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其實是很久以前寫的了,今日重新整理了一下,想說就上傳當作個紀錄,也重新回憶。現在回去看當時的照片,眼眶會不自覺泛淚,那些日子只需要靠勞力工作,每天看著好山好水,無憂無慮,相較如今的生活,有如天壤之別。
那是 2016 年升大三的暑假,我第二次出國便獨自踏上美洲大陸,從台灣出發,獨自在機場睡了一晚,前後搭了高鐵、三班飛機、地鐵、接駁車、渡輪,終於抵達位於密西根州北方的 Mackinac Island,開始為期三個月的旅程。
決定到美國打工似乎是從高中就立下的夢想,因為沒那麼多預算出國遊學,打工度假似乎是當時最可行、最經濟實惠的方法。這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從高三暑假就開始計畫,從升大一的暑假開始打工存錢,升大二時整整兩個月的暑假也都在工讀中度過,最終在升大三暑假完成了我的美國夢。
一個鄉下長大的女孩,只在 16 歲時跟團去過一次日本,卻在 20 歲獨自踏上美國之旅,真不知道當時哪來的勇氣。
這些故事發生在密西根州的麥基諾島(Mackinac Island),這座島對於台灣人來說知名度不高,但或許你有看過一部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 ,這部 1980 年的電影可說是穿越時空劇情片之祖,整部片取景地就是這座麥基諾島。
它位於密西根州最北,與加拿大比鄰,冬日冷咧被冰雪覆蓋,夏日則成為美國人的渡假勝地,島上最特別之處是有不少戰爭遺跡及維多利亞風格建築,禁止機動車輛行駛,因此島上唯二交通工具是腳踏車及馬車。
踏上這座島,有如穿越時空,是這座島最最迷人之處。
我在島上的度假村 Mission Point Resort 工作,並在餐廳做過兩個職位,分別是收盤子的助理服務生和帶位員。助理服務生工作內容很雜,要捲餐具、搬冰塊、整理環境、收桌子、擦玻璃杯和擺餐桌,一開始常帶著全身痠痛入睡,有時班表甚至被安排從早上六點工作到晚上十點!整整十六小時,中午只有半小時吃飯時間。
雖然很累,但工作久了,也懂得慢慢調整心態,並自己找時間休息(摸魚),或者從工作中找樂趣,有時候是跟泰國、牙買加同事聊天,有時是跟客人聊天,那邊的客人大多是白人,因此常被問是從哪裡來的,曾經有位從福建移民到美國的華裔客人知道我會說台語後,開心的跟我聊了起來,最後給了豐厚的小費。
我工作過兩間餐廳,分別是 Round Island 及 Bistro。
Round Island 是個室內餐廳,早餐 Buffet 所在地,上早班最疲累,由於是自助,常常得收一堆盤子,尤其是有小孩的桌,位子上往往像被轟炸般雜亂,有時外面有一堆人在排隊,服務生為了增加翻桌率賺多點小費,會變得異常苛刻,但我其實可以理解,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每年最重要賺錢養家的時間,而我,只是來體驗人生的普通大學生。
Bistro 是度假村唯一室外餐廳,供應的餐點較為日常,周末的下午都會有 Live 音樂,配上周圍美景,根本是天堂,這間餐廳只營業到九月中,等秋天到來溫度開始下降,戶外餐廳便停止營業。
到了 8 月底,我被調到 Bistro 當帶位員,這是個超級爽缺,只需要站在那裏等客人上門帶他們入座,平時則充當服務台回答客人的疑難雜症,我在 Bistro 只完整工作了一周又被調回原本的餐廳,因為到了 9 月已是淡季,有時整個下午只有兩三隻小貓走過。
在渡假村工作的 3 個月,是我首次感受到在一間企業上班是甚麼模樣。
在剛到島上沒多久,就被通知要強制參與一場會議,會議中,全體主管一一介紹自己的職位和姓名,也介紹了這間渡假村的故事,並要所有員工一一站出來介紹自己從哪來、擔任甚麼職位,當時我的直屬主管是塞爾維亞人,同事有牙買加、菲律賓、泰國、塞爾維亞以及哈薩克人,基本上公司就是小小聯合國。
前面有提到這座島嶼基本上只有夏天有觀光客,因此島上的員工多是季節性暫駐者,來源大宗為牙買加,牙買加同事每年夏天到島上工作,冬天則回到自己國家過原本的生活。這種生活模式,對當時 20 歲的我可是的不小的文化衝擊。
此外,這也是身為學生的我,首次瞭解到職場的溫暖、現實與冷酷。工作上,有個我很喜歡的牙買加同事,它是 Bartender,個性幽默很喜歡講笑話娛樂大家,當時我最喜歡的,就是關店時聽他說垃圾話,他在度假村工作多年,突然因為賣酒給未成年,遭那位少年的家人投訴,而被公司豪不留情的解雇。
麥基諾島是度假小島,因此島上不乏觀光景點及娛樂活動,這座島有著太多故事、太多老房子,因此,我拿了島上地圖,決心用雙腳走遍整座島嶼,其實這座島不大,一個下午就能完成步行環島,但我當時想做的,是走遍島上每個角落,我常跟室友隨意散步,每到一個岔路,就猜拳決定走哪個方向,也因此發現不少美景。
到工作後期,因為逐漸步入淡季,工作排班時間變少,為了增加收入,在塞爾維亞同事的邀約下,我們一起到小島鎮上面試第二份打工,後來我甚至嘗試獨自帶著手寫履歷,一間間商店詢問是否有缺人手,最終雖然沒有找到工作,卻意外遇見當時有參與拍攝〈似曾相識〉電影的在地居民!
很多人關心的,是打工結束後賺的錢是否跟支出打平?最後我用打工賺到的錢愜意的在紐約、波士頓玩了快兩個禮拜。玩樂是其次,這趟旅行帶給我的遠遠不只如此。
所有看似不相關的點,最後終究能夠連成一條線。
打工結束後,我特意選擇搭乘陸路巴士、火車前往美東,在火車上,我遇到了一個阿姨,並把跟這位阿姨聊天的故事投稿到換日線,這篇文章讓我在一年後升大四的暑假獲得在換日線實習的機會。而在換日線實習的過程,讓我進一步開了眼界,成為我從文組轉職的契機,間接造就了我現在在越南的生活。
一切巧合得有點可怕,卻又合理的讓人覺得其來有自。而這些故事,請容許我之後再慢慢用文字整理,重新梳理過去的過程,也算是重新審視過去,進而期許未來的一種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