,而一些被視為「有毒的食物」,對人產生的毒物反應,是有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可能性的!
重要資訊摘要:許多人在看到動物或他人表現出脆弱而不設防的姿態時,往往會興起給予照顧及保護的念頭,社會心理學幾十年來的研究所顯示,當一個人感到情不自禁,因此被激怒或勾起情慾時,通常會四處搜尋能夠解讀及定義這些感受的線索。此時肉體會反應......
學生評價:這篇文章我覺得蠻優秀的,在分享知識的同時也不忘提出根據。分享刊登在雜誌上的研究的部分沒有到過於詳細或過於簡略,讓讀者在可以判斷它的真實性的同時不會感到文章很冗長。分享觀念和假說的時候也不會讓讀者很難理解,我認為就算是一個不太知道科學方法的人來閱讀也可以瞭解這些觀念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老師回饋:我自己也有實際執行過斷食法,是在台灣曝光度最高的168斷食法,在撐過一開始沒吃早餐的不舒服之後,沒吃早餐對身體的影響就還好,在兩、三個月內降低了一些體重。後來變成鬆綁的狀態,只有中午十二點以後可以吃東西,體重就維持在我覺得好的範圍內。
孟硯老師回饋:哇!我好喜歡你寫的評論和疑惑與猜測!相當的精準有個人觀點,對於知識點之間的斷裂,有被你發現耶!有時候一些科學結論,如果只是老實陳述,必須要有大量的篇幅和詳述,但要摘要回標題時,怎麼拿捏、用什麼關鍵字,都是一門學問。結論如何連結到「綁架」,這是這篇文章作者選擇省略的交代清楚~
孟硯老師回饋:從你寫的實驗操作流程說明,我覺得這個實驗和起心動念很有趣耶!我看到了研究者最原本是要尋找「吐真劑」,或是一些可以應用在審訊過程的藥物,而一些被視為「有毒的食物」,對人產生的毒物反應,是有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可能性的!
重要資訊摘要:許多人在看到動物或他人表現出脆弱而不設防的姿態時,往往會興起給予照顧及保護的念頭,社會心理學幾十年來的研究所顯示,當一個人感到情不自禁,因此被激怒或勾起情慾時,通常會四處搜尋能夠解讀及定義這些感受的線索。此時肉體會反應......
學生評價:這篇文章我覺得蠻優秀的,在分享知識的同時也不忘提出根據。分享刊登在雜誌上的研究的部分沒有到過於詳細或過於簡略,讓讀者在可以判斷它的真實性的同時不會感到文章很冗長。分享觀念和假說的時候也不會讓讀者很難理解,我認為就算是一個不太知道科學方法的人來閱讀也可以瞭解這些觀念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常見病害 雜草: 文枯病: 穗稻熱病: 解決方案 雜草: 稻清: 金斯統普: 草霸王:
近日知名網紅持有並吸食大麻新聞沸沸揚揚,再度引發台灣對於大麻合法化的討論,近年來台灣也逐漸有大麻合法化、放寬大麻管制等等的聲音,所以我們想從多方面角度探討此議題。   大麻簡介 生長在溫帶或熱帶氣候,為耐寒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稱麻仔、老鼠尾,常做成香菸及磚狀,主要成分是四氫大麻酚(簡稱THC)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常見病害 雜草: 文枯病: 穗稻熱病: 解決方案 雜草: 稻清: 金斯統普: 草霸王:
近日知名網紅持有並吸食大麻新聞沸沸揚揚,再度引發台灣對於大麻合法化的討論,近年來台灣也逐漸有大麻合法化、放寬大麻管制等等的聲音,所以我們想從多方面角度探討此議題。   大麻簡介 生長在溫帶或熱帶氣候,為耐寒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稱麻仔、老鼠尾,常做成香菸及磚狀,主要成分是四氫大麻酚(簡稱T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