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薏仁漿

最初的記憶,是從鹽行開始的。在永康轉運站還沒有出世前,客運下了交流道的第一站便是鹽行;每每聽到「鹽行站,到了」,就可以預見各方遊子此起彼落的訊息聲、電話聲,傾訴回家的迫切。因為家裡的一些因素,即將過二十中場的我已經搬過和自己歲數差不多次的家,偶爾細數曾經的住所時,會不確定某幾個的先後順序,總要回憶當時的生活對應到人生階段後,才得到解答。但鹽行不一樣,這是我有記憶以來最初看見的地方,絕對不會搞錯。

鹽行站旁是三民國小,對面就是一條熙熙攘攘的街道,支撐起附近居民、南應大學生的三餐。學生或許三餐都不夠,要全天候不間斷的供應才能滿足各種作息和食量需求。小小孩時期的我當然也不例外,吃飽喝足後,一定要再來一瓶滑順的薏仁漿,才能說是盡興。裝在瓶中的薏仁漿雪白,瓶底細碎、未完全過濾的黑色碎渣暗示著天然的出身,老闆娘會根據客人喜好將有糖的無糖的按比例混合,調配成每位螞蟻人都能心滿意足的甜度。喝完這一瓶薏仁漿,無論當天午餐有多令人失望,我都會立馬忘卻,這就是孩子的純真吧?

後來隨著年紀增長升學關係,家裡也往臺南舊市區的方向搬,只有少數時候回鹽行看醫生才能再憶童年。大學北上念書後許多老店更替消失,更有「喝一次少一次」的不捨;有時甚至還要特地至鹽行搭車,帶上幾瓶回宿舍冰,緩解思鄉之情。現在人身在海外,又更是愴然了。

只希望這間樸實的薏仁漿店,能持續屹立不搖成為更多人的回憶,也讓我再有機會回味那一抹童年的清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