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英語發音:能溝通就好 - 3——子音發音的基本要求

第三篇,要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慘痛經驗。

前兩篇文章,重點是:

1. 口音和發音不同——口音不重要,但發音必須能溝通。

英語發音:能溝通就好 - 1——「發音」和「口音」是兩回事

2. 在國際交流情境中,好的發音是能讓不同語言背景的人都聽得懂的。

英語發音:能溝通就好 - 2——超越母語口音的「好發音」


意在言外沒有直說的,是不要再用「世界上沒有標準口音」這種說辭,逃避「發音必須正確」這件事(尤其是雙語師資);但另一方面,在台灣環境追求小孩有 ABC 口音,CP 值太低,機會成本太高。


​那麼就開始討論細節:到底哪些才是達到國際可理解度的關鍵發音要素? 也就是,「能溝通就好」的低標在哪裡?

​這裡引用學者 Jennifer Jenkins 的 LFC 國際語言共通核心概念,請看牛津大學出版社文件內表格截圖。


今天先講子音部分。LFC 主要提出 3 點:

1. 大部分子音必須正確發音:例如,將 /f/ 發成 /p/ 會讓 "coffee" 聽起來像 "copy",嚴重妨礙溝通;同樣地,將 /tʃ/ 誤發為 /ʃ/ 會使 "chairs" 聽起來像 "shares",也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困難。LFC 提到,/θ/、/ð/ 和 /r/ 的常見變體是可以被接受且廣泛理解的,例如 "think" 可以發音為 "tink","then" 可以發音為 "den","ready" 中的 /r/ 可以彈舌。
—— 關於 /θ/、/ð/ 能不能以其他子音替代,已有許多學者提出不同意見,很顯然 think / tink 、then / den 表達的是完全不同的意思,會造成誤解。

➟ 我還要補充正在經歷的切身之痛:林寶很早就能分辨 /θ/ 和 /s/ 的不同(mouth / mouse),但自己唸的時候不會吐舌尖,而是用類似 /f/ 的音代替。我原先傾向不糾正小小孩發音,一來可能構音發展還不成熟,二來可能造成負面情緒(他也的確不喜歡)。但最近讓他寫些練習冊,要自己寫出句子的時候,我手寫我口,他會把 with 拼成 wif,把 that 拼成 lat...

單字拼錯,這事情大條了吧!而且現在得大海撈針,把他所有發成 /f/ 的 'th' 拼法單字找出來糾正才行。這也是我為什麼想要寫這些文章,其實這份文件幾個月前我就讀到了,但現在真的才碰到痛處。請大家引以為鑑!(我的啟蒙老師也提醒過,要跟小孩說舌頭一定要吐出來,我真的錯了...)

臺灣雙母語蕭博士設計的第一個練習就是吐舌音,真的是有道理的。


2. 字首 /p/、/t/、/k/ 的送氣:送氣如果不夠明顯,可能會導致單字被誤解。例如,"pear" 會聽起來像 "bear","tense" 像 "dense","coat" 像 "goat"。
——這一點講華語的我們應該沒問題,我們有 ㄆ、ㄊ、ㄎ。

3. 字首或字中的子音群:不能省略其中的子音(加入額外的音則不太影響理解)。例如,將 "stone" 發成 "sitone" 或許能聽懂,但發成 "tone" 或 "sone" 則不太可能讓人理解。
—— Sharon Stone 音譯成「莎朗史東」算合理,譯成「東」或「松」就不知道是哪位!




以上是子音發音的最低要求。有哪些讓你意外,或有個人經驗可以分享嗎?

更麻煩的母音和重音,請待下回分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