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1|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川江號子

前言

聽歌就是聽歌,很少有歌曲是需要人家解讀說明後,你才知道原來那是條那樣的歌。2024年刀郎在成都和廣州的演唱會上都有一首叫做《川江號子》的歌曲,而且這首歌曲是所有曲目中最讓人熱血沸騰的,原因是這首歌曲在刀郎的指揮領導下,全體歌迷一起怒吼,一起揮手,一起投入,一起參與完成的。參與的當下,你可以看到全場聽眾的振奮和激昂,但沒人解說,你不知道那首歌為何是這樣的?



刀郎的川江號子 

刀郎高亢的"喲荷荷"後是一陣狂敲的鼓聲;再一次"喲荷荷"後,又是一陣狂敲的鼓聲,刀郎再一聲”喲"的拖音上揚,進入高亢的高腔揚聲,直到最高音的強直性延長,從而炸裂全場。然後是一句「我們一起來開大船」。接下來開始調動觀眾一起喊酒令,從一到九逐一喊出酒令詞,然後握住左拳,引導大家喊出"嗨佐",喊到"九要長壽”,大家喊出"嗨佐"後,他左手高舉,喊道:「全部都來了!」。一趟辛苦的行船結束了後大家飲酒作樂,然而,「全部都來了」,又一趟辛苦的行船就要開始了。呦哦哦(嗨佐),呦哦哦(嗨佐),又是一個"呦"的拖音上揚,進入高亢的高腔揚聲,直到最高音的強直性延長,然後是鼓聲狂烈的打響。開船了,遇到險灘了(穿惡浪哎,嗨佐;踏險灘嘞,嗨佐……),接著是呦喔,呦喔,呦喔呦喔呦喔,表示勇敢闖過險灘了,左手舉高一握,全場凝神閉氣,然後是在平緩的江上行船,全場在刀郎指運下發出平緩的嘿嘿聲,鋼琴聲響起,伴唱的三個女生柔婉深情的唱出對這些船工的思念,不捨,和感激,全場在刀郎指揮下以輕輕的嘿聲加以配合。鼓聲激烈響起,刀郎:喲么喲喔(嗨佐),喲么喲喔(嗨佐)………

 

川江號子是什麼 

《川江號子》見於四川重慶一帶,因為湍急山險,明清年間,為了客運和貨運的往來流通,行駛其間的小木船,在上行時,必須用人力來拖船。為了生計,眾多船伕只能用肩挽著繫在船頭上的繩子,沒路找路的爬上懸崖危石上,一步步的拖船前進,為了齊一步調,同心協力,因此產生了一人唱調指揮,眾人齊聲應和的方式來應付此一困境。川江指的是四川一帶的長江上游,號子則是一人唱眾人和的船夫齊一步代的民間樂曲,因為各個地方的不同,有不同地名的號子,因為行船時的不同階段,而有不同階段的號子—例如平水號子指的是水勢平緩時,上灘號子指的是船需上灘時,見灘號子指的是見到水灘時……。

 

原作的改編新唱

《川江號子》這首歌是1981年由廖雲、子農作詞;常蘇民、陶嘉舟作曲,李双江原唱,原是《漩渦裡的歌》這部電影的主題曲。有不少歌唱家,民間音樂人傳唱過這首歌曲,然而受限於原版原唱,加上原唱的李双江本身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著名的男高音,為了演唱這首歌,了解詞曲含意,還曾專程前往川江一帶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去體驗船工生活,和船工一起生活,一起拖船拉縴,因此演唱的神韻別人難以企及。然而,81年版使用的引導樂器和主奏樂器都是鋼琴加上管弦的西方樂隊的標準配備,與船工的民間性質有些差距,並未貼近船工的傳統樂音,加上,開頭就是船在水中的"平水號子"少了前面的上船,見灘等環節,刀郎2012年在成都開演唱會時,也曾唱過此歌的原版,以表達對前輩音樂人和歌唱家的禮敬。但其2024年版則在原版基礎上加上了一句號子和一段酒令,使整首歌更加完整。而且引導樂器和主奏樂器也改以鼓為主,更符合民間傳統樂器,因為鼓以娛神乃中國民間傳統。再者原來的《川江號子》都是衣不蔽體的男人在唱,之後的傳唱,也都是男聲或女聲獨唱,然而,2024年版將觀眾納入其中做為和聲,並且在過了險灘後的《平水號子》中以女聲來表達對船工的關懷和念掛,使整首曲子在原作基礎上有了創新,有了獨特表現,也更加貼近船工的勞動生活,也更具備原屬民間音樂的勞動歌謠的特點。歌曲最後是由下灘號子收尾,刀郎先生還喊了一聲"雄起"。




小結

這首歌是全場最為轟動和熱鬧的歌曲,因為全員入戲,大家在刀郎這個號子頭的指揮下,試著體驗著當年船工行船的難辛(雖然是熱鬧多於體驗,但卻是氣氛最嗨,情緒最強的難得經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