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有個圓滿的「畢業典禮」—《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本書很棒,講的都是真實案例,正因為作者是第一線的公務員,所以更能點出現行制
度與法規下,孤獨者的悲哀。

raw-image



講到孤獨死,單身的我也曾煩惱過,
本來想到教會交朋友,
結果發現各教會目標,多半在吸引年輕人加入。
我放棄了教會這條路,
覺得多結交朋友才實在。




我同意作者書中所言,既然法令規定如此,
(遺體要親屬才能領,問題是:就沒有親屬啊!)
那在生前,就把後事相關,白紙黑字寫下來吧!
要不然到時就算朋友有心幫忙,也無能為力。



作者在書中提到吸引力法則,
她親身經驗是捐棺,並舉出她碰到的種種好運。
她還補充說明,
其實辦後事要花很多錢,
如果有心幫忙,並不限於捐棺這一項。



像是:(以下資訊來自臺北市殯葬管理處官網)


一、火葬棺木、骨灰罐,包含:
火化棺木及骨灰罐採購、亡者遺體入殮及推棺服務、骨灰罐刻字及瓷像費用、火化聯合奠祭亡者之相關費用等。


二、聯合奠祭,包含:
聯合奠祭禮堂布置(含花山花海、高架花籃、背景布幕、樂隊、供品等)、奠祭司襄儀、禮儀服務人員、祭祀儀式之宗教團體及牧師、執事人員服務費、舉辦聯合奠祭之場所使用費等


三、無主墳墓整理。

作者提到,各縣市政府的有關單位,都接受相關捐款。
可上網查詢。


這是我找到的臺北市殯葬管理處的捐款相關收支資訊,供參考。


raw-image



這邊分享我的經驗,
之前我也曾捐棺,將經費捐給專門作捐棺服務的某公益團體,
後來由媒體得知,這家運作上有瑕疵而觸法,
從此我不迷信於捐棺。
我覺得,只要是捐給有需要的人,都有功德,
並不是捐棺的功德就比較大。
(試想:
如果你是神明,
你會覺得幫助亡者,就比幫助活人更有功德嗎?
不會吧?
只要是出於善心,都很棒!哪有什麼好比的!)


常看林立青大大的臉書,
他帶著街友清理孤獨死和遺屋場所,
我總是感嘆萬千,希望能為他們作點什麼。



每次看大師兄的文章,
我總覺得人生的最後一段好重要,不管你之前多麼風光。



我個人認為,
如果你發心,想要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亡者,有個圓滿的「畢業典禮」,
捐給縣市政府的相關單位,會比捐給民間捐棺團體好,
因為起碼政府機關資訊還算公開,
還有議員、相關法令在監督,
稍有不慎,被爆料、公諸於媒體的機會很大。
而民間的捐棺團體,相形之下,
這些善款是不是妥善運用?我們並不知道。


相關資訊:
書名:《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
作者: 李夏苹








電影 、影集、閱讀的心得。 在痞客邦的「花。 酒。 香」主站還有品酒、日本線香、香皂的心得文。 https://cafe25.pixnet.net/blog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在一場作者親臨的講座上,買了一本書,名為《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有位校長發問:如何讓國中生也關心這話題;因為他們學校早就有在辦關懷老人的活動了,比如到安養中心表演樂器⋯⋯但是,如何讓國中生多多認識這個 issue?孤獨,是一個客觀現象。 寂寞,lonely 是一種因為孤獨而產生的心情
Thumbnail
這部片沒有華麗的動作特效,沒有刺激的爆破場景,就只是一段樸實的青春旅程, 或許就因為如此,才格外吸引我,因為這是所有人都可能會經歷的深刻遺憾……
Thumbnail
即便是對死亡比較豁達的那群人,大概也會希望在大限來臨時可以看見自己一生所愛的人都在眼前,在他們的愛及不捨中嚥下最後一口氣,而不希望在那個時刻到來時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甚至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沒人援助而被迫提早面對死亡。那實在是慘到不言可喻。
即使再成功也有退出人生舞台時刻,即使得到想要的一切也終究如塵沙一樣流失掌心。 人生,沒有永遠和恆久;像最璀璨的花朵,終究要凋謝一樣! 當我們生命最青春美麗的時候,也可能重病失去一切。人生,重要是內心素質要強大,每天一分鐘,讓自己沉澱,跟自己對話,唯有自己是可以陪伴自己到最後的一個人而已! 如果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這本書中,瓦基藉由閱讀、分享,重新思考人生目標,並著手打造個人職涯,書中融合了多位專家指引,並內化為其所學。一步步帶著讀者著找出擅長又喜歡的事,「以終為始」來規劃人生,保持內在動能,循環式優化,以及抉擇的勇氣。這都是一本值得參考的自我實踐指南。
Thumbnail
不要輕視死亡,拿死亡當解決人生困境的唯一手段。可,不是苦中人,如何評判遭遇困境時當時舉目無援、看不到希望的絕望心境? 死亡,看似一個個體生命的結束,同時也是另一個人痛苦的開始。死亡、新生,相互傍隨。
Thumbnail
人只有在做自己的時候,才是最幸福的。謝謝我們在今生成為自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在一場作者親臨的講座上,買了一本書,名為《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有位校長發問:如何讓國中生也關心這話題;因為他們學校早就有在辦關懷老人的活動了,比如到安養中心表演樂器⋯⋯但是,如何讓國中生多多認識這個 issue?孤獨,是一個客觀現象。 寂寞,lonely 是一種因為孤獨而產生的心情
Thumbnail
這部片沒有華麗的動作特效,沒有刺激的爆破場景,就只是一段樸實的青春旅程, 或許就因為如此,才格外吸引我,因為這是所有人都可能會經歷的深刻遺憾……
Thumbnail
即便是對死亡比較豁達的那群人,大概也會希望在大限來臨時可以看見自己一生所愛的人都在眼前,在他們的愛及不捨中嚥下最後一口氣,而不希望在那個時刻到來時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甚至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沒人援助而被迫提早面對死亡。那實在是慘到不言可喻。
即使再成功也有退出人生舞台時刻,即使得到想要的一切也終究如塵沙一樣流失掌心。 人生,沒有永遠和恆久;像最璀璨的花朵,終究要凋謝一樣! 當我們生命最青春美麗的時候,也可能重病失去一切。人生,重要是內心素質要強大,每天一分鐘,讓自己沉澱,跟自己對話,唯有自己是可以陪伴自己到最後的一個人而已! 如果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這本書中,瓦基藉由閱讀、分享,重新思考人生目標,並著手打造個人職涯,書中融合了多位專家指引,並內化為其所學。一步步帶著讀者著找出擅長又喜歡的事,「以終為始」來規劃人生,保持內在動能,循環式優化,以及抉擇的勇氣。這都是一本值得參考的自我實踐指南。
Thumbnail
不要輕視死亡,拿死亡當解決人生困境的唯一手段。可,不是苦中人,如何評判遭遇困境時當時舉目無援、看不到希望的絕望心境? 死亡,看似一個個體生命的結束,同時也是另一個人痛苦的開始。死亡、新生,相互傍隨。
Thumbnail
人只有在做自己的時候,才是最幸福的。謝謝我們在今生成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