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羅伯特《一生如寄》

    這是我之前讀的第七十六本@2016.5.13

    這是我之前讀的第七十六本@2016.5.13

    每一字一句都像是敲打著我損壞的右膝蓋,讓我不斷地配合每一次他的創痛,替他喊出該呻吟的悲鳴。我的老娘半狀況外半幸災樂禍地表示,這樣折斷了右膝蓋,在神秘學領域上的總結:那只是過世的丈夫在拖緩兒子狂妄闖蕩事業的腳步。因此才讓我曾經有一大段時間幾乎不能任意走動,時至今日仍然搭配的忽然降低的氣溫隨著疼痛酸軟。人家艾格是在戰爭時期的不得已,我的一生如寄卻只是心胸狹窄的父母親,無時無刻對我一種主觀的堤防、輕蔑的忽視我所有努力下來每一個腳印。

    很久以前接觸過一小部分的德國文學,有一本印象深刻的《不幸年代裡的小幸福》,作者講述一個精神病人對所謂正常人世界一舉一動的解析之後反映出來的自我觀點(現在是2020.5.8我看到這一句實在汗顏,當時根本看不懂這本小說中所描述的悽苦與我的生活不謀而合。),其中的幽默感與描寫的筆觸,多半生冷艱澀,卻又充滿了迂迴的趣味,這樣的經驗讓我對德國作者的文章,是既想投入其中卻又怕來回思考想破頭腦。因為這本書在偶然的情況下接觸到,自然不能錯過這個與戰爭流離失所有關的悲傷題材,雖然故事就寫這枯燥短暫的一生,卻充滿有著無窮魅力,讓我仔細盯著字裡行間裡沒有溫度的燦爛煙火。

    這本書是一個男人在戰亂時代終生飄零,孤苦伶仃卻安份守己,就像是阿甘正傳裡的自閉兒,一路跌跌撞撞辛苦活下去的故事,故事裡沒有看過他咒罵怨懟,鮮少看到他埋怨人生,而該有的勇氣與安靜的力量卻也沒有缺少過,是一個沈默卻又勇敢,在悲傷中努力堅強的辛酸故事。

    這冷颼颼的天氣,在閱讀這書之前,我看呀!先煮好一大壺熱咖啡,整理好一床溫暖的棉被,這些讓你溫熱的工具全到位了,再捧起這本書,或許可以避免手指頭在翻閱書頁時,被這寒徹骨的故事剝落了你的皮膚、心裡的瓣膜。

    「他感覺到胸口一陣強烈的痛楚,眼睜睜地看著他的上半身如何緩慢地往下沉。他的頭臉朝下地放在桌面上。他聽到自己的,當它停止跳動時,仔細聽著這樣的寂靜。他耐心地等著下一次的心跳,而當心跳不再出現,他便放下一切死去。」

    是,故事平凡短暫,卻一字一句揪著你的心不肯放過,若真要說心有多痛,就像隻強而有力的板手,哪怕在你闔上書本之後,還是沒有放開過你的跡象,依然用力地擰絞著,不讓你死去,也不給你安然無恙地活著。

    德文小說雖然篇幅非常短,但是之前零零散散地看過一些德國文學,有了一些相關的經驗來暗示我不必急著要知道故事的始末,果不其然,耐人尋味就是這樣,即便我現在大辣辣地脫口而出:

    艾格就是一個倒霉鬼,生下來後爹娘死光了,被遠房親戚收養卻因為虐待而斷了一條腿,接下來獨立生活了十來年,愛上了「瑪莉」,而一場雪崩又帶走了妻子的生命,接下來二戰發生,在西伯利亞成為了戰俘,受盡文字裡形容的慘無人道的煎熬,終於戰事結束回到德國,從此之後,一生四處飄零,無依無靠獨自對著星空說話,無欲無求的等待死亡,終於在這篇心得的最開端的文字裡安然死去。

    也不會影響想要閱讀這個故事的讀興,以悲慘文學為主軸的「一生如寄」一直脫離不了孤單、霜雪與恐怖戰爭的深黑色陰影,至於狼心狗肺的那個養父農夫,在整個艾格後半生相遇的那一段,更顯出一種對生活已經了無生趣,兩個人都對現實人生絕望表達出了最沈重的哀傷,

    「請把我打死吧!」艾格意識到老人的手指頭如何緊緊纏繞他的手臂,心裡感覺到一股冰冷的害怕。他掙脫掉並且往後退了一步。克蘭茲史多克把手放下,安靜坐在那裡,目光又注視著地上。艾格專身離開。

    這本書像是一台強力冷凍冰櫃,每翻一頁就把溫度再調降一度,從書的摺縫中不斷地吹拂著我的衣領,冰冷的風從領口一路吹到我的心窩。

    戰爭是無奈的,天氣是無情的,孤獨的人依然孤獨地存在,只有勇敢,我們只有一直勇敢,一個人面對著讓我們一直只能勇敢的一生,最後在安靜地等待下一次心跳,當最後的一次跳動靜止,這個世界全都安靜下來了。

    「誰打開嘴巴,耳朵就會關起來。」與其講話,他寧可傾聽人們說話,他們不需呼吸似地喋喋不休,引領他進入他人命運與看法的奧秘之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