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4|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1080p乘2不是2K?】自學剪片常見疑惑與誤解|Keyframe是什麼?

前言:這些詞是什麼?用的到嗎?

自學剪片軟體(剪映、Adobe PR、DaVinci)常見的用詞

對於影片剪輯有興趣的人,只要用過剪片或是看影片剪輯教學一定有看過這些詞,像:FPS、F、1080p、2K、4K、Keyframe、B-roll、A-cam、B-cam等。

從零開始學剪片必備實用詞彙

如果老師特別教過,可能已經清楚這些詞的差異。但從零開始自學的話,有可能會不小心誤解或是遺漏。所以,這次貼心的幫大家整理了常見的誤解,以及常用詞彙的簡短介紹。

如果覺得內容太長,請不要忘了善用目錄。

解析度Resolution:1080p、2K、4K

影片的畫面實際上是由像素組成,影片、剪片軟體中的解析度就是畫面的寬、高像素數,例如1080p(1920×1080像素),解析度越高,畫面越清晰。

1080p

全高清(Full HD),解析度為1920×1080像素。適合大多數影片平台和設備(手機、電腦、平板、行車紀錄器),畫面清晰且檔案較小。

2K

解析度有2560 x 1440跟2048×1080像素,通常用於電影製作。相比1080p略高一些,但差異不大,主要在寬度上稍增加。

4K

超高清(Ultra HD),消費級 4K(UHD)是 3840x2160 像素,也稱2160p,是電視和網路影片的標準超高清解析度,接近 4000 像素寬;專業級 4K 電影標準是 4096x2160 像素,剛好達到 4000 像素寬。適合大螢幕和高畫質需求,圖像非常清晰,但檔案較大。

其他還有更高的解析度比如8K,但目前尚未普及,且支援的設備在市面上並不全面,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更細膩的畫質,也可能不會(?),要把技術帶來的附加價值考量進去。

常見誤解-1920×1080長寬各乘以2是2K?

很多人會誤以為將 1920×1080 的長和寬各乘以 2 得到的解析度就是 2K,或者看到 3840×2160 覺得只是 1920×1080 的兩倍長、寬,就以為是 2K。但這是錯誤的觀念!

4K"K" 是指「千」(kilo),代表約4000像素的水平解析度。具體來說,4K 通常指解析度在水平方向接近 4000 像素。另一個方式讓大家比較好記,長跟寬都乘以2,面積不是會變成4倍嗎?

常見誤解-解析度高就一定好

另外還有一個蠻常見的誤解,就是在經營YT、Tiktok、IG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解析度越高越好,4K是基本的,不然根本沒人看。其實大多數的人都是用手機看影片,即便影片有4K,但如果觀看設備無法支援到這樣的解析度,最後看到的也只有1080p,而且Tiktok、IG在上傳4K影片的時候,畫質反而會降低,需要特別留意一下。



剪片軟體常見用詞:

幀/影格 (Frame)

經常縮寫成F,指單一畫面或圖像,在影片中連續播放形成影片效果。通常要看到F,需要在剪輯軟體裡把時間軸拉大。

雖然有些軟體可以把時間軸上顯示的單位改成秒,但其實沒有必要,假如影片是30FPS,那麼0.5秒的位置就是15F,以此類推。不建議改成秒數顯示的原因,是在錄影的當下無法把單位設成秒,如此一來剪輯時你會一直感覺時間跟畫面之間好像有缺少,總是對不上。

時間軸拉大後會看到"F"

幀率FPS(Frames per Second, FPS)

每秒顯示的畫面數,通常越高幀率畫面越流暢,FPS太少容易出現畫面卡頓感,類似人家打遊戲掉幀的感覺,但隨著每秒的幀數越高,檔案也會越大,因此時常看到不同的教學建議的FPS不同,例如:

  1. 24FPS:常用於鏡頭固定的口播影片錄製,須留意不要有太大的動作,不然會出現畫面卡頓的問題。(不錯吧!大多數教學只會教大家用24FPS,卻沒有講這樣做的差異)
  2. 30FPS:一般鏡頭下都是設定30FPS為主,一方面比較不會掉幀,另一方面檔案也會小一點。
  3. 60FPS:高速運鏡或是有後製需求,比如變速就不適合用30FPS拍攝,有一些動作片電影也是用60FPS拍攝的。

