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國富論》CH.1-11

    亞當斯密《國富論》CH.1-11

    <論勞動生產力逐步提高的原因及產品在不同階層之間自然分配的順序>

    論地租(論總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論有時提供有時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論總能提供地租的生產物與有時提供有時不提供地租的生產物這兩者價值比例的變動)

    所見:

    1. 地租是租地人按照土地實際情況所支付的最高價格,是必須支付地主一般利潤之後的產品。
    2. 地租並非地主用來改良土地的資本利息。
    3. 地主對無法改良的自然物也會要求地租。比如有種海草並非由人力栽種,而是生長在岩石上,但這個海岸為界的所有地,地主也會要求地租。
    4. 以昔德蘭群島為例,其附近盛產魚類,於是地租是以魚繳納而非農作物。
    5. 地租是一種壟斷價格,和租地人所能繳納的數額成比例。
    6. 根據市場需求,某些產品的價格足以提供地租。工資和利潤的高低,取決於物品價格高低;而地租的高低,卻反被價格高低影響。
    7. 論總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8. 人增值與生存,與食物和生活資料的需求有關。食物總能按周邊地帶勞動者的普通生活標準,維持一定數量的勞動。
    9. 幾乎所有土地所產的食物數量,都大於維持勞動和支付利潤的所需,進而有餘額能夠提供地租。
    10. 以挪威及蘇格蘭的曠野為例,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會影響到地租。
    11. 另外,地租也會受到土地所處位置影響。例如都市的土地比偏遠地帶的土地地租要高,因為同樣耕作和耗費勞動量,但偏遠地區還需運送到市場,需要更大的勞動量。
    12. 良好的交通狀況,能夠有效拉近發達地區和偏遠地區的地租差異。雖然會增加競爭,但同時能開拓新市場。
    13. 妥善經營,只能靠自由和普遍競爭才能得到普遍確立。
    14. 穀地(農產種植)比草地(畜牧使用)提供更多的食物量。
    15. 在早期,因為放牧比開墾田地要多,肉比麵包還便宜,直到後來耕地增加,肉的價格才高過麵包。
    16. 在土地已改良的國家,牧場的地租與利潤,會受到穀田的地租與利潤的支配。穀物每年收穫一次,而家畜肉卻需四五年才有收穫,後者的出產額比前者少,故價格較高。
    17. 在大城市周圍,土地主要用作生產容積大而且不易從遠方運輸來的牧草,而穀物則從外地進口。
    18. 飼養畜生方法的改進,降低了家畜肉的價格。
    19. 一般穀地的地租調節其他所有土地的地租和利潤。
    20. 栽種特殊作物(例如果樹、蔬菜)能獲得較高利潤,這些利潤實質上是較高支出的利息,因為地主的地租也會相對提高。
    21. 為了更大享有土地改良帶來的利益,地主們拚命的對土地進行改良,比如引入水源、建造圍牆等。
    22. 透過阻遏製造業能夠促進農業。以葡萄園為例,透過減少購買葡萄酒的人數,進而獎勵了穀物耕作是葉的發展(因為沒人買酒就沒人種葡萄)。
    23. 特殊作物地租和利潤,其實是受到普通作物地租和利潤支配的。
    24. 特殊作物地租高於一般作物地租的原因有二:一是若其較低,立刻會被改成種植普通作物;二是適合耕種這種特殊產物的地過少,無法達到市場的需求。
    25. 土地生產能產物更多的剩餘產品,則地租就會提高。
    26. 論有時提供有時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27. 人類最需要的東西,除了食物就是衣服和住宅。後者原本因為供過於求,所以價值很小,但隨著社會發展它們的價值也隨之提高。
    28. 對外貿易促使未開化民族的獸皮找到銷路,換來了他們需要的物品。以北美狩獵民族來說,毛皮可以交換到酒、打火器等,使得毛皮具有一定價值。其多餘價值的事物也可提供作為地租。
    29. 住房材料則難以成為國外貿易的對象,所以住屋材料過剩的國家材料產地不能為地主提供地租。
    30. 人口取決於食物,與之數量成正比,而非住宅與衣物。
    31. 隨著食物日漸豐富,社會半數人口勞動即可生產供給全社會的食物,以至於富人不滿足於食物的充裕,轉而謀求其他愛好。
    32. 食物是原始地租的來源。
    33. 然而,土地生產物不一定都能承擔地租。以煤礦而言,礦山的產出力是以相對等量勞動,與其他同類礦山比較而來。有些位置便宜,產出過小,其無法提供利潤與地租。
