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身上有烤麵包香氣的大人:讀《l'enfant silence》(沈默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個小女孩在暴戾乖張家庭下生活,漸漸失去語言表達機會與能力,繼而關閉感覺而變得麻木。幫助他們的解方是什麼呢?

故事最後,女孩化文字為利剪,懷裡布娃娃被縫上的嘴剪開,圖像上那些一直受困於枝枒樹杈中的鳥兒,也展翅飛遠。


   素未謀面的後巷鄰居近來家中多了個小嬰兒,不時傳來孩子哭聲,但接著卻是大人的吆喝斥責,小小生命應該讀不懂這些語言,但卻能清楚感受到不舒服的氛圍吧。

    聽著這近乎嘶吼的哭泣聲,猜想他或許是個敏感的孩子,是聲響、氣味、光線還是食物牽動了他?而家長會對此喝斥,是否他也曾是個敏感的孩子,只是當年未得到合適的對待?

    孩子在動輒得咎的環境下成長,會不會變成一朵失語花呢?失語花,是我讀繪本《沈默的孩子》聯想到的名字。這本法文圖畫書由法國童書作家Cécile Roumiguière負責撰寫文字,用「狼」的意象來代表家長,以香蕉混著烤麵包的氣味來描述老師,如此隱喻卻清楚的形式,細細勾勒出一個小女孩在暴戾乖張家庭下生活的心境,明白她漸漸失去語言表達能力的原因,也見證了她決定啟齒表達自己。

    Benjamin Lacombe繪圖將故事氣息傳達得十分契合。他形塑的主角顯現出「蘿莉塔」的嬌嫩與陰鬱,用色與配件則既有哥德風味的闇沈,卻又不失細膩與柔和的線條。圖文唱和間,帶領讀者一訪這朵失語花所面臨的困境與最後掙脱。

    例如:文字敘述兩匹狼跨進女孩所在空間的場景,牠們齜牙咧嘴,低吼嚎叫,「空中揮舞的皮帶,將她整個吞掉」;然而圖像並沒有直接繪出暴力場面,而是以女孩直擊的雙眼,沒有嘴巴的臉部大特寫來表徵,詮釋出受害者有時會以抽離方式來因應困局,並且因此失去了語言表述能力。

    在「人類圖」中有一種說法:我們是帶著自己的生命設計圖來到人世的,透過活著逐漸找到並發揮自己的天賦。然而有些生命的設計可能在孩童時期不容易被成人理解,例如:性格中的執著——經常被強硬的家長視為不聽話、不受教,而打壓、遏止或硬掰孩子們的自性發展。

    失去表達機會與能力的孩子會漸漸關閉感覺而變得麻木,這也是小女孩沈默的肇因。幫助他們的解方是什麼呢?穿插在書中情節的是課堂上文字教授的口訣:「A avec l’aouette, B berce le bébé, C comme un cygne…」(A緊跟著雲雀,B搖晃著小嬰兒,C就像一隻天鵝……)。我的解讀是:孩子的情緒透過語文學習而得到表達管道。

     我們的感受是天生具備的,但表達卻需後天學習。亦即,我們不須教導便知道饑餓、疼痛、恐懼……的感覺,但我們並不知道該怎麼將之表述與傳遞!也許是語言,可以是繪畫,或者用舞蹈,那一朵朵失語花終會找到專屬他們的表達方式。

      在《不反應的練習》(究竟出版)書中,作者草薙龍瞬引佛學來解煩惱,其中「用語言確認內心狀態」便是「明快處方箋」的第一帖配方。故事裡的小女孩最後化文字為利剪,懷裡布娃娃被縫上的嘴剪開,圖像上那些一直受困於枝枒樹杈中的鳥兒,也展翅飛遠。

    其實那些喜愛閱讀的朋友,都已是懂得自我覺察並正視當下的醒悟者,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將這些好故事交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的手上呢?

