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5|閱讀時間 ‧ 約 35 分鐘

《部落格四周年紀念篇》:經營姆斯的閱讀空間,我學到的 5 件事!

    raw-image

    如題,我的部落格已經邁入四周年啦(大撒花)。剛寫滿十篇文章時,我曾發表〈寫了10篇部落格後,我學到的6件事!〉一文。經過了 1400 多天的累積,我從一開始只寫文章,到後來經營社群,之後又開始錄製 podcast,對經營自媒體這件事又有了更深的體悟。所以這篇文想來和大家分享這些年我經營「姆斯的閱讀空間」所學到的 5 件事。

    【1. 開始才是王道】

    首先,我學到了「開始」的力量。在〈魯宅如我是怎麼開始寫東西的?〉曾提過,雖然我早就想分享閱讀心得,但總是以各種理由拖延。比如覺得自己文筆不好,因此買了許多寫作書籍、花錢上了好幾堂線上寫作課;又或者對自己說,現在在科技業工作太忙,真的沒時間,等有錢有閒再開始吧。

    事實上,這些理由都站不住腳。無論學再多寫作的知識,沒真槍實彈地動筆(或該說打字),就只是空談。有錢有閒這種想法更是毫無必要。以我現在寫部落格、社群和錄製 podcast 來說,其實根本不太需要花太多錢。而且,就算是身在高工時的科技業,還是有不少時間可以利用。這些理由,說到底只是藉口而已。

    事實上,很多問題,只要先「開始」了,就能迎刃而解。像是開始發表文章後,透過實際的操作嘗試,我才了解之前書或課程中所講的觀念要怎麼應用,並逐漸有寫作進步的實感。而開始弄〈姆斯的閱讀空間〉後,我才發現,以前下班其實虛耗了不少光陰。現在把這些時間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結果反而更加充實和快樂。

    經營到現在,我可以很肯定的說:只要你有想做的事情,就給自己一個機會,放手試試看吧。開始做,就對了!

    只要你願意,隨時都可以起飛

    【2. 肯定努力的價值】

    如開頭說的,這四年來,我從原本只寫部落格,逐步拓展到經營社群,之後甚至創立了自己的 podcast 節目。這段過程帶給我一個重要的啟示,就是重新肯定了「努力」的價值。

    在高中時,我很常對自己說:「頭腦不好只能比別人更努力。」這句話在當時被各路學霸碾壓的日子裡,給了我很大的力量,幫我撐過那段艱難的時光。即使畢業後,我也常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然而,這句話其實也隱含著對一種自卑感,認為自己頭腦差、沒才華,只能靠努力來彌補。

    然而這段經營自媒體的日子,讓我的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的我,更願意相信努力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價值,而不僅僅是因為天分不足下的不得不。

    在《這位台灣郎會說25種語言》這本書中,作者謝智翔提到:「大家以為語言學的好或會很多語言的人一定有什麼秘訣,事實上秘訣並不存在,大多數人只是花了很多時間而已。」他發現,許多語言學得很好的人所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唯一的共通點就是「持續不懈」地努力。

    覺得這概念不僅是語言,也適用在其他許多領域。以我經營自媒體來說,四年來,我寫了超過200 篇部落格文章、產出了近 200 篇社群圖文, podcast 也即將迎來第100集。而要完成這些,我所做的其實就是每天下班花幾個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作圖和錄音而已。這些看似微小的努力,經過四年的積累,最終產生了相當可觀的成果。

    當然,很多時候努力不一定很有用(比如讀書考試),但在很多方面,努力確實能夠創造價值。雖然現在的我仍會羨慕那些頭腦好、有才華的人,但我也開始相信,透過努力,我也能做到一些只有我才能做到的事。

    試著多相信一點努力的價值吧

    【3. 專注於可控】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前面講努力的部分有點雞湯(笑)。所以這邊我想再延伸講清楚一點,就是我認為努力用在「對」的地方。這邊不是要講什麼「選擇比努力」重要這種老調,而是想分享一個觀念:專注在可控的事物。

    作為自媒體創作者,不管是寫文章、弄社群圖文或是錄 podcast, 都會直接面對許多外在的具體「評價」。例如點閱數、觸及率又或者是收聽數等。這些數字都赤裸裸地在告訴你做得好或不好。四年來,我經歷過多次發文表現不佳或貼文觸及率低的狀況。不僅讓我煩惱自己是否做得不夠好,有時甚至會懷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意義。

    然而,去年媽媽離開卻讓我猛然醒悟。媽一直都很支持我做這些事情。還記得她在我寫第一篇文章時曾對我說:「我覺得你寫得很好,要繼續寫下去。」讓當時萬分懷疑自己的我有了繼續分享的勇氣。想來,我會喜歡上閱讀,其實就是受到媽媽的影響。她讓我體會到閱讀的美好,而我希望能將這些美好分享給更多人。「分享閱讀」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那些外在的數據。感謝媽媽,讓我重新找回了寫作的初衷。

