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參加了我的大學同學李夏苹的新書分享會,「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這是她這本書的書名。我第一次看到時覺得有點太猛,這個名字也太嚇人了一點。然後我想起幾年前我自己一個人剛搬到松山南港一帶,找了一間六樓頂加沒電梯的便宜套房落腳。房間本身非常小,除去浴室之外,基本上塞進一張雙人床之後大概也就剩下不到兩坪的空間,加上房東大概也預計會租這樣房間的人不會太在意房間的格局,所以在這剩下不到兩坪的空間裡還有一根粗大的梁柱,使得本來就狹窄的房間顯得更侷促了。當然不會有大面對外窗這種奢侈的玩意兒,也就只有在與天花板相接處有一扇應該比我現在的筆電還要小的小窗,除了可以完整接收窗外陽台洗衣機的轟鳴聲之外,沒有太多通風採光的效果。這樣的房間連我有時都覺得是不是太像牢房了一點,而且還是監獄裡犯人犯錯被關進去的禁閉室,但我當時認為沒有關係吧,我不太在意居住品質,更重要的是我大概不會有訪客。在入住之後不久的某個晚上,在陷入睡眠之前我把冷氣關掉,卻懶得爬起來打開那扇小得可憐的窗戶,就這樣睡了。睡到半夜我突然驚醒,覺得極度不適,打開眼睛看到整個世界天旋地轉,直欲作嘔。我直覺覺得應該是缺氧吧,然後在這樣緊急的情況下我還有心情懷疑,難道是因為我的房間小到我睡幾個小時就把房間裡的氧氣吸完了嗎?總之趕快跌跌撞撞地打開窗、打開門,旋轉的世界花了很長的時間減速,然後在真正平靜下來之前,我還是睡著了。
無論如何,還好早上還有醒來。我踩著仍有些虛浮的腳步走下樓,突然驚覺,要是我半夜沒有醒來,我是不是可能真的會死在那個房間裡?或者是即便我有醒來,在掙扎著開門開窗的過程中跌倒撞到頭,我是不是還是可能會回天乏術?然後我試著在腦海裡勾勒一下那樣的畫面,一個只穿著內褲的癡肥單身中年男子身體以奇怪的姿勢倒臥在一個六樓頂加昏暗狹窄的可憐房間,這樣的畫面似乎異常的合理。假使在數日甚或數週之後終於有警察什麼的破門而入,為了蒐證或是紀錄什麼的目的拍下了照片,那我大概願意授權給我的大學同學李夏苹作為她這本書的封面使用。
因為那就是孤獨死。
所以實在是必須承認,我的大學同學出書的很多,但確實夏苹這一本書光是書名就已經給予我特別大的衝擊。玩個中文系才會想到的梗,「死」這個字除了解釋成死亡作為名詞或動詞使用之外,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用語中恐怕比較多是拿來當作副詞使用,用來修飾強調一個形容詞的程度到了極點。譬如說「妳穿這件衣服真是漂亮死了」、「久石讓的Summer真是好聽死了」,所以「孤獨死」也可以解釋成「最極限的孤獨」,而確實「孤獨死」也還真是「孤獨死了」。大多數人都不太喜歡死亡,但即便是對死亡比較豁達的那群人,大概也會希望在大限來臨時可以看見自己一生所愛的人都在眼前,在他們的愛及不捨中嚥下最後一口氣,而不希望在那個時刻到來時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甚至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沒人援助而被迫提早面對死亡。那實在是慘到不言可喻。
或許對我來說,問題就在於為什麼這樣的慘是「不言可喻」的。其實死亡本來就是一件孤獨到不行的事。或許你還記得,幾年前網路上有流行過一張「邊緣人量表」,大致上的邏輯就是「你會自己一個人去做那些通常不會一個人去做的事」。項目有很多,像是一個人去餐廳吃飯、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唱KTV什麼的,這張表最極限的兩項是一個人搬家和一個人去動手術,好像很有道理,但我想要是跟「死亡」的孤獨程度比起來,上面這些項目都顯得微不足道,只是把這個項目列在量表裡也沒意義,有資格選這一項的人也不再有填表的機會了。對於這樣極致孤獨的恐懼也並非只存在於你我凡夫俗子而已,活人殉葬的傳統在東西方都存在了上千年,孤傲至極的秦始皇還帶了一整個軍隊的兵馬俑下去陪他一起玩。但我們其實都心知肚明,不管怎麼做,死亡終究只是一個人的事,闔上眼睛吐出最後一口氣時,你就是孤獨的了,即便那些帝王有人陪他一起死,這些死亡也都是獨立事件,他的死與你的死終究無關。生命的孤獨,無可救藥。
但我們還是無論如何不希望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走完人生這條路,除了在危急時刻要是有人在身邊,或許可以得救而逃過一劫,更可能的是人終究還是依附著人際關係網絡證明自己存在的動物,我們或許都希望在那個大限時刻降臨到自己身上時,身邊可以有人用眼淚、用悲傷、用不捨的目光,證明自己這一輩子有留下一些值得被想念的記憶,那起碼可以說明這一生我沒有白白走過。而孤獨死最令人恐懼的一點可能就是,假使在自己離開的瞬間仍有一絲神智清明,在沒有其他人的目光注目之下,我們可能連自己是不是真的存在過都沒有辦法確定。
這或許是我覺得夏苹這本書最有力量的地方,如果那些一個人孤獨離開的生命,至今都還因此無法確定到底自己是不是存在過,最起碼還有夏苹用她很誠實(有時可能會有點過度誠實)的文字,書寫了那些生命最後離開的狀態,而「離開」或許可以反過來驗證「來過」。或許並不是怎樣令人羨慕的人生,但是終究來過,夏苹可以證明。
希望那可以使他們安心些許。
*本書官方介紹:
https://www.locuspublishing.com/book/detail/1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