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貼文中,我們討論了:「口音」不是重點,而「發音」必須達到「能溝通」的效果。有關「口音」和「發音」的差異,請參考:
今天我們來聊聊,在國際交流情境中,所謂的「好的發音」是什麼?
先說結論:掌握溝通成效的關鍵發音要素,你的發音就能比英語母語人士更容易被全球聽眾理解。
首先,讓我們了解幾個相關的概念:
在「英語作為國際語言(EIL)」的英語發音教學中,重點已從追求母語者的「口音」轉向追求「國際可理解程度」,強調使說話者能夠有效地將訊息傳達給來自不同母語背景的聽者,而不僅僅是模仿特定的母語口音。
以這個標準來看,母語使用者因為連音、弱讀等口音特徵,國際可理解程度反而可能較低。在國際交流(EIL)的情境中,母語者應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使非母語使用者更容易理解,而不應期待非母語者適應母語口音。(注:這與在英語母語國家的學習環境(ESL)有所不同。)
溝通的責任應由雙方共同承擔,說話者需盡量讓發音清晰易懂,聽者也應努力理解不同的口音,尤其是語言能力較強的一方,更應承擔讓溝通順利的責任。
歐洲的主要語言學習框架 CEFR 在 2018 年版本中也強調,成功的發音應該是易於被理解的,並承認過去過份重視母語人士口音的觀點是錯誤的。即使帶有非母語人士的口音,學習者仍可以達到英語的最高水準。
總之,國際可理解程度的標準並不追求接近母語者口音,而是強調在國際溝通情境中,說話者能否讓來自不同語言背景的聽者理解其表達。對於教學者來說,可以以國際語言共通核心(LFC)作為發音教學的起點,幫助學生達到基本的溝通需求。
然而,若學生有進一步融入英語母語社會(ESL)的需求或學習特定口音的期望,應該提供相應的協助,幫助他們學習當地的語音特徵和語言文化,而不應限制他們追求更高的語言能力目標。
下一篇,我們再來詳細介紹國際語言共通核心(LFC)涵蓋了哪些關鍵發音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