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米屋:米之道。

居米屋:米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居米屋


傳說,有一間神秘的類居酒屋,那裡有個奇特的規定:

「只收餓了三天的客人。」

一開始大多都是流落街頭的浪者或乞人,看著這個招牌上的宣傳,不好意思地走了進去,如果被發現沒有真正餓三天還會被轟出來。

據說,每個出來的人,味蕾都像是改造升級過一樣,對整個世界的認知都改變了,生命力與覺察力大幅提高,甚至比大多人都還要卓越,他們各個不久後,都以種種方式飛黃騰達。

而又據說,那個廚師的菜單,只有白飯。

第一道,清蒸白飯,約兩口。

第二道,油炒白飯,少許純鹽、胡椒、橄欖油,約兩口。

第三道,炸酥白飯,少許蔥油,芝麻油,玫瑰鹽花,約兩口。

第四道,醬醃白飯,少許魚油,牛油,陳年醬油,約兩口。

第五道,炭烤白飯,一顆酸梅,海苔片,約兩口。

第六道,魚鬆冷飯,胡麻醬,孜然,薑黃,五香粉,約兩口。

第七道,高湯白飯,生奶油,生蛋黃,黑芝麻,紫蘇油,約兩口。

如此十道,層次交疊,底蘊積累,對於餓了三天的人來說,不可思議,像是從未用過味蕾。他們的腦神經被重新活化,米飯中的純潔基因訊息提供了純凈的能源。

米飯:一種可食的種子,這種植物最大的特點就是,能無限的自我複製,裡面的訊息只有一種:用某種智慧的方式自我複製,那種基因呈現出來的三維實體,被稱為叫做稻米的水農耕物。

是古老的地球人的第一批農業技術根源。


raw-image



avatar-img
腦幽思潮
6會員
48內容數
別人生產故事;這裡生產一些反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腦幽思潮 的其他內容
閱讀本文需要深度思考模式,請啟用心靈來思考。 在「超時空真相」之中,有許多「時空真相」,這些「時空真相」根本上,在「超時空真相」中卻也不是真相。 投影幕上面無論播過多少量的電影畫面,仍然始終是空白的。 // 「真相確實有層次之分」:遊戲內的事件或歷史或一切數據記載確實存在於系統中,對參與
你可以死而復生,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自由整形,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瞬間移動,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治病除癌,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盡情縱慾,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永保青春,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後宮三千,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我大約曉得許多以心靈或精神為主的人,金錢對他們來說不是最重要的追求。 但是放眼望去,他們的親朋好友或這個體制下生活的人,無不是以金錢為主的制度與思維。 許多人自己不太在乎金錢利益,但是他的原生家庭、工作場合、生活環境,卻顯現程度不等的貪婪又匱乏,自己也成了無形的被壓迫者。 好比我就知道某些
閱讀本文需要深度思考模式,請啟用心靈來思考。 在「超時空真相」之中,有許多「時空真相」,這些「時空真相」根本上,在「超時空真相」中卻也不是真相。 投影幕上面無論播過多少量的電影畫面,仍然始終是空白的。 // 「真相確實有層次之分」:遊戲內的事件或歷史或一切數據記載確實存在於系統中,對參與
你可以死而復生,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自由整形,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瞬間移動,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治病除癌,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盡情縱慾,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永保青春,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後宮三千,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我大約曉得許多以心靈或精神為主的人,金錢對他們來說不是最重要的追求。 但是放眼望去,他們的親朋好友或這個體制下生活的人,無不是以金錢為主的制度與思維。 許多人自己不太在乎金錢利益,但是他的原生家庭、工作場合、生活環境,卻顯現程度不等的貪婪又匱乏,自己也成了無形的被壓迫者。 好比我就知道某些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