    不妨先做個身上有烤麵包香氣的人吧,去播散閱讀的種子,期待有一天那些不經意變成失語花的大小讀者,能聽到、讀到這些為他們而寫的故事,然後學會表達,讓心中的鳥振翅遠颺。#

avatar-img
3會員
35內容數
逛逛法國圖書館,讀讀法文繪本,說說法國漫遊五四三 「黑豬讀創生活圈」文稿搬遷倉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朱靜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實際所遭遇的,在化為言語文字表達後,都會被濃縮、篩漏、修剪、淬煉……最後真是「一切盡在不言中」啊! 《母熊寫的信》(Les lettres de l’ourse) ,文/Gauthier David、圖/Marie Caudry 封面給我一股熟悉感,我們在哪兒見過吧?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無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這場一夜春夢,這泡影般的夢幻因敘述顯得虛無幽怨,但卻在粉色系妝點下,不再哀傷,反倒甜美了起來! 《尤利西斯》(Ulysse) ,文、圖/Alexandra Prichard
這個熱到快融掉的夏天,無比感謝那些默默站在路旁的巨人們——它們不似冷氣機:只管自己涼爽而盡朝室外排放熱氣,樹木們既提供涼蔭,還養眼與富饒眾生。 《巨人們沈默倒下》(Les Géants Tombent En Silence) 文、圖/Barroux
老是千篇一律的滑稽逗趣故事!可是,為兒童創作的圖書,真的可以跟小朋友說難過的故事嗎? 《木頭製的樹》(L’arbre en bois) 文、圖/Philippe Corentin 光書名就顯現出荒謬、哀傷感——樹,本來不就是木質的嗎? 但用木材再製回樹的樣子,那還算是原本的樹嗎?
一隻小紅鳥在乾旱季節棲身於一株叢林中最高大的樹,得著巨樹庇蔭,於是放聲歌唱。 小紅鳥和大樹,孩子與家庭,旅人與驛站,這一身與這一生…… 《樹之歌》(La chanson de l’arbre)文、圖/Coralie Bickford-Smith
掐指算算:這趟三個月的旅程,一共搬了15次家。     而填在兩個移動點之間的是「等待」,前一處十至十一點退房,下一處下午三點至四點才能入住,所以移動通常表示會有四到六小時的空檔「無處安身」。     有伴一起耗當然便利許多,泡泡咖啡廳聊天,輪流看守行李去上廁所,或附近小逛一會兒。
我們實際所遭遇的,在化為言語文字表達後,都會被濃縮、篩漏、修剪、淬煉……最後真是「一切盡在不言中」啊! 《母熊寫的信》(Les lettres de l’ourse) ,文/Gauthier David、圖/Marie Caudry 封面給我一股熟悉感,我們在哪兒見過吧?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無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這場一夜春夢,這泡影般的夢幻因敘述顯得虛無幽怨,但卻在粉色系妝點下,不再哀傷,反倒甜美了起來! 《尤利西斯》(Ulysse) ,文、圖/Alexandra Prichard
這個熱到快融掉的夏天,無比感謝那些默默站在路旁的巨人們——它們不似冷氣機:只管自己涼爽而盡朝室外排放熱氣,樹木們既提供涼蔭,還養眼與富饒眾生。 《巨人們沈默倒下》(Les Géants Tombent En Silence) 文、圖/Barroux
老是千篇一律的滑稽逗趣故事!可是,為兒童創作的圖書,真的可以跟小朋友說難過的故事嗎? 《木頭製的樹》(L’arbre en bois) 文、圖/Philippe Corentin 光書名就顯現出荒謬、哀傷感——樹,本來不就是木質的嗎? 但用木材再製回樹的樣子,那還算是原本的樹嗎?
