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厭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以死而復生,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自由整形,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瞬間移動,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治病除癌,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盡情縱慾,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永保青春,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後宮三千,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家財萬貫,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環遊宇宙,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你可以星際旅行,只是在地球上不行。


我說的不是虛無飄渺的精神上的,是事實與物理的實現。


你不是這個身體,你不是真的在這個世界中,你不是真的想要去瞭解這種世界,你不是真的想要在這裡苟且活下去,你不是真的想要這裡可以提供的垃圾。


離開的方法就是深入考察後,釐清你跟這個世界,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地球人類社會集體信念的「設定」徹底的沒有想清楚,不用想改變它,反正它也不是真的存在。


脫離扮家家酒的時候到了。


你離開了幻覺,到了真實世界,那裡沒有什麼修行、神佛、上帝、道德,只有無限先進的科技與知識,能滿足一切身為人類物種個體的一切需求與渴望的文明。


//


他們經過時間的長河,進化達到我們信仰的層級後,發現沒有信仰這種東西,他們的最高指導領域是數學。


他們在時空中穿梭,超越時空的限制傳達訊息,還要避免我們受到驚嚇,包裝成我們目前選擇可以接受的程度。


他們就是我們對神的概念的層次存在,當然他們之上還有更多。


他們理解到,科技落後的星球,因為痛苦跟無知而創造出來的集體自我認同,跟另一個世界這種想像,是自我安慰的產物;二來約束人的行為,好讓集體可以存活下去,卻在高科技發達後就沒有需要了,那時候人不需要為了物質競爭,每個人都擁有每個事物,而且依靠嚴謹的數學演算法進行協調與創新,還有虛擬實境的發洩與滿足。