    當然,莫忘初衷說來容易做來難(相信有在弄自媒體的都懂)。這時候,斯多葛學派的「控制二分法」就非常有用。控制二分法簡單來說,就是要專注在自己能夠控制和改變的地方,而不要把心力花在那些無法掌握的事物上。對我來說,努力持續分享閱讀是我可以控制的事情;至於文章點閱、社群觸及或者是 podcast 收聽數,則是屬於我無法掌控的範疇。

    所以,我應該把努力的重點放在享受閱讀與固定分享上面,而不是被外在的「價值」給綁住。這並不是說數據不重要。它們可以拿來參考,做為未來調整的依據,但不應該讓這些「數字」成為定義自我的工具。

    「莫忘初衷,專注可控」——這是我學到的第三件事。

    專注在可以掌控的事情上才不會迷失自我

    【4. 把握核心】

    因著「莫忘初衷」,我想接著來談我學到的第四件事:把握核心。

    開始經營〈姆斯的閱讀空間〉前,我做了很多規畫,想盡可能將各種可能的面向都考慮周全,這樣在實際操作時才不會手忙腳亂。當然,計畫很重要,我也很感謝當時那個未雨綢繆的自己。然而,經營這段時間也讓我明白,很多事情其實是無法事先規劃好的。

    例如,在開始寫部落格前,就常看到有人建議經營自媒的內容要「越窄越好」,因此我最初的想法是先分享各種不同領域的書籍,觀察哪個類型比較受歡迎,再專注於分享那一類的書籍。但後來發現,這種做法並不符合我的閱讀習慣。幾經思量,還是決定維持現在這樣的雜食模式。畢竟,喜歡閱讀才是我開始分享的初衷,為了「經營」改變好像有點本末倒置。

    而事實上,因著這樣「分享閱讀」的初心,我反而遇見了許多一開始規劃時完全沒預料到的驚喜。比如,透過寫部落格和經營社群,我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寫友和書友。除了可以一起討論寫作和閱讀,還能一同分享經營自媒體的甘苦。此外,我還收到了許多出版社的贈書邀約,因而與一些編輯或行銷建立了許多良好的互動和連結。甚至我還接受了幾個 podcast 專訪,透過聲音將我對閱讀的熱愛傳得更遠。

    這些經歷都是我在開始分享閱讀之前從未預想過的。這讓我想到李惠貞在《成為自由人》裡面的說的:「只要把握好核心,路就會自然展開」。想想真的是這樣子,只要把核心抓好,就能夠自由開展出各種的可能性。

    把握住核心,宇宙會自己展開

    【5. 善用連結】

    我所學到的最後一件事是要善用「連結」的力量。

    這些年經營自媒體我獲得了許多寶貴的連結。很多都很暖,像是很多人會留言或私訊分享他們看到我內容後的心得。每次看到這些回饋都非常感動,覺得自己的心血沒有白費,時間花得很有價值。謝謝每個與我連結的人,你們都是支持我繼續努力更新的動力。這邊貼幾個有經過同意可以公開的私訊: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回饋都是正向的。畢竟在人江湖走跳,不可能事事順風。在《部落格周年紀念篇》中曾分享過的如下的負面留言,現在看來依然心頭微刺:

    負能量推文

    當然,現在的情緒已經淡了許多。必須說,之前真的太在意負面的批評了,卻忘記那些良善的才是大多數。經過幾次的磨練,我已經能漸漸地看輕這些偏酸話語,甚至還能反過來利用它們增強自己的抗性。

    這邊強調一下,批評不一定是壞事。像前些日子,我在批踢踢書版分享《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的心得時,就收到一些不那麼贊同的推文:

    與網友的討論

    但是這些留言都有清楚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便口氣微酸,但我反而很開心可以透過閱讀分享,與他人一起討論、認識不同的觀點,並一起開鑿更多的可能。簡言之,只要專注在有建設性的回饋就好,至於那些沒有營養的酸言酸語就隨它去吧。

    總的來說,只要能妥善運用正面與負面的連結,就能讓自己走的更穩、更遠。這點我相信不僅適用於經營自媒體,在人生的許多方面也是如此。

    連結能創造出更多可能性

    【後記】

    來到第四年,感覺自己的心態也越趨穩定,不像之前那麼慷慨激動(笑)。當然,我依然非常感謝過去這段時間裡不斷努力的自己。真心覺得,這幾年開始分享閱讀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充實和快樂的時光。

    這邊還是要感謝每個曾經看過或聽過我內容的大家。同時也要再次跟每個給我回饋的人說聲謝謝。儘管前面說得很漂亮,但我還是偶爾會因為內容反應不佳而感到迷惘。有時也會擔心自己創作的東西是不是真的有價值,而不是「電子垃圾」。每當這些時候,你們的回饋都會給我很多力量。

    這邊想分享一下之前分享〈陪我走過悲傷的3本書〉時,網友寫的推文:

    真情的推文

    這讓我想到《鬼才之道》裡面提到的那句大哉問:「到底「什麼」是被看見呢?」如同這位網友說的,比起被大量看見,我更希望每個連結都能「真且深」吧。

    最後,想對自己說:「邁向第五年囉,別忘了初衷,繼續開心地分享吧!」

    最後的最後,想對媽媽說:「愛妳!」其他就不多說了,我知道妳懂!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