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2|閱讀時間 ‧ 約 49 分鐘

看展筆記|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高美館

#看展筆記

#瞬間_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

這次南下本來打算先去高美館看「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再到台中國美館看「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

結果,第一天在高美館就從9:30開館,直到5:30閉館才離開,大半時間都在看「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最後一個小時才發現二樓的展覽「青春印記:收藏家龔玉葉與她的畫家朋友們」,但以我們仨看展的仔細勁,根本看不完。

於是,回旅館後,我們討論了一下,決定退掉台中的高鐵票,第二天繼續留在高美館,主力放在「青春印記:收藏家龔玉葉與她的畫家朋友們」,果然我們依然看了四個多小時,直到餓到不行,才離開去覓食。

這兩個展都超推啊,高美館的專人導覽真的是專家,脈絡清楚,聽完導覽看展更有意思。

國美館的「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只好之後再去了。

一進去,第一區引用了蘇珊.桑塔格這段話,但第一張照片卻引我們思考──攝影確實capture the moment(捕捉當下那一瞬間),但,照片所呈現的真是事實嗎?

這張照片是呈現經濟大蕭條的經典攝影作品,只要提起經濟大蕭條,就會想到這張照片。但,後來這張照片卻有一個爭議。在照片走紅之後,被拍攝的女人接受採訪,表示攝影師只是拍照,並未詢問她的背景,換句話說,攝影師並不清楚她的故事,只是自己想像並用照片呈現了一個移工母親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照顧小孩的溫情故事。而且,攝影師在拍照時承諾她絕不拿這張照片去賣錢,後來當然沒有信守承諾。

所以,回到前面所說的思考──攝影確實capture the moment(捕捉當下那一瞬間),但,照片所呈現的真是事實嗎?


在繪畫時,強化現實感,以此觸動觀者的感官。現場看這幅畫,白狗的毛纖毫畢現。


左邊是攝影作品,概念是「如畫的場景」,可思考攝影與繪畫之間的界線可否跨越?透過刻意的擺拍,呈現出葛飾北齋《冨嶽三十六景》中的〈駿州江㞍〉。


在展場看作品時,不只是單看單幅作品,事實上,這次每幅作品所放的位置都有種巧妙的呼應與對照。

以這一區來說,左邊最大張是清晰的海,它旁邊放了三小幅模糊的海做為對照,而在它遙遠的對面,則是一張看起來像海、其實是一大片塑膠棚子與塑膠袋垃圾的照片。

這樣的安排,讓觀者從左邊寧靜、自然的大海,漸進到右邊人們對大自然的破壞,引發觀者思考:「在摧毀自己之前是否應該三思?」

局部放大


這兩幅隔空對望的攝影作品也是相互呼應的作品,兩者都是呈現眾生百態,左邊是人們慶祝五朔節,右邊是國宅的建築。若靠近細看作品,就會看到一個又一個截然不同的眾生樣貌。

局部放大

國宅來了

局部放大

局部放大


這次展出畢卡索三幅畫作。

以前我曾在某畫展聽到一對情侶看畫,男生誇誇其談,說畢卡索肯定是寫實畫畫得不好,才會主攻抽象畫。我當場真是白眼翻到天邊去,畢卡索有許多不同時期的繪畫風格,其中他「小時候」寫實畫畫得可好了。如果他不是將寫實畫掌握得這麼好,又怎麼可能寥寥幾筆就能畫出人物的特質?或許單看他的抽象畫還沒那麼印象深刻,那麼,可以找出每幅畫的女主照片,反正他交往那麼多女友,幾乎每個女友都在他筆下出現過,有剛戀愛時的甜美、情感生變時(通常是畢卡索變心)的猙獰、分手時的痛哭……比對著照片一起看,就會發現,畢卡索的抽象畫更真實地呈現了人物的心理狀態。

所以這次展覽,便可思考──畫家是否可以跳脫所謂「真實」(照片)的限制,更自由地呈現更多表象看不到的真實?