不過,這個東西不需要改,因為錄影用多少,剪輯的時候就用多少。大多數的相機、手機預設都是30FPS。

時間軸 (Timeline)

安排影片、音效、特效的區域,也是影片剪輯的主要工作區。

各軟體的時間軸大致上差異不大

音軌 (Audio Track)

用來放置音樂或聲音效果的軌道,與影像軌分開。通常在影像軌的下方。

音軌

片頭/片尾 (Intro/Outro)

影片的開場和結尾部分,通常用來介紹主題或收尾。

比率 (Aspect Ratio)

影像寬高比,例如16:9,決定影片的顯示比例。

  • 橫式16:9:常見的影片比例,適合在電視、電腦、手機上全螢幕觀看。
  • 直式9:16:短影音常見的影片比例,適合在手機上直接觀看。
  • 2.35:1:電影常見的比例之一。
  • 1.85:1:美國電影比例。
  • 4:3:傳統電視比例。
  • 1:1:IG上偶爾會出現的影像比例,同時是短片縮圖、封面的比例,適合在手機觀看。

不過這些比例也是僅供參考,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使用怎麼樣的比例,便於觀看即可。

常見影片長寬比例

鎖幀/設關鍵影格 (Keyframe)

在教學中應該經常出現這個詞,Key可以理解為設定、frame就是影格、幀的意思,Keyframe意思是設定關鍵影格/動畫的起點和終點,讓軟體自動產生過渡效果而產生動畫。像是遮色片移動、圖片移動、放大縮小等,都可以透過分別Key 2個frame,讓軟體自動產生動畫。



剪片常見術語:

B-roll

A-roll是主要畫面,通常是影片的核心內容,如主持人或主要事件的鏡頭。而B-roll是輔助畫面,用於補充說明或提供情境畫面,讓影片更豐富。

蒙版/遮罩 (Mask)

遮蓋畫面的特定區域,用於效果疊加、單獨顯示或隱藏部分畫面。

淡入/淡出 (Fade In/Fade Out)

畫面或音效漸入或漸出的效果,用於柔和地開始或結束場景。

拉近/拉遠 (Zoom in/Zoom out)

透過畫面逐漸放大/縮小,來製造動態感,可以在拍攝時移動鏡頭,也可以用影片後製。

綠幕 (Green Screen)

利用綠色背景替換為其他畫面,用於場景替換或特效。雖然對於需要保留透明影像的畫面,可以用某些影片格式比如QuickTime、AVI,但會使檔案非常大,因此在某些時候會使用綠幕的方式。

縮時攝影 (Time-lapse)

有些相機可以透過這個模式,設定好間隔時間、拍攝時間,接著相機會以較慢的拍攝速度記錄畫面,播放時加速呈現,如日出或人群移動效果。

多鏡頭剪輯 (Multicam Editing)

使用多個攝影機拍攝同一場景,剪輯時切換不同角度,增強視覺效果。遇到這種情況,目前市面上的剪輯軟體,會比較推薦PR,因為可以不用自己對影片的時間。

A-Cam(主攝影機)

主要攝影機,負責拍攝影片的核心內容或最重要的畫面。A-Cam 通常會拍攝主要角色、對話或關鍵場景,是影片的主要視角。

B-Cam(輔助攝影機)

輔助攝影機,從不同角度補充畫面,例如近距離細節或次要角色的鏡頭。B-Cam 讓影片編輯時有更多視角選擇,使影片更具豐富性和動態感。



最後補充-學習不是強迫大家講英語

雖然上面有很多英文,但其實我沒有鼓勵大家都用晶晶體說話,能看懂或是知道就好了,也不要覺得別人沒有講英文就是不夠專業。

尤其蠻多台灣人的英文程度都是會把Confirm(確認)念成崁縫,要是所有人都講英文還得了......會聽到懷疑人生。我做這個整理,只是希望可以幫助其他也在學習的人,同時也可以合理去找自己一些鑽牛角尖問題的答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小貝的多媒體學習日記.Beibei's diary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