    34. 地租的高低取決於土地生產物的絕對產物力。
    35. 食物的豐富,使人們有剩餘的錢可以去消費其他物品,提高了其他產品的價值。以古巴和聖多明各被西班牙人發現為例,因土地改良,許多食物剩餘下來故對住宅、設備、衣服、貴金屬有需求;然而在貧苦地區,人們卻以金塊當作頭飾,其貴重程度還不如普通食物。
    36. 論總能提供地租的生產物,和有時提供有時不提供地租的生產物,這二者價值比例的變動:
    37. 改良日益擴大,糧食種類的豐富,使得衣服、居住材料、土地蘊藏的有用化石和礦物等,需求量逐漸增加,而他們所能交換的食物也變多。
    38. 穀物價格若沒有以勞動作為衡量商品價值的天秤,則通常有以下三種情況:
    39. 第一、在古代,所有地租都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然而有時地主卻會要求以貨幣,此時,許多地方的換算價格(將實物換算成貨幣)通常比平均市價低。
    40. 第二、某些法定價格的法令,因為懶惰的抄寫者關係,潦草被制定。
    41. 第三、遠古時代,小麥有時以極低的價格出售。
    42. 商品的真正價值尺度是勞動,而各種商品在不同時代所代表的勞動量有很大不同。
    43. 通常情況下,穀物價格與銀相比,最接近銀的真實價值。
    44. 植物性食物或穀物,通常是每個文明國家人們最主要的生活資料。
    45. 銀價不會隨著產量增加而降低,因其隨財富的增加而增加。而其數量的增加,則是源於礦山產額的增加和人民財富的增加。
    46. 貴金屬會由於市場因素,由蕭條市場向繁榮市場聚集。而金銀的價值,也與民族的富裕程度成正比。
    47. 一切原生產物(礦物、獵物、家禽)都會隨著社會財富增長而變得昂貴,其自身真實價格上升。
    48. 原生產物分做三類,第一類產物不能由人類的勞動力使之增加,真實價格隨財富增長和技術改進而無限制地上升。產額不能超過自然生產的份量,容易腐敗,所以會隨著競爭購買者擴大而上升價格,例如野禽野獸等。
    49. 第二類產物能適應需要而增加,真實價格雖會大大上升,但不能長久超越一定限度。例如牲畜和家禽,他們上市需要費更多的精力,代表更多的勞動量和食品量。
    50. 第三類產物雖能由人類勤勞而增加,但人類勤勞的實效是有限而靠不住的。真實價格在自然傾向上,依照改良程度的增進而增高,但有時也會依據偶然事變判定。
    51. 比如,羊毛受到羊肉需求而被動增加或減少。雖然牛羊肉和毛皮都是從牲畜身上產生的,但是他們的市場範圍極其不同。
    52. 家畜肉通常都僅銷於本國,而毛皮則因易於保存的特性,大部分會銷往國外。廣大的市場造成毛皮販售十分穩定,而在進步國家中,降低毛皮價格的立法提高了鮮肉價格。
    53. 人類生產羊毛、魚類等原生產物,其實效受到限制且充滿不確定性。
    54. 一個國家擁有的貴金屬數量,受到該國購買力、產業狀態和金銀供給世界商場的礦山肥瘠程度決定,而非與國家的產業發展狀態有關。
    55. 金銀的價值昂貴,其真實價格隨著國家富強而升高,反之亦然。
    56. 商品價格的高低,無法反映出一個國家是繁榮還是蕭條。
    57. 不過,一個國家的貧困,卻可以從家畜、家禽的貨幣價格低於穀物而發現。因為前者產物繁多,可知畜牧荒地所佔面積較大,而且可知該國土地未經改良,與文明國的社會狀態不同。
    58. 土地是一切大國的國家財富中最重要、最大、最持久的部分。
    59. 農業改良能使許多植物性食物(玉米、馬鈴薯)以更低廉的價格上市,因所需土地和勞動化穀物少,而動物性食物則會提高。
    60. 對於製造品來說,在原材料價格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製造品的價格肯定是逐步降低的,因為技術在進步,會越來越普及化。故改良降低了製造品的價格。

    所感:

    1. 困惑:其實我自身還是不明白貴金屬的價值在哪裡,也許我應該再多參考其他資料。

    辨析與觀點:

    地租本身在現代來說有種富人的味道。其中寫到對土地的改良,比如透過果樹來遮擋,可以保護林子,同時果樹本身也能提供利潤,是一種很巧妙的保護方法。

    貼近現代來說,當生存層面被滿足後,人才會開始追求後續的物質。但貴金屬和礦物的賞玩性,我到現在還是不太能夠理解,就和奢侈品的起源與推行,我需要再找更多資料。

    關鍵字:

    地租、土地生產物、食物、住宅與衣物、交通、金銀礦價格、價值比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