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寫文的理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五年前我還是軟體 PM 的時候,經營了一個 medium,紀錄了很多我在從事 PM 過程中所學的事

當時幾乎是以週更多篇的頻率在更新,也累積了一些些成果,粉專有將近 3,000 位追蹤者(真的是一些些),也曾受邀去分享 PM 心得

後來因為工作轉換就停止更新了,一來是因為多了一些 PM 工作的經驗,不再像一開始一樣每天都有學到新事物,二來也因為年資增長,有了更多社會的考量後,開始對自己分享的內容覺得不自信,覺得「自己的東西寫得這麼淺,真的有人要看嗎?」所以停止了更新


而現在,之所以會重新寫文,主要是今天想找出一篇過去的文章分享給朋友時,從滑臉書找文章的過程中,看了自己很多篇不同時期的發文,我從檢視這些文章的過程中回顧當時的自己,回想起「原來當時的我在想這個啊!」

能夠「回顧不同時期的自己」讓我蠻開心的,因為我可以從過程中明確地意識到自己過去這段時間有什麼不一樣

最早開始做這種心情/學習記錄,要回到我國中三年,當時我有寫日記的習慣。對於當時目標升學的我來說,日記中最常出現的是對自我的警惕

如果再不認真唸書就沒辦法考上建中囉
你再偷懶下去,只會離建中愈來愈遠!

現在回頭看,會覺得沒考上建中真的不是世界末日(我最後也真的沒考上 XD),但對於當時的我來說,考上建中就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事了 😂

因為有了日記的紀錄,讓我可以想起當時的我對於考上建中這件事有多偏執,偏執到 10 篇日記中,估計有 5 篇以上都是在講建中或是考試相關的主題。雖然現在回頭看,會覺得當時的自己過於強調考上建中的重要性,但追求好學校也是人生很重要的過程,也讓我回想起曾經青澀的自己


這次回鍋寫文,不知道會持續多久,不過這次的目標蠻明確的,是希望透過寫文章為自己的生活留下紀錄,讓未來的自己得以回顧,至於過程中是不是可以讓讀者從過程中學到東西則是其次

因為寫文的目標很明確是為了自己,所以當初放棄寫文的理由「擔心自己文章深度太淺」不復存,也希望自己可以因此堅持久一點


20240917 更新:

新寫了一篇文章,紀錄如何克服「擔心自己文章深度太淺」的焦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ta Analyst 的學習筆記
2會員
20內容數
多年經驗的數據分析師,透過部落格記錄職場心得以及生活所學 主要會分享以下三類型的主題 1. 職場心得:包含數據分析師的工作經驗以及職場所學 2. 觀影心得:會分享我從電影、影集以及動畫中所學習到的內容 3. 生活雜談:其他不在上述兩類的內容
2025/03/17
上週末聽完這集 Podcast「胡程維 - Google NotebookLM 工程師,AI 與哲學美麗的交會:重塑思考、學習與自我實現」,收穫滿滿,想透過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學到的內容與一些心得。
Thumbnail
2025/03/17
上週末聽完這集 Podcast「胡程維 - Google NotebookLM 工程師,AI 與哲學美麗的交會:重塑思考、學習與自我實現」,收穫滿滿,想透過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學到的內容與一些心得。
Thumbnail
2024/09/28
作為《心態致勝》的成長思維支持者,我一直堅信,人的能力和智慧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與努力得以提升。然而,隨著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經驗累積,我逐漸意識到,成功並不僅僅來自努力,運氣也在職場表現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Thumbnail
2024/09/28
作為《心態致勝》的成長思維支持者,我一直堅信,人的能力和智慧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與努力得以提升。然而,隨著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經驗累積,我逐漸意識到,成功並不僅僅來自努力,運氣也在職場表現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Thumbnail
2024/09/17
分享知識的價值不在於其絕對深度,而在於它是否能幫助那些需要它的人。
Thumbnail
2024/09/17
分享知識的價值不在於其絕對深度,而在於它是否能幫助那些需要它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隨筆分享關於我的格誌決定移居的一些瑣碎記事。
Thumbnail
隨筆分享關於我的格誌決定移居的一些瑣碎記事。
Thumbnail
在平時,一個事件的發生或結束,我都會在社群媒體上透過「寫文章」記錄下來。 原先的想法是「分享」那些時間中所見所聞,甚至是所學,但自去年底經歷了親愛的外公瀟灑離去,並一如繼往的撰寫文章「分享」過後,我對於寫文章這件事的想法轉變成了一種「回憶」的方式。
Thumbnail
在平時,一個事件的發生或結束,我都會在社群媒體上透過「寫文章」記錄下來。 原先的想法是「分享」那些時間中所見所聞,甚至是所學,但自去年底經歷了親愛的外公瀟灑離去,並一如繼往的撰寫文章「分享」過後,我對於寫文章這件事的想法轉變成了一種「回憶」的方式。
Thumbnail
我們都應該學習,更多關注在自己身上
Thumbnail
我們都應該學習,更多關注在自己身上
Thumbnail
從MEDIUM第一篇文章開始算起,寫作至今已過四個年頭,累積百篇文章,跟老友相聚、新友相識之時,不免都會問說:「我為什麼要寫作?寫作的目的是什麼?」 這問題我早早就有了答案:透過文章,發揮影響力。透過文章分享過來人的經驗,讓後進者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試圖用過來人的經驗,當個指引他人方向的引路人。
Thumbnail
從MEDIUM第一篇文章開始算起,寫作至今已過四個年頭,累積百篇文章,跟老友相聚、新友相識之時,不免都會問說:「我為什麼要寫作?寫作的目的是什麼?」 這問題我早早就有了答案:透過文章,發揮影響力。透過文章分享過來人的經驗,讓後進者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試圖用過來人的經驗,當個指引他人方向的引路人。
Thumbnail
我是一個念舊的人,甚至到去年年初大掃除時才把高中的參考書給回收處理,還給書櫃一點喘息的空間。我特別重視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連結,相較於昂貴的禮物,一張手寫明信片更和我的胃口。
Thumbnail
我是一個念舊的人,甚至到去年年初大掃除時才把高中的參考書給回收處理,還給書櫃一點喘息的空間。我特別重視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連結,相較於昂貴的禮物,一張手寫明信片更和我的胃口。
Thumbnail
抱持著「好事會繼續發生在路上」的信念,轉而投入今天要做的報告,但由於製作這份報告時,我採取的作法是「文本精讀法」對文本中,出現的缺漏(不是文字上的缺漏,而是內容中,對於事件的陳述,過於簡要,而省略細節,出現跳躍式的敘述等)我不想在簡報中,做我的詮釋與補足,於是就如實呈現專書的內容,並加以註記、摘要。
Thumbnail
抱持著「好事會繼續發生在路上」的信念,轉而投入今天要做的報告,但由於製作這份報告時,我採取的作法是「文本精讀法」對文本中,出現的缺漏(不是文字上的缺漏,而是內容中,對於事件的陳述,過於簡要,而省略細節,出現跳躍式的敘述等)我不想在簡報中,做我的詮釋與補足,於是就如實呈現專書的內容,並加以註記、摘要。
Thumbnail
在上大學前,就是會對自己的高中生活還是有一個總結,以及對二度上大學生活總還是會有同樣的憧憬,夾雜著過往的失望和對未來的期盼,大概就是十二月會想多提的一些內容。
Thumbnail
在上大學前,就是會對自己的高中生活還是有一個總結,以及對二度上大學生活總還是會有同樣的憧憬,夾雜著過往的失望和對未來的期盼,大概就是十二月會想多提的一些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