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樂殺人事件 kill by Rock and Roll|2018|台灣
在各式樂團發展蓬勃、創作風氣自由的現在,身為台灣獨立音樂或樂團的聽眾來看這部作品,其實會蠻感動於那些音樂人的勇敢和碰撞(同時驚喜於一些熟知的樂團成員),結局帶點無力和淡淡的哀傷,意外有被觸動到!
全劇用角色和小標分成「魔神仔」、「小四」、「娃娃」、「愛莉絲」四個小節。其實一直到電影中段,都不太明白這樣安排的用意,覺得有點分割,也猜測該不會是樂團每位成員都有一個小節?到了第三章,才發現或許每小段故事,其實都指向某種精神或狀況:第一段魔神仔代表的是玩樂團最純粹、最初始的信念、熱情和熱血;第二段小四是反抗社會的精神,同時反面而論也是當時社會風氣和威權體制的壓迫;第三段娃娃談的是商業化,體現出樂團在「被看見」和「商業」之間的糾結,同時也道出商業市場上黑的一面;最後的愛莉絲則是情感與精神,是開始、是結束,做為同樣玩樂團的娃娃之母,也有精神延續的意味存在。
即便被切成四小節,看完之後並不覺得斷裂,反而完整呈現出1997年左右獨裁者樂團的故事線,並透過現今魔神仔死亡的事件、用娃娃的視角串聯,恰如其分的做到串連以及不同時代氛圍的映照。蠻喜歡兩部分佔比的規劃,能夠做到感情或精神層面的襯托。
這樣的敘事方式,從開頭就留下「殺人事件」的真相懸念,這個事件指的是魔神仔的死嗎?還是當年的事件?或是這兩個案件之間有什麼關係?但在看完全劇之後,就會發現其實這兩者都不是核心,就如同懸疑在這部片也不是真正重點,整個故事講的殺人事件,正是片名「搖滾樂殺人事件」,是當時的時代、當時的整個社會結構,以搖滾樂為藉口,將槍口抵向所有的「不同」。在那個時代,反抗也許注定是悲劇的開始。
最後一個喜歡的點,在於人物的立體。雖然欲致敬90年代的台灣搖滾樂,但電影並沒有將角色神格化(很多致敬電影會有的通病),反倒大量的呈現出了糜爛、火爆、衝突等不完美,並同時展現出小四的柔情和不安全感,以及魔神仔沈穩純情的部分。這些面向的交疊,除了會去想這些人的反抗到底從何而來,也讓故事更打動人而不淪於說教。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