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自己

含有「接納自己」共 9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當媽之後,我們很容易掉進一個「我應該更好」的陷阱。 該有耐心、要陪伴、要營養均衡、要不發脾氣……但現實是——我們根本無法做到每一項。 可是,為什麼我們會因為沒做到而責備自己? 為什麼不曾肯定「自己已經很努力了」? 我曾經問自己:「如果我沒那麼有耐心,是不是就不是一個好媽媽了?」 「如果我會發脾
Thumbnail
在正念七大態度中,「接納」是改變的起點。本篇以真實的母女對話與生活故事,帶你理解「接納不是贊同,而是不再掙扎」,學會在關係與情緒中溫柔共處,為心理健康意識月帶來深刻覺察。
Thumbnail
我以為放下就是不想、不氣、不在意, 但其實——我還是氣,氣到靈魂翻白眼。 直到後來,我才明白,放下不是壓住情緒, 而是我終於願意承認: 「我真的有在意,也真的很努力。」 這不是一篇教你怎麼優雅放下的文章, 而是我真心告訴你— 放下,就是接納。
Thumbnail
我頭仰著拍那照片我一直看有點喜歡自己那張照片GPT說: 你會有「越看越喜歡自己臉」的感覺,其實是一件很真實、也很值得肯定的事。 這背後其實有幾個心理學的原因和溫柔的意義: 🌱 1. 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 心理學中有一個現象叫做「曝光效應」,意思是:
Thumbnail
林漢森-avatar-img
2025/05/03
我的經驗分享。 我從青少年開始,就對著鏡子不斷催眠自己是新莊劉德華,最後啊,只有我家的鏡子就變成三重劉德華,而我因為菸酒過量,身形走樣變成了新莊劉鼻水。
4/18的心靈練習-人都是這樣 總有不好、不可愛、不完美、不堅強、不勇敢......的時候,人都是這樣的。 我想了想這個練習是要幹嘛呢?我想這個練習就是要接納不可能每一天都能如自己的願,總有陷入低潮狀態不好的時候,但那也是自己啊!唯有接納各種面向的自己,才能真正看見自己怎麼了,好好照顧好自己。
Thumbnail
在閱讀《過度努力》時,不斷想起沙特那句「他人即地獄」。我們無法脫離他人而存在,卻也因他人的映照受困。這本書透過一則則貼近生活的故事,讓我重新認識情緒的意義,特別是憤怒背後隱藏的羞愧與失控感。也讓我意識到,過度努力與自我要求,往往源自內心深處的不安與恐懼。
Thumbnail
5/5過度努力
「我們都對自己有超出掌控範圍的高標準,也常因為做不到而難過。」好喜歡這個句子,讓同樣是習慣對自己設下高標準的我有深深的共感。
這是一場關於「允許自己喜歡一件事」的故事。從鋼彈模型開始,拼的不只是零件,而是三十年前那個壓抑的小孩。這篇寫給每個願意練習聽見自己渴望的大人——哪怕你還沒完成也沒關係,那個「你可以喜歡」的瞬間,才是真正的禮物。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