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7 不一樣的自我介紹:重新認識自己

CHAPTER 27 不一樣的自我介紹:重新認識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起來玩玩一個不一樣的自我介紹吧! 

在IG上看影片時剛好看到有人玩一個很特別的自我介紹方式,規則是不能提到 家人、工作、愛好、宗教信仰、國籍種族。 


很有趣的是,這是一場不僅僅是對他人的自我介紹,也是一場內心自白,對自己深挖後的重新自我認識。
當我們都以為我們可能會描述的很枯竭,因為不能提及自己在社會上扮演的那些角色,甚至是愛好興趣。
但最後我們卻意外地在這個過程裡,收穫更多自己和自己對話的美好時光。 
如果可以跟陌生人一起分享,應該也會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也許會有更深的交流發生! ​  

                                        


Part1 - 第一次給彼此時間寫下對自己的描述

[P]

我是一個樂觀、愛笑的女生,喜歡從生活中找樂趣,感受生活本身帶來的美好,是一件很療癒我的事。我是一個很能快速轉念的人,也因為正向思維的習慣,讓我時常專注在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上,而非那些無法控制的事情,也能在面對無法控制的處境中,容易接受當下的狀態,而非執著那些無法改變的事情。

對於水壺有個潔癖,無法接受除了水以外的東西出現在裡面。有著對於生活的一些模式,喜歡用牌卡來祝福自己或他人、用畫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藉由自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混亂...。在自己狀態不佳的時候會用靈擺調頻;面臨選擇的時候,有時也會使用它來做選擇的指引。 

是個很懶得穿脫的人,但又喜歡配件帶來的能量,配件不多,但都是真心很喜歡的。是個懶惰的人,面對新的東西習慣先找範例,再從中修改調整。 

[K]

我是一個敏感又神經大條的人,會看重朋友or團體之間的氣氛,也期望和每個人保持良好的聯繫,但個性內向也有點被動,要在自己認為安全且自在的環境裡才會變得主動且瘋瘋癲癲。 

如果同時有很多事情發生,且自己不熟悉當下的狀況及環境,腦袋會容易打結當機。 

會羨慕E人能夠在任何場合都大大方方的心理,但個性本身I也容易在乎外在的看法造成自己腦袋和心裡時常卡頓,目前也在為了讓自己能好好接受自己的樣子而努力。 

我是一個著重效率但也時候也懶得努力的人,有時內心會冒出不努力且可以好好耍廢的人生真爽。 


Part2 - 互相分享完彼此的Part1,從對方的分享發現更多想說的話!

[P]
我是一個跟很多人有很多不同的小連結,這些小連結會讓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有很多種可能,不一定要都很緊密或常聯繫,而是重視每一段關係也尊重每段關係,明白心的距離在那裡就好。
是一個很喜歡自處也很能自得其樂的人,對我來說自己生活中找樂子是一件輕鬆寫意的事,容易從生活中去感受到美好,也很容易因為小事情而感到滿足,是個知足感恩的人。
在面對新環境,會有些緊張,但一旦讓我感到安全與被接納的同時,我就可以很自在的暢所欲言表達自己,我是一個喜歡用畫、話來表達自己的人,畫讓我感到自由,我可以用畫來呈現我想表達的感受,也讓我感覺充滿生命力。自我覺察是我的日常,用這樣的方式讓我越來越認識自己,看見自己的喜好、憤怒、傷心等各種情緒,也從情緒裡梳理出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感受。 
自由書寫是我的工具,常常在思緒混亂的時候常常拿出來使用,它讓我可以重新去看見自己的盲區,重新為自己開路。 
面對感情會想很多,常常在還沒開始就開始分類並寫下很多註解,某一部分也是很精算感情的人,因為害怕受傷所以每一步都算得很仔細,正在學習放下這些腦袋,用心去感受愛,並信任心的感受,讓心引領自己,當愛發生就認真去愛! 


