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瀕湖脈學白話解
濡脈(“濡”這裡應讀作“軟”,義同),極軟而浮,細如帛在水中,輕手相得,按之無有,(《脈經》)
如水上浮漚(“漚”音“歐”,是“水泡”的意思)。
濡形浮細按須輕,水面浮綿力不禁(“禁”音“巾”,這裡作“勝任”解);病後產中猶有藥,平人若見是無根(“無根”與“有根”相對:輕取重按,都能摸到的脈象,而且脈力平緩的,叫“有根”;輕取有,重按無,便叫“無根”)。
浮而柔細知為濡,沉細而柔作弱持。微則浮微如欲絕,細來沉細近於微。
濡為亡血陰虛病,髓海丹田暗已虧(“髓海”即“腦”,髓海空虛,為陰精虛損病之一,其主症為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不能視、全身睏乏等“丹田”在臍下三寸,男子精室、女子胞宮的精氣都和丹田相通,丹田不足,則男子精虧、女子宮冷);汗雨夜來蒸入骨,血山崩倒濕侵脾。
濡脈主要見於營血虧損、陰精虛極的病症。例如:髓海空虛、丹田不足、陰虛盜汗(即“汗雨夜來”之意)、骨蒸煩熱、婦女血崩、脾濕濡瀉等,往往可以見到濡脈。
寸濡陽微自汗多,關中其奈氣虛何;尺傷精血虛寒甚,溫補真陰可起痾(“痾”音“科”,是病之意,“沈痾”即“久病”)。
陽氣微弱,表虛不固,以致汗出不止的,寸部可見到濡脈。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的,關部可見到濡脈。至於下焦虛寒,精血兩傷,兩尺部出現濡脈的,宜用甘溫大劑,峻補真陰,才能治癒久病。
脈來浮而細軟,重按則無,便是濡脈。
主要是由於精血虧損或脾虛不能制濕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