有人說,畫家畫的是派對的雜交場景,但畫家沒有證實這種說法。

雖然我也覺得有點像,但畢竟沒那麼寫實,只能說畫作呈現出非常飽滿、拉鋸、狂亂的情緒。


這一區的作品探討的是觀者與創作之間的互動。我正好遇到一個觀者站在畫前描摹作品中的畫,意外呈現三方互動的有趣場景,正好呼應這幅作品的概念。

這也是三方互動🤣🤣🤣

這個作品有趣的地方在於,正中央那幅畫中的人都朝向右上角,而畫外看畫的人們,也正好形成朝向右上角的動線。

這幅作品有趣的地方在於,最上方的畫像,與最下方人群中正在講解的導遊,覺不覺得,他們的髮型好像啊~

局部放大看看他們的髮型🤣🤣🤣


我非常喜歡這個作品,攝影師經過多次曝光,最上方的空間感覺像是天堂,而下方的人們沒有實體的樣子,像極了流動的靈魂,我看到這個作品的瞬間,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如果阿卡西紀錄存放在圖書館,看起來就像這樣吧!

局部放大,像不像流動的靈魂?
















其實這個展,我一直來來回回地看,所以後來看到杉本博司這段引言,我又回去站在清晰的大海前,靜靜看了好一段時間,然後有了新發現……

我在這個作品前站了好一陣子,還先靜心呼吸一會兒,再凝望這片大海,然後才發現,可能是因為高美館打光打得太強、反光的關係,當你靜下心來凝望這片海時,突然會有種錯覺,彷彿波浪動了起來……(我瞬間有種暈船的感覺)


接下來這四幅作品,乍看相當不起眼,以為不過就是一張照片,靠近原畫細看,才會驚嘆這四幅都是畫作,畫家筆觸之細緻令人驚嘆。這真的就得到現場看原畫,才能體會了。


這一區一樣在位置上有巧妙的呼應。

左邊的「安迪沃荷自肖像」有四個頭,對面那張也有四個女人的頭,遙望彼此,站在中間都有種錯覺,彷彿聽到他們八人聊八卦聊得起勁。

再來,黃色線所指的兩個作品,左邊是雙馬龍,右邊就用甘迺迪來對。是不是像對聯一樣,對得挺工整

四個安迪沃荷

四個女人

雙馬龍

甘迺迪


這張是全場拍賣價最高的作品,27億,居然贏過畢卡索的24億。

這是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作品。之前在奇美就看過他的另一幅畫,也知道他有一幅畫拍賣價27億創下紀錄。但我真的不懂啊,為什麼這幅畫拍賣價會這麼高?

這幅畫有個故事,這個畫面其實是擷取了兩個場景的一部分,右邊站在泳池邊的男子是大衛.霍克尼的同性戀人,當時分手了。左邊則是大衛.霍克尼的助理游泳的場景。

大衛.霍克尼把不同場景的兩個人放到同一畫面中,他的戀人低頭望著一個不是他的人游泳,隱喻當時他們分手的狀態。

聽說大衛.霍克尼只花了兩個禮拜就畫完這幅畫。雖然我依然不明白為何它特別貴,不過游泳池中的波光粼粼,還有人身上的水光,都栩栩如生,好美啊。

局部放大


這個作品打破的是我們對藝術品的看待方式。助理策展人說,這個作品當初送來的時候,是捲成一個捲筒狀,他們必須把它放在展間的地板上,放個幾天,等它鋪平之後,才能掛上牆壁。而且,仔細一看,它是用長尾夾夾上去的。

當一件藝術品不再高高在上,而是鋪在地上,甚至用長尾夾夾著,你對它會產生什麼感覺?

但,其實攝影的創作,回到最初,它也就是一張照片,讓人們拿在手上觀看、傳遞的。


接下來這一區,則是再一次模糊畫作與真實的界線。甚至,畫作所傳遞的氛圍、張力(尤其是恐怖氛圍),可能更勝於攝影。

這張畫模擬的是1980年的恐怖片《13號星期五》其中一個畫面,看起來是不是有種水裡有什麼要衝出來的恐怖感?

1980年的恐怖片《13號星期五》其中一個畫面


這幅畫名為「應許之地」,畫布用的是盧布戈樹皮,專家導覽時說在肯亞這種樹皮是用來包裹屍首用的(我沒聽錯吧)

局部放大,可見畫布有樹皮的紋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
5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錢可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