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天賦一定等同於父母的期望嗎?

孩子的天賦一定等同於父母的期望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其實我一直深信每個人的天賦會在小時候就展露出來。


比如有些孩子很擅長計算,也有的孩子空間感很好,或是對於藝術方面特別有天份,只是隨著進入學齡教育而逐漸忽略了這些課業之外的天賦,總認為學業成績才應該擺在第一,當然也因為課業日益加重而更把專注力放在成績上。


其實,我一直認為家長該協助孩子擁有正確的自我認知,也就是當孩子在某一方面特別有天份的時候就應該讓他多去接觸及發展,而不是加重力道去刻意加強他最不擅長的部分,甚至催眠自己只要施加壓力想辦法讓孩子進入升學率高的學校就能培養優秀的孩子,而完全忽略孩子的能力。(在這樣的家長眼中,優秀的唯一標準在於學業成績)


有許多孩子出了社會之後才發現原以為自己很擅長的部分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其實很多時候是家長昧著良心不斷灌輸小孩很棒的結果,當然正面給予孩子鼓勵的初心是良善的,但讓孩子一直往錯誤的方向前進還誤以為自己很有天份的結果是非常讓人受挫的,也因此造成自我認知的混肴,更錯失了及早往自己天賦方向努力的機會。


孩子的「天賦」絕非父母一廂情願的「期望」,天賦是與生俱來就能做得比其他人更好的能力,希望有更多的父母能看見孩子的獨特光芒。

avatar-img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10會員
1.2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要不要吃飯? 要不要上廁所? 要不要刷牙? 要不要看醫生? 要不要去上學? 關於這些問題,你認為對年幼的孩子而言,是選擇題嗎? 最近看到網友們在討論關於父母到底該不該給孩子選擇的問題,有些人說不給選擇是威權。 但我認為選擇的前提是必須要有基本的判斷能力,
相信大家都同意環境可以影響一個人。 所以許多家長偏好讓外籍老師教孩子英文,但提到中文閱讀能力,多數的家長明知道重要性,卻仍舊提不起勁。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陪讀並不如想像中輕鬆,不僅要特別抽空陪伴,在閱讀的過程中也需要消耗腦力,還要回應孩子的許多疑問,對於許多忙於工作及家務的家長而言
昨天在幫孩子檢查作業,發現其實過去到現在的題目與答案,似乎還是太過簡略,很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許多誤解。 比如,昨天我看到的閱讀測驗大致上是說不願意幫忙別人的結果反而害到自己,然後有一題的正確答案是:我們應該要盡力幫助別人。 但身為大人的我們都知道,不是什麼忙都應該幫,而我們應該要引導孩
要不要吃飯? 要不要上廁所? 要不要刷牙? 要不要看醫生? 要不要去上學? 關於這些問題,你認為對年幼的孩子而言,是選擇題嗎? 最近看到網友們在討論關於父母到底該不該給孩子選擇的問題,有些人說不給選擇是威權。 但我認為選擇的前提是必須要有基本的判斷能力,
相信大家都同意環境可以影響一個人。 所以許多家長偏好讓外籍老師教孩子英文,但提到中文閱讀能力,多數的家長明知道重要性,卻仍舊提不起勁。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陪讀並不如想像中輕鬆,不僅要特別抽空陪伴,在閱讀的過程中也需要消耗腦力,還要回應孩子的許多疑問,對於許多忙於工作及家務的家長而言
昨天在幫孩子檢查作業,發現其實過去到現在的題目與答案,似乎還是太過簡略,很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許多誤解。 比如,昨天我看到的閱讀測驗大致上是說不願意幫忙別人的結果反而害到自己,然後有一題的正確答案是:我們應該要盡力幫助別人。 但身為大人的我們都知道,不是什麼忙都應該幫,而我們應該要引導孩