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劇分享|2024暑假歐美片單:《可憐的東西》、《芭比》、《旺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文集結趁著2024暑假透過線上串連觀賞、補足學期間忙碌錯過的幾部歐美電影,包含《可憐的東西》、《芭比》、《旺卡》等三部電影的短篇心得。

1.《可憐的東西》

raw-image

喜歡本片用生化式的科幻呈現故事主軸,也喜歡整部片的美術風格和敘事方式。

不過與其說是部女權、女性身體自主意識電影,個人會因為人體生化實驗的設定,而更傾向解讀成探討人類生理本能和社會規訓。當然,這之中肯定有一大部分會和性別有關,但這個大主題背後還牽涉了很多不同權力關係,不僅僅是只有女權而已。

🌟:4/5

2.《芭比》

raw-image

比起女權,個人認為芭比或許更是討論存在主義的作品。我們是因為什麼、為了什麼而存在?似乎正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是誰,才會想要用權力去抓住虛無飄渺的東西,創造一個其實虛無的「自己」的外殼。

整體故事線不複雜,個人特別喜歡芭比世界的造型美術!

🌟:4/5


3.《旺卡》

raw-image

原本只是想一睹甜茶的帥顏(?)加上很喜歡巧克力冒險工廠和羅德達爾,而被吸引來看前傳旺卡,但意外很喜歡歌舞呈現和故事內容的編排!

《旺卡》表面看起來是個典型愛與希望、鼓勵追夢的故事,不過仔細想想,其實《旺卡》某種程度也像是可可的血淚史,三大可可奸商彷彿是資本主義、壟斷、剝削和服侍權貴的象徵,其他主要角色的形象、種族選擇似乎也有其意義或脈絡,很適合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好好分析,當然純粹欣賞也是一個不分年齡易懂又溫暖的故事!

