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為什麼想聊做自己?
K:因為我覺得我之前不知道自己應該的樣貌要是什麼模樣,也很受他人眼光所影響。即便在當下有做出自己覺得應該是正確的反應,但在事後仍會不斷地懷疑自己當下的反應是對的嗎?不斷假設各種應答的路徑,去挑選一個比較像是自己想要的表達,然後反過來一隻糾結在先前的反應或是行為會不會被誤會。
K:那你會嗎?
P:我也經歷過那個狀態,那個時候的我,是一個非常迎合他人的狀態,把自己縮很小,然後把別人的需求放大,而忘記問自己那我呢?我感覺怎麼樣?我想要什麼?
P:那你覺得做自己應該是什麼樣子?
K:我覺得做自己是精神狀態下是放鬆的,也是有自信跟坦然的!
P:什麼KEY WORD讓你突然意識到,我想要做自己?
K:從朋友那看見,我覺得能夠清楚表達自己想要的事情,是一件讓我覺得看起來是清爽舒服的行為。另外一個比較像是,我喜歡的某些人,他們有著從容自在的特質,因為在那個當下他們有好好表達他們想要表達的,也是好好地做自己。
P:我是發覺每個人其實都想要接觸到最真實的你,而這些真實就是做自己,真實的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反而是對彼此來說最舒服的狀態。
為什麼想要聊做自己呢?
因為隨者年紀漸長,社會化以及成長的過程,一直以為做自己是件困難的事情。總覺得自己在過去的成長過程中,展現的那些樣貌並不完全是自己真實的樣貌,偶爾覺得扭捏,覺得懊悔,覺得出錯,覺得不夠。
但內心其實一直都知道做自己並不複雜,好好的坦然的展現自然的樣貌,而不是受他人眼光改變後的自己。
知道不等於做到。
儘管一直都知道,但卻還是時常忘記好好地說出自己真正的需求,展現自己真實的樣貌。
當我們願意在對話他人之前,先對自己誠實、梳理清楚內心的聲音,就能更自在地說出真實的自己。
不再為了討好或迎合而扭曲自己,而是坦然地讓自己被看見。不需要等待誰來認可,也不需要害怕誰不懂。
因為我們已經開始練習接住自己,開始在生活中,真實地做自己。
更懂的梳理自己的念頭,更從容自若的將自己表達,慢慢的,一步步的,把自己的步調踩穩踩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