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風琴式拉頁繪本

「蒲公英」風琴式拉頁繪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起風時就會想起在Villeurbanne人權公園,草地上看到滿天蒲公英絨球棉絮飄呀飄~

這回就來分享關於這種神奇植物的繪本:《沛潘好奇筆記/蒲公英》《沛潘好奇筆記:蒲公英》(Petit carnet de curiosités de Maggnus Philodolphe Pépin/ Le pissenlit ),圖、文/Thierry Dedieu

這本小小的風琴式拉頁繪本,是去年在法國倒數第二天、最後一個購物日

於Lille的一間折扣書店遇見的。機會難得到狠狠地多買兩本,一本分享,一本珍藏。

只要有機會:講座、文章、說故事、讀書會,我都會趁勢介紹Dedieu的作品,此書是他早期創作。

而這位Maggnus Philodolphe Pépin是一系列繪本的主角,我在Openbook閱讀誌中《是雲霄飛車?!》一文中介紹過,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20662

當時用「馬格努斯」直譯他的名。現在想想:應該用姓相稱才對吧!於是改譯為「沛潘」—「沛」與其旺盛好奇心相呼應!

沛潘是植物、礦物與昆蟲學者,雖然個兒頭只有三個蘋果高,但旺盛的好奇心直衝雲霄。

這本筆記是他對蒲公英的觀察紀錄。從蒲公英命名由來,生長過程到食譜,速寫、快記成一本簡短、生動又有趣的小書。

其實蒲公英的英文dendelion,源自法文對這種植物的俗稱dent-de-lion,字面意思是「獅子的牙齒」。

為什麼?仔細看看它的葉子!

蒲公英法文pissenlit,跟食用葉子後的生理反應有關。piss-en-lit——尿在床上~~利尿作用啦!

整本書採風琴式拉頁設計,既忠實紀錄,也幽默呈現。怎麼個有趣法呢?跟沛潘這個人物特質有關。例如:他手持蒲公英絨球許願時———

—————記得要———順著風啦!


avatar-img
朱靜容的沙龍
5會員
42內容數
逛逛法國圖書館,讀讀法文繪本,說說法國漫遊五四三 「黑豬讀創生活圈」文稿搬遷倉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朱靜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狼好餓時》(Quand le Loup a Faim),文/Christine Naumann-Villemin,圖/Kris Di Giacomo 法文形容「好餓」,會用「有狼的餓」(avoir une faim de loup),猜想:因此狼就成了「肚子餓」的最佳演示角色了吧!每次讀到狼的
冒險重在結果?還是過程? 這是在台中國資圖三樓比利時資料中心借來的繪本:《口袋微旅行》(Voyage de poche),文/Séverine Vidal,圖/Florian Pigé。兩位創作者都是法國人,但出版社位在布魯塞爾,所以被歸類為「比利時」繪本館藏。 poche,口袋,也可以是小型的
四月26日,我在台中國資圖有一場分享,名為《圖畫書好看「法」》, 將從國資圖的法文繪本館藏說起。於是到其三樓比利時資料中心挖挖寶,借了這本以palindrome方式發想創作的繪本《孿生國遊記》(J’étais au pays de Ava & Ève),文、圖/Anne-Margot Ramste
《當狼好餓時》(Quand le Loup a Faim),文/Christine Naumann-Villemin,圖/Kris Di Giacomo 法文形容「好餓」,會用「有狼的餓」(avoir une faim de loup),猜想:因此狼就成了「肚子餓」的最佳演示角色了吧!每次讀到狼的
冒險重在結果?還是過程? 這是在台中國資圖三樓比利時資料中心借來的繪本:《口袋微旅行》(Voyage de poche),文/Séverine Vidal,圖/Florian Pigé。兩位創作者都是法國人,但出版社位在布魯塞爾,所以被歸類為「比利時」繪本館藏。 poche,口袋,也可以是小型的
四月26日,我在台中國資圖有一場分享,名為《圖畫書好看「法」》, 將從國資圖的法文繪本館藏說起。於是到其三樓比利時資料中心挖挖寶,借了這本以palindrome方式發想創作的繪本《孿生國遊記》(J’étais au pays de Ava & Ève),文、圖/Anne-Margot Ram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