🌟:4/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啾兜嗎爹的腦袋瓜
2會員
15內容數
哈囉,這裡是一些大學生啾の腦袋產物。 看劇看書也看電影,聽聽音樂,偶爾寫寫東西。
2024/10/04
在各式樂團發展蓬勃、創作風氣自由的現在,身為台灣獨立音樂或樂團的聽眾來看這部作品,其實會蠻感動於那些音樂人的勇敢和碰撞,結局帶點無力和淡淡的哀傷,意外有被觸動。整個故事講的殺人事件,正是當時的時代和整個社會結構,以搖滾樂為藉口,將槍口抵向所有的「不同」。在那個時代,反抗也許注定是悲劇的開始。
Thumbnail
2024/10/04
在各式樂團發展蓬勃、創作風氣自由的現在,身為台灣獨立音樂或樂團的聽眾來看這部作品,其實會蠻感動於那些音樂人的勇敢和碰撞,結局帶點無力和淡淡的哀傷,意外有被觸動。整個故事講的殺人事件,正是當時的時代和整個社會結構,以搖滾樂為藉口,將槍口抵向所有的「不同」。在那個時代,反抗也許注定是悲劇的開始。
Thumbnail
2024/10/04
整部片的色調有種迷濛、溫柔、陰鬱糅雜在一起的氛圍,恰巧與中文片名〈青春並不溫柔〉給人的直覺形成呼應;若說中文片名表述了某種情緒語感覺的狀態,英文片名〈Who'll Stop the Rain〉則成為情節的暗示。
Thumbnail
2024/10/04
整部片的色調有種迷濛、溫柔、陰鬱糅雜在一起的氛圍,恰巧與中文片名〈青春並不溫柔〉給人的直覺形成呼應;若說中文片名表述了某種情緒語感覺的狀態,英文片名〈Who'll Stop the Rain〉則成為情節的暗示。
Thumbnail
2024/10/04
《不良執念清除師》講述高中生蒲一永在一場瀕臨生死的車禍後,意外獲得用書法協助化解不良執念的特異功能,和死對頭曹光硯、菜鳥女警陳楮英合作,開啟奇幻荒謬、卻也充滿溫馨的打怪旅程。 題材相當特別的影集,令人耳目一新。劇情輕鬆易懂但溫馨有趣,因此講「執念」卻不會沉悶嚴肅,角色也很討喜、互動都相當可愛。
Thumbnail
2024/10/04
《不良執念清除師》講述高中生蒲一永在一場瀕臨生死的車禍後,意外獲得用書法協助化解不良執念的特異功能,和死對頭曹光硯、菜鳥女警陳楮英合作,開啟奇幻荒謬、卻也充滿溫馨的打怪旅程。 題材相當特別的影集,令人耳目一新。劇情輕鬆易懂但溫馨有趣,因此講「執念」卻不會沉悶嚴肅,角色也很討喜、互動都相當可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上星期看完《可憐的東西》,電影中的配樂和畫面讓我印象深刻,充滿魔幻的感覺,有種維多利亞時期的古典風格,但是又讓人彷彿在夢境中,有點像是達利的畫作,奇異的美。故事描述Bella Baxter作為科學實驗品的探索和成長。值得推薦的電影。
Thumbnail
上星期看完《可憐的東西》,電影中的配樂和畫面讓我印象深刻,充滿魔幻的感覺,有種維多利亞時期的古典風格,但是又讓人彷彿在夢境中,有點像是達利的畫作,奇異的美。故事描述Bella Baxter作為科學實驗品的探索和成長。值得推薦的電影。
Thumbnail
《芭比》將聚焦在兩性議題與自我定位之世代焦慮上,以粉色喜劇包裝諷刺意味十足的黑色幽默。電影中以實景打造的夢幻粉色芭比樂園以及其完美還原童年的細節設計令人津津樂道,不過故事敘事方式與點題方式卻較為淺薄,也些許淪為說教電影,難以使人產生共鳴。
Thumbnail
《芭比》將聚焦在兩性議題與自我定位之世代焦慮上,以粉色喜劇包裝諷刺意味十足的黑色幽默。電影中以實景打造的夢幻粉色芭比樂園以及其完美還原童年的細節設計令人津津樂道,不過故事敘事方式與點題方式卻較為淺薄,也些許淪為說教電影,難以使人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芭比這部電影所能提供給我們的,不只是兩個小時的輕鬆娛樂,還有更多更深層的文化意義,透過這篇影評,我將為你解析這部令人歡笑又落淚的電影背後的當代思潮,還有其對我們的意義,最終讓這部電影,能夠在我們身上,留下不輕易消散的思考,讓我們能夠在電影放映完後,帶著收獲面對自身生命。
Thumbnail
芭比這部電影所能提供給我們的,不只是兩個小時的輕鬆娛樂,還有更多更深層的文化意義,透過這篇影評,我將為你解析這部令人歡笑又落淚的電影背後的當代思潮,還有其對我們的意義,最終讓這部電影,能夠在我們身上,留下不輕易消散的思考,讓我們能夠在電影放映完後,帶著收獲面對自身生命。
Thumbnail
《Barbie芭比》 英文片名:Barbie 導演: 葛莉塔.潔薇 編劇:葛莉塔.潔薇、諾亞.包姆巴赫 原著:芭比娃娃、美泰兒 配樂:馬克.朗森、安德魯.懷亞特 類型:冒險、奇幻、喜劇 上映日期:2023.07.20(台灣、香港、馬來西亞)、2023.07.21(美國、中國大陸)
Thumbnail
《Barbie芭比》 英文片名:Barbie 導演: 葛莉塔.潔薇 編劇:葛莉塔.潔薇、諾亞.包姆巴赫 原著:芭比娃娃、美泰兒 配樂:馬克.朗森、安德魯.懷亞特 類型:冒險、奇幻、喜劇 上映日期:2023.07.20(台灣、香港、馬來西亞)、2023.07.21(美國、中國大陸)
Thumbnail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Thumbnail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