在科技進展還沒能夠解決一切問題之前,沒有這些類似奶嘴的產物,「現實/設定」太痛苦到活不下去。


所以我們創造了某種信仰或現實來支撐意識,或暗喻這個顛倒幻境的虛無;直到我們有了相應的知識跟科技,直到他們親自展示給我們看科學原理,直到我們自己也理解了那個科學原理,直到我們自己也到了需要放掉信仰、恐懼、猜想跟自我安慰的年齡。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腦幽思潮
7會員
48內容數
別人生產故事;這裡生產一些反故事。
腦幽思潮的其他內容
2024/12/08
閱讀本文需要深度思考模式,請啟用心靈來思考。 在「超時空真相」之中,有許多「時空真相」,這些「時空真相」根本上,在「超時空真相」中卻也不是真相。 投影幕上面無論播過多少量的電影畫面,仍然始終是空白的。 // 「真相確實有層次之分」:遊戲內的事件或歷史或一切數據記載確實存在於系統中,對參與
2024/12/08
閱讀本文需要深度思考模式,請啟用心靈來思考。 在「超時空真相」之中,有許多「時空真相」,這些「時空真相」根本上,在「超時空真相」中卻也不是真相。 投影幕上面無論播過多少量的電影畫面,仍然始終是空白的。 // 「真相確實有層次之分」:遊戲內的事件或歷史或一切數據記載確實存在於系統中,對參與
2024/09/13
我大約曉得許多以心靈或精神為主的人,金錢對他們來說不是最重要的追求。 但是放眼望去,他們的親朋好友或這個體制下生活的人,無不是以金錢為主的制度與思維。 許多人自己不太在乎金錢利益,但是他的原生家庭、工作場合、生活環境,卻顯現程度不等的貪婪又匱乏,自己也成了無形的被壓迫者。 好比我就知道某些
Thumbnail
2024/09/13
我大約曉得許多以心靈或精神為主的人,金錢對他們來說不是最重要的追求。 但是放眼望去,他們的親朋好友或這個體制下生活的人,無不是以金錢為主的制度與思維。 許多人自己不太在乎金錢利益,但是他的原生家庭、工作場合、生活環境,卻顯現程度不等的貪婪又匱乏,自己也成了無形的被壓迫者。 好比我就知道某些
Thumbnail
2024/09/07
慈悲。 漸漸長大,自己用的這個身體要進入自立之年,同時也看著上一輩緩緩邁入老年。 壞苦。 其實我心靈中的記憶,基因載體是可以使用非常久的,起碼萬年起跳,想離開就離開,不用經歷壞苦。 為何地球人短命又難熬,必須大量繁衍,促進演化,我心中有底,一路處理回來,但一言難盡。 一個高度複雜又老舊的思
Thumbnail
2024/09/07
慈悲。 漸漸長大,自己用的這個身體要進入自立之年,同時也看著上一輩緩緩邁入老年。 壞苦。 其實我心靈中的記憶,基因載體是可以使用非常久的,起碼萬年起跳,想離開就離開,不用經歷壞苦。 為何地球人短命又難熬,必須大量繁衍,促進演化,我心中有底,一路處理回來,但一言難盡。 一個高度複雜又老舊的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類總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社會卻充滿著分裂。在政治、文化、以及生活的各個層面,無論是地理上的小範圍還是個人心靈的獨立世界,人們都似乎不願意看到更大的外界。然而,認識世界的重要性是為了突破自我,並對社會與地球盡一份力。這是一個關於內心迷失、掙扎追求更好的思索之旅。
Thumbnail
人類總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社會卻充滿著分裂。在政治、文化、以及生活的各個層面,無論是地理上的小範圍還是個人心靈的獨立世界,人們都似乎不願意看到更大的外界。然而,認識世界的重要性是為了突破自我,並對社會與地球盡一份力。這是一個關於內心迷失、掙扎追求更好的思索之旅。
Thumbnail
茫茫人海,芸芸眾生, 多少人碌碌無為,虛度光陰。 多少人安於平庸,不敢追夢, 多少人最終在遺憾中度過一生。 不要在你死去之前死去 要活出精彩,活出自我 不被恐懼束縛,不被世俗羈絆 勇敢地追逐夢想 走出舒適圈,挑戰自我 才能不斷突破,獲得成長 不要害怕失敗,不要畏懼困難
Thumbnail
茫茫人海,芸芸眾生, 多少人碌碌無為,虛度光陰。 多少人安於平庸,不敢追夢, 多少人最終在遺憾中度過一生。 不要在你死去之前死去 要活出精彩,活出自我 不被恐懼束縛,不被世俗羈絆 勇敢地追逐夢想 走出舒適圈,挑戰自我 才能不斷突破,獲得成長 不要害怕失敗,不要畏懼困難
Thumbnail
生命終將結束,我們是地球的過客,沒有人知道死亡之後的事。既然是必經之路,何必擔憂呢?重要的是活出精彩的生命,行動起來吧!
Thumbnail
生命終將結束,我們是地球的過客,沒有人知道死亡之後的事。既然是必經之路,何必擔憂呢?重要的是活出精彩的生命,行動起來吧!
Thumbnail
所有人都在告訴你應不應該⋯⋯但是沒有人問過你想不想,就連你自己也沒有。當你的生命只用應不應該來衡量的時候,你把自己活成了痛苦。你覺得你應該如何、別人也覺得自己應該如何⋯⋯然後每個人都同時感到痛苦,因為沒有人出自於真心「想」這樣,而是認為「應該」如此⋯⋯
Thumbnail
所有人都在告訴你應不應該⋯⋯但是沒有人問過你想不想,就連你自己也沒有。當你的生命只用應不應該來衡量的時候,你把自己活成了痛苦。你覺得你應該如何、別人也覺得自己應該如何⋯⋯然後每個人都同時感到痛苦,因為沒有人出自於真心「想」這樣,而是認為「應該」如此⋯⋯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可能會有點沉重,雖然「生命」本來就是沉重的話題。 不知道身為讀者的你有沒有想過「我不想死」和「我不能死」之間的差別?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可能會有點沉重,雖然「生命」本來就是沉重的話題。 不知道身為讀者的你有沒有想過「我不想死」和「我不能死」之間的差別?
Thumbnail
★不再是對方希望我做什麼,而是自已想怎麼做。
Thumbnail
★不再是對方希望我做什麼,而是自已想怎麼做。
Thumbnail
不要輕視死亡,拿死亡當解決人生困境的唯一手段。可,不是苦中人,如何評判遭遇困境時當時舉目無援、看不到希望的絕望心境? 死亡,看似一個個體生命的結束,同時也是另一個人痛苦的開始。死亡、新生,相互傍隨。
Thumbnail
不要輕視死亡,拿死亡當解決人生困境的唯一手段。可,不是苦中人,如何評判遭遇困境時當時舉目無援、看不到希望的絕望心境? 死亡,看似一個個體生命的結束,同時也是另一個人痛苦的開始。死亡、新生,相互傍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