一隻小紅鳥在乾旱季節棲身於一株叢林中最高大的樹,得著巨樹庇蔭,於是放聲歌唱。 小紅鳥和大樹,孩子與家庭,旅人與驛站,這一身與這一生…… 《樹之歌》(La chanson de l’arbre)文、圖/Coralie Bickford-Smith
掐指算算:這趟三個月的旅程,一共搬了15次家。     而填在兩個移動點之間的是「等待」,前一處十至十一點退房,下一處下午三點至四點才能入住,所以移動通常表示會有四到六小時的空檔「無處安身」。     有伴一起耗當然便利許多,泡泡咖啡廳聊天,輪流看守行李去上廁所,或附近小逛一會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深夜的巷弄裡,油煙味伴隨著小女孩的啜泣聲。她小小的手緊握著竹簍,裡面裝滿了還帶著熱氣的燒肉粽。父親的病容浮現在眼前,她擦乾眼淚,繼續沿著小巷吆喝:「燒肉粽~燒肉粽~」 鐘錶滴答滴答地響著,夜色深沉。小女孩揉揉惺忪的睡眼,躡手躡腳地走出房間。廚房裡,父親正忙著包粽子,額頭上佈滿了細密的汗珠。
幼兒園大班的女兒,我請她拿故事書一起來親子共讀,她回我『聽不到』, 我的怒火正在點燃......
Thumbnail
如何面對深不見底的悲傷?如何適當地愛著傷心的人?《姊姊住在壁爐上》故事裡的孩子們,教會了身為大人的我們。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題外 在方格子所發的每一篇文章, 都是在與內在自己對話跟了解自己, 真正要的是什麼, 從文字療癒自己,以及與不斷內在小孩對話, 我知道內在小孩的她, 曾經她是被我塵封在一個, 木製的六邊形盒子裡, 放在森林中的土裡,當我打開蓋子時, 看到自己的內在小女孩,留著長髮, 捲曲著身體
Thumbnail
小孤兒,你別擔心,我的陽台可以再讓你多住幾年。你可以安心長大、開花、做自己。我不會嫌你的花臭臭,我不會像傷害你媽媽的人那樣傷害你,儘管我的心也曾經被蒙蔽。
Thumbnail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講述家庭問題、創業心態議題(非愛情類)。本文沒有金句節錄、不再復述雞湯。
Thumbnail
妳是否覺得小孩有情緒的時候,都要慎重處理呢?我不覺得。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深夜的巷弄裡,油煙味伴隨著小女孩的啜泣聲。她小小的手緊握著竹簍,裡面裝滿了還帶著熱氣的燒肉粽。父親的病容浮現在眼前,她擦乾眼淚,繼續沿著小巷吆喝:「燒肉粽~燒肉粽~」 鐘錶滴答滴答地響著,夜色深沉。小女孩揉揉惺忪的睡眼,躡手躡腳地走出房間。廚房裡,父親正忙著包粽子,額頭上佈滿了細密的汗珠。
幼兒園大班的女兒,我請她拿故事書一起來親子共讀,她回我『聽不到』, 我的怒火正在點燃......
Thumbnail
如何面對深不見底的悲傷?如何適當地愛著傷心的人?《姊姊住在壁爐上》故事裡的孩子們,教會了身為大人的我們。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題外 在方格子所發的每一篇文章, 都是在與內在自己對話跟了解自己, 真正要的是什麼, 從文字療癒自己,以及與不斷內在小孩對話, 我知道內在小孩的她, 曾經她是被我塵封在一個, 木製的六邊形盒子裡, 放在森林中的土裡,當我打開蓋子時, 看到自己的內在小女孩,留著長髮, 捲曲著身體
Thumbnail
小孤兒,你別擔心,我的陽台可以再讓你多住幾年。你可以安心長大、開花、做自己。我不會嫌你的花臭臭,我不會像傷害你媽媽的人那樣傷害你,儘管我的心也曾經被蒙蔽。
Thumbnail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講述家庭問題、創業心態議題(非愛情類)。本文沒有金句節錄、不再復述雞湯。
Thumbnail
妳是否覺得小孩有情緒的時候,都要慎重處理呢?我不覺得。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