[K]
我很需要獨處的時間,有時候想著獨處時要留很多時間整理房間斷捨離,但常常剛好留給自己的那段時間,都成為自己耍廢校正的時光。
我是一個容易不好意思的人,但當感受到朋友能夠完全的包容自己的反覆且一起調整時,會覺得這樣子的互相很感動。 
我喜歡獨處,但我也很喜歡和朋友的有質量相處,一起好好的深度聊天,或是一起準備好吃的、一起看一場喜歡的展覽、一起在舒服的公園活動。
在家裡時,我會照顧植物,會泡茶給自己喝,我喜歡環境裡有植物的陪伴,我喜歡自己動手獲得所帶來的自由感。 
我會在迷茫的時候去擲筊問祖先,雖然沒有通靈體質但是有迷信,為了增強自己的自信,所以反推回來我經常容易做不了決定,是一個在重大決定上很難自己決定的人,這也是我一直想要改進的部分。 
我的書桌前有植物,我會每天看看植物的新芽長了沒有,這會讓我感受到在每一天重複的日子,是真的有不一樣的,是一直都在生長前進的。 

    

當我們完成了各自的部分Part1相互分享時,我們都從對方的內容裡看見自己原來還有更多能夠描述的面向,好有趣!因此我們又再給自己一段時間,再去好好看看自己,因而有了Part2的自我介紹。 

                                       


是不是其實更像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自己,細細描述自己的樣子呢? 

再重新閱讀,細細的去感受後,這些描述與形容都和各自的生活相關: 
/與近期的生活發現相關,習慣從朋友之間去看見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與近期生活體悟感相關,重新整理現在的自己所有發現,感受這些日子的轉變與看見。 
/與近期生活的習慣相關,我們是怎麼去感受生活,又怎麼去體驗生活。 

透過這樣的輸出,感受更深的內在,而不是那些被設定好的身分。
在這樣的練習中,能夠直接的感受每個人所活出來的不同面貌,
是如此不受侷限,如此活生生的。 

每個行為、每段關係、每個應對、每個習慣...都是成為自己的因子,
更多的體會是,生為而人的獨特。

當我們可以打從心底去欣賞自己,感受生命本質帶來的生命力,並為它的存在慶賀,會發現這些過程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對於生命的渴望與熱情。

最後想對自己說:「謝謝你活著,謝謝你有好好感受自己。」 


P.s 如果對啟發我們的自我介紹影片有興趣的話,這邊分享~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7vYgJxoU8h/?igsh=ZXdqeTd0ZW94MDYz 

 

avatar-img
Spirits Muses的沙龍
5會員
3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pirits Muse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總覺得自己在過去的成長過程中,展現的那些樣貌並不完全是自己真實的樣貌,偶爾覺得扭捏,覺得懊悔,覺得出錯,覺得不夠。
與人相處中發現,每一種關係其實都是一種合作關係。 是由每個獨立的個體去互相碰撞而成的。
因為自己的個性使然,踏入一個未知的環境時,總是容易想迎合他人,認為配合他人的話題接續,會讓自己顯得比較合群。 矛盾的是,自己也經常在當下感受到不舒服,這不舒服似乎是因為習慣配合,所以自然而然地被判定應該是一個甚麼都可以、都沒差的腳色,在此時,又為了表達自已的鮮明,卻也在這過程中失去自己...
總覺得自己在過去的成長過程中,展現的那些樣貌並不完全是自己真實的樣貌,偶爾覺得扭捏,覺得懊悔,覺得出錯,覺得不夠。
與人相處中發現,每一種關係其實都是一種合作關係。 是由每個獨立的個體去互相碰撞而成的。
因為自己的個性使然,踏入一個未知的環境時,總是容易想迎合他人,認為配合他人的話題接續,會讓自己顯得比較合群。 矛盾的是,自己也經常在當下感受到不舒服,這不舒服似乎是因為習慣配合,所以自然而然地被判定應該是一個甚麼都可以、都沒差的腳色,在此時,又為了表達自已的鮮明,卻也在這